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90后存在状态与根源:探索心理学为大众服务

90后存在状态与根源:探索心理学为大众服务

【摘要】:“90后”存在状态与根源[1]记者:“90后”处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认为他们是“非主流”,但他们不以为然,对这一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上的差异问题,您怎样看待?至于“90后”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之间的相互矛盾,归根结底是一个“代沟”问题。据此,相对于“70后”、“80后”群体,“90后”身上的压力并不大。因为“90后”作为学生群体,面临的最大压力源自学习或学业。

“90后”存在状态与根源[1]

记者:“90后”处于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认为他们是“非主流”,但他们不以为然,对这一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上的差异问题,您怎样看待?

俞国良:“90后”大概是指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群体,他们与“70后”、“80后”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上确实存在着差别,这是无须争议的事实。至于“90后”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之间的相互矛盾,归根结底是一个“代沟”问题。

“代沟”是指不同代的人群之间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和隔阂。七八十年代的人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一代,已到壮年,经历丰富的他们是当前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克己、奉献、吃苦耐劳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基本成为这一代人的特征。而90年代的人则是享受改革开放初期成果的一代,他们代表了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自信、张扬、自我中心、追求物质享受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的开放也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两代人之间,父辈与子辈之间,原本就血脉延续、骨肉相连。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情景却屡见不鲜:当有经验的父辈兴致勃勃地诉说自己的人生阅历时,子女们已经不耐烦地转身,迫不及待地要去闯世界了;反之,当满怀激情的青年人兴冲冲地想要表达自我意识时,父辈却皱起了眉头。上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和生命的理想和信仰,却被这一代人视为平淡无奇;而让年轻一代为之激动和疯狂的人与事,在上一代看来可谓匪夷所思,莫名其妙。上一代说年轻一代是“非主流”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年轻一代却说上一代是守旧的一代,是“落伍的一代”。两代人,明明是在同一社会时空中生活,却已深深感受到这种代际的差异。两代人都在困惑: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同在一个屋檐下,同样讲的是中国话,但彼此之间的沟通却如此之困难呢?“罪魁祸首”是时代和社会环境。社会变化越快越大,价值观差异越显著,则“代沟”越明显。

显然,代与代之间由于各自成长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所受教育、心理年龄特征等不同,必然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人格特征、行为范式情感体验、兴趣爱好、语言习惯等各方面表现出差异、隔阂和冲突。这种差异、隔阂和冲突,不仅集中体现于家庭内部,还扩大化地发生在社会上的不同代人之间。“代沟”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哪一代人的错误,既不能将之归因于年轻一代青春期的反抗与背叛,也不能归咎于上一代人的守旧与落后。作为一种在人类世代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加速才是“代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因此,人们对代际的差距显得特别敏感。

特别是“90后”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此时的社会以政治和思想观念的开放为基调、以强劲的经济增长为主导。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经验中,没有匮乏时代的影子,没有20世纪中国历史悲情的重负。这一代人成长于一个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更多地接受的是大众传媒、社会风气等流行时尚的教育和影响,因此,他们难免不了解国情,产生所谓的“向西方看齐”、“食洋不化”。由于从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他们的生存能力较弱,心理依赖性较强,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比较注重物质利益,容易滋生享乐主义和较强的功利性。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生长在蜜罐中、“不识愁滋味”的一代。当代中国正掀起改革的浪潮,其急遽和剧烈的程度前所未有。各种思潮、社会制度以及文化的剧烈冲击对于年轻一代构成了诸多挑战,要求他们具备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网络上流传的这段话或许可以比较贴切地描述这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焦虑心情:“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这是在追寻人生的路上迷失自我的一代。从升学到就业,从交往到消费,新的社会秩序给他们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他们带来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迷茫和痛苦。旧的平衡已被打破,新的体系尚在建立。面对社会改革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他们很难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中得到一种规范化的知识,只能依靠他们尚未成熟的心理来承受,并且在不断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阵痛中逐渐成人。

显然,“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代与代之间,两个心灵之间,需要彼此尊重、理解、认同和包容。我们坚信,只要两代人用爱的目光彼此注视,就能让彼此的心灵世界回响心跳的交响。

记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90后”的青少年也体验到了生活、就业、生存带来的压力,您认为他们身上的压力大吗?这些压力带来的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

俞国良:压力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涉及生理、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我把压力理解为,个人面对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构成压力状态的因素,一是存在威胁性情境或事件,二是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和适应。据此,相对于“70后”、“80后”群体,“90后”身上的压力并不大。因为“90后”作为学生群体,面临的最大压力源自学习或学业。根据我们的调查,令“90后”感觉到压力的事件,有3项(30%)直接属于学习方面,有4项(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但是,在人际关系中,又至少有两项直接与学习有关,另两项间接与学习有关。因此,他们的压力至少有50%来自学业或学习方面,这是最重要的压力源。而这一年龄阶段,学习应是他们的主要任务或日常生活中的“本职工作”。当然,人对压力大小的体验,也与其知识经验、成就动机、心理承受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密切有关。

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会对“90后”产生明显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适度或中等程度的压力对他们有积极作用,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让他们跳起来能摘到“苹果”,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即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大凡教材中规定的学习内容,就属于难度中等的任务,就是为了使学习者处于适度或中等程度的压力下追求成功。另一方面,压力过大或过重则会产生消极影响,降低他们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干扰其短时记忆,并且限制其问题解决能力。因为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环境中有太多的压力,而又无法回避和解决这些压力时,例如所谓的差生或学习困难者,会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反应,导致学校恐怖症、考试焦虑、亲子冲突等,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正常的学习生活。有时,挫折感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反之,那些与父母关系良好、对学校生活充满信心的“90后”,学习成绩都较生活中压力过多的学生要好。可见,压力过重或过轻都不利于“90后”的成长,只有在中等程度的压力下,才能激发他们较强的成就动机,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面对压力积极应对的能力,进而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记者:有人说“90后”是缺乏信仰的一代人,您是否赞同这样的观点?今天的教育应该带给“90后”怎样的信仰?(www.chuimin.cn)

俞国良:信仰是什么?信仰可理解为人对于有关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观点、思想或见解坚信不移的看法。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推动力和激励力量。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是由信仰或信念所组成的一定的体系。信仰一旦确立后,就会给人的心理与行为以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决定着人成长与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效果;同时,某种信仰一旦动摇或瓦解,便是人的精神崩溃和行为退化的开始。可见,信仰对于人类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90后”并不缺乏信仰,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栋梁。只是其信仰的特征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更加具体化、物质化,表现形式有些浮华浮躁,急功近利,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而被人被己所误解。

对“90后”一代而言,信仰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理想信仰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背景,对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对其素质培养更是举足轻重。试想,如果一个青少年缺乏理想追求,没有信念信仰支撑,如何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如何直面人生旅程中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一个人若看不到未来,就把握不住现在;若把握不住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生活历来是智者的游戏,而理想和信仰则是人生的导向标。在走向远方的征程中,理想的力量在于不会迷失方向,信仰的魅力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找到隐藏在我们内心的烛光。诚如泰戈尔所言:“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例如,我们现在的起点是中学阶段,我们希望达到哪些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该怎样设计自己的每一天?到了大学阶段,我们是否应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更合理的科学信仰?毫无疑问,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最崇高的信仰,用这种信仰做人、做事、做学问,观察世界、社会和复杂的人生,就会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挺起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人。

记者: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曾有调查显示近八成的青年人觉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起到作用,他们不清楚在当前的环境下是否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让广大“90后”青少年从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俞国良:我们强调国际化、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并不否定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其中的独特作用。相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国民,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在青少年教育中都奉行的一条基本准则。“90后”的一部分青少年觉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起到作用,因而怀疑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因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育目标滞后。我国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传统,其基点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目标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需要。同时,目标过多服从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而对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生活幸福与此的关系不够重视,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出来的个体在人格上也是不完善的。另外,不管是一般性目标还是具体目标,基本上都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立,并没有德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实际参与,这无疑会降低目标的可实现功能。二是教育内容空泛。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性,联系国家政治生活实际,联系国家时事政治热点,这是优点,但并未充分吸纳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及关于全人类发展的最新理念,对很多国际上流行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的选取相对滞后;对学生基础文明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没有真正理清德育内容中各个层面的界限和关系,中学学过的东西,大学阶段仍要重复,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再加上中学和大学阶段面临的升学压力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文明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体系与情意教育因素的重视程度高于能力因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少被顾及;结构和设计注重学科、知识逻辑,却忽视了生活逻辑,利于教师教却不利于学生学,而且极易导致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设定的内容与程序下被动地学习,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三是教育活动方式不当。不够重视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的培养,单向的灌输过多,缺乏应有的讨论,即使进行讨论,也是为了得出既定的道德结论,而不是求得道德认知、道德反省能力的提高。同时缺乏实践的机会,目前还无法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即使有所谓的“实践”活动,也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其结果是导致道德实践活动走向形式主义,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和考核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上述现状,要让“90后”青少年从心理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倡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倡导并传授本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和美德固然是必要的,而且应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但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和选择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因此,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要综合化。目前,许多国家的中学和大学德育采取了综合的形式。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也首次提出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是将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合并在一起而形成的课程,它并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有机的整合。这就需要一些主题、思路、线索来统领,连接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复杂的背景下理解道德理论与实践问题。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表现为选取学生有可能获得和理解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和事例,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周围的环境,鼓励采用现实生活和环境中的事实材料,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同时还要选取当前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人们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生态、多元文化、性别平等、全球关系等,使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在其中及时得到反映。

思想政治教育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可读性、趣味性方面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德育教材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图文并茂、语言活泼、深入浅出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我国思想品德课教材所缺乏的,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有趣(形式活泼有吸引力)、有力(贴近生活与其心理需要紧密结合)、有用(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和有效(为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即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兼举,才能为“90后”青少年所喜闻乐见。

【注释】

[1]载于《人民论坛》,2011年第7、8期,记者韩冰曦。略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