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理学探微:青年交往心理初探后记

心理学探微:青年交往心理初探后记

【摘要】:《青年交往心理初探》后记搁下笔,坐直身,凝望着桌上厚厚的一堆书稿,就像做了一件新鲜事后的学生,既轻松又焦虑,只有静待“老师”的评判了。《青年交往心理初探》俞国良、陈晓萍、李康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多么美妙的歌声呵!这就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也作为作者献给广大青少年的微薄礼物,希望它对青少年的交往活动有所助益!

《青年交往心理初探》后记

搁下笔,坐直身,凝望着桌上厚厚的一堆书稿,就像做了一件新鲜事后的学生,既轻松又焦虑,只有静待“老师”的评判了。

禁不住万般寂寞的煎熬,推开窗户,望着悬挂在天上的一轮皎月,吻着时而吹来的丝丝秋风,忽然飘进一阵婉转动听的歌声:

秋风清,

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地难为情!(www.chuimin.cn)

《青年交往心理初探》

俞国良、陈晓萍、李康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多么美妙的歌声呵!一个文静、温柔、姣好的少女翩然而至,在窗口亭亭玉立,望着她那流连顾盼的双眸,摄人魂魄的美目,多愁善感的神情,柔肠寸断的悲戚,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都会怦然心动,拔刀相助。

然而,你可知道,她在想什么?她需要什么?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沟通,小伙姑娘需要爱情,大男大女需要理解。所有这些,都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得到实现。这就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也作为作者献给广大青少年的微薄礼物,希望它对青少年的交往活动有所助益!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全心全意,通力协作,各扬其长,有人推迟了探亲,有人放弃了蜜月,苦思竭虑。因此,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十月怀胎、一日分娩的难产儿。本书的写作分工是这样的:俞国良第一篇,陈晓萍第二篇,李康第三篇,最后由俞国良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我们诚挚地感谢河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同志为本书所付出的心血。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的著作,谨向原作者致谢!社会心理学界的权威——心理学家龚浩然教授和黄秀兰副教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通阅了全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龚浩然教授且欣然命序,我们特此表示衷心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