首页 理论教育《死亡心理奥秘》译后记: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

《死亡心理奥秘》译后记: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

【摘要】:《死亡心理奥秘》译后记几千年来,死亡之谜一直笼罩着整个人类,困扰着人们的心灵。《死亡心理奥秘》俞国良、杨福康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出版本书作者埃莉斯·库布勒·罗斯博士在西方是颇负盛名的学者,她对死亡和濒死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被称为这个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先驱者。另外,为了使读者对“死亡心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译了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撰写的《死亡和居丧》,作为本书的第十章,谨此说明。

《死亡心理奥秘》译后记

几千年来,死亡之谜一直笼罩着整个人类,困扰着人们的心灵。人在面临死亡时将会出现什么反应?人类对死亡究竟持何种态度?死亡过程包括哪些方面?一个患不治之症的病人与家庭、亲友关系如何?亲人死亡(丧夫、丧妻、丧子等)对生者会产生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本书所要阐述的。

《死亡心理奥秘》

俞国良、杨福康编译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出版(www.chuimin.cn)

本书作者埃莉斯·库布勒·罗斯博士在西方是颇负盛名的学者,她对死亡和濒死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被称为这个研究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先驱者。从1964年开始,她和她的同事在芝加哥大学的医院里临床观察研究了500多个濒临死亡的病人案例,从中得到了一些描述性的材料,并由此入手,试图寻找一条研究临终体验的分析途径,认为死亡过程按其发展的进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死亡。并且,她第一个提出了大多数人的死亡并不是按部就班的观点,即抑郁、苦闷、痛苦将贯穿于死亡过程始终的观点,这些都是同生活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对于我们加深对人本身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是,作为一个西方学者,在她的思想观点中不免存在着宿命论思想、悲观厌世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以及对人生的虚无主义思想,这些在阅读中应予以批判、摒弃。

本书根据英国托佛斯特克出版公司1986年重印本译出,英文版原书名是《死亡和濒死》(DeathandDying),考虑到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我们根据本书的基本内容改译成中文版这一书名,并对其中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删节处理。另外,为了使读者对“死亡心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译了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撰写的《死亡和居丧》,作为本书的第十章,谨此说明。

本书由杭州大学历史系教师杨康福和我共同译出,最后由我对全稿进行了补译、校对和润色。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李康、张奕、张晓莉以及我爱人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外读物编委会主任陶松锐老师的赏识,在此表示谢意。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