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 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1]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级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今年8月,教育部又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14号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不容乐观。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重视调适性心理,轻视发展性心理;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
2023-12-04
让“江湖”远离纯净校园[1]
学校本是育人、求知的地方,怎么成了“江湖”?近来频发的“校园江湖”事件和无数人们还没有发现的校园暴力正在严重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还校园一个纯净的环境?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俞国良:这里所谓的“校园江湖”也是一种校园内的非正式组织,相对于班级、小组这样的组织,它们是非正式的。而且,这种非正式群体在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组织形态,而是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发组织的。
非正式组织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不对学校、对社会造成破坏,就不能认为它的存在是负面的。从这一点来讲,这种“校园江湖”的提法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
形成的主要纽带是情感因素
俞国良:形成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因为有些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兴趣、爱好、年龄、性格等方面有相似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包括班集体的生活环境。这些群体中的学生往往在学校或者班级中不被认同,没有归属感。形成这种小团伙的主要纽带是情感因素,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因为喜欢或者不喜欢,就结合在一起了,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小群体。
现代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武侠小说等等,都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在他们中间,大家更多的是讲究一种江湖义气。一般来说,小群体都会有一个领袖,参加团体的人会对他们所谓的“领袖”比较崇拜并做出模仿。
“校园江湖”讲义气、有凝聚力
俞国良:作为中学生,他们容易冲动,情感有不稳定性,但又渴望独立。这些都跟他们的心理特征有关系。因为这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在学校里处境不良、比较边缘化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属于弱势群体。你越是忽视他,他越要证明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另外一方面,中学生也在不同程度上要求独立,要求自由,他们也在模仿成人,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群体的特点是具有凝聚性,这些非正式的群体虽然在学校、班级里人数很少,基本属于边缘群体,但成员之间的联系比较多,交往的频率比较高,相互之间以情感、好恶取向形成的凝聚力比较强。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己小群体的目标团结起来,去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事情。(www.chuimin.cn)
另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松散性,它的存在没有一些强制的要素,谈得拢就在一起,谈不来就散了。
改善微生活环境 加强情感疏导
俞国良:要看到,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群体,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学校、班主任要积极地引导,加强学校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联系和沟通。
小群体的积极作用,指成员们总是由兴趣或者其他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再就是,他们毕竟是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如果对他们这种凝聚力利用得好,引导得好,有利于调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小群体的“领袖人物”要积极引导。“领袖人物”是能产生影响的,群体内很多人对他是比较崇拜的。如果他转化得好,能够向班集体的目标靠拢,对整个班级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他们的存在更多的是带来一些消极因素,针对这些消极因素,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观念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包括理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包括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是法律允许的,哪些是法律不允许的等等,甚至可以强调法律的威慑的作用。
一个教育家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面所受到的教育,跟他上学放学路上所受到的教育相比,后者的影响更加大、更加深刻。
因此,改善学校、班级等他们学习、生活的微社会环境是必需的。消除小群体不可能,只能引导。在引导、改善过程中,班主任及老师们怎么看待他们是很重要的。
【注释】
[1]载于《现代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记者张爱民、谢文颂。有删节。
有关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的文章
诊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 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1]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级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今年8月,教育部又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发了14号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不容乐观。此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重视调适性心理,轻视发展性心理;偏重学生个体,忽视学生群体。......
2023-12-04
减轻负担首重心理[1]教育部“减负”令下达后,在教育界及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尽管大众对此认识还不一致,一些家长甚至忧心忡忡地认为“减负”后负担不仅没减反而增加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孩子的身心健康而言,“减负”能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加,可以减缓学生由于竞争压力带来的精神紧张,一些心理及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俞教授指出,目前,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都在呼吁减轻学生负担。......
2023-12-04
别让孩子成为易爆品——中国人民大学心理所所长俞国良一席谈[1]记者:作为研究者,您对“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劣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和危险品”的说法怎么看?多种心理危机包括心理成长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心理变态问题。......
2023-12-04
让心灵荒漠变绿洲——心理专家、中央教科所俞国良教授 谈心理健康教育[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20%~30%的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也势在必行。......
2023-12-04
让抑郁远离青少年——与心理学专家俞国良对话[1]11月9日,以《南京大屠杀》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在美国北加州开枪自杀,而她生前患有抑郁症的事实也在她出人意料的过世后被披露出来。有份材料表明,目前抑郁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到2020年,它会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心理障碍。看来,躯体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引发抑郁症。在严重的抑郁症中,生物和遗传因素占到50%以上。......
2023-12-04
《普通心理学》俞国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众所周知,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奠基性课程,也是所有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心理学课程。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300分的成绩中占三分之一,这也表明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本书最后附有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综合模拟题,可作为考试前的热身练习。......
2023-12-04
《为中职服务的心理学探微》自序我跻身中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纯属偶然。这部《为中职服务的心理学探微》,便是这些年来我对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误打误撞”的结果,亦算是向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前辈师长和领导们呈交的一份作业。......
2023-12-04
《青年交往心理初探》后记搁下笔,坐直身,凝望着桌上厚厚的一堆书稿,就像做了一件新鲜事后的学生,既轻松又焦虑,只有静待“老师”的评判了。《青年交往心理初探》俞国良、陈晓萍、李康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多么美妙的歌声呵!这就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初衷,也作为作者献给广大青少年的微薄礼物,希望它对青少年的交往活动有所助益!......
2023-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