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破除单一的以选拔、甄别为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强化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的实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023-07-18
中小学德育怎样改[1]
北京某中学学生李某因打抱不平,殴打一个平时总欺负别人的同学,导致被殴打者肾衰竭。李某也因故意伤害罪被判七年有期徒刑。此案近日在新闻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青少年犯罪和与此相关联的中小学德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统计资料,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呈上升趋势。很多教育工作者、学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而中小学德育存在某些薄弱环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们爱不爱上德育课
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介绍,有关方面对北京、重庆、广东、宁夏等省、市、自治区2000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12.4%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课是自己最喜欢的课之一,24.4%的学生将其列入最不喜欢的课之一。在重要性上,86.7%的学生认为其十分必要,12.3%的学生持否定态度。66%的学生希望通过思想品德课学到很多东西,认为应该学,45.3%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课有帮助,11.4%的学生认为要考思想道德课,必须学,21.4%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课有趣,应当学。75.7%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课能贴近生活,49.9%的学生希望思想道德课通过活动来培养,87.4%的学生希望思想道德课能与社会特点问题相结合,但对灌输式教学方式不欢迎。74.6%的学生希望思想道德课增加与人沟通、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内容。这表明,多数学生对目前思想道德课的内容能够接受,但认为其方式、方法要改变。
学校德育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挑战。俞国良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四个薄弱环节。
一是教育目标相对滞后。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急剧变化,人类活动日益国际化,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综合化、多维度、开放性的要求,我国现有道德教育目标显得相对滞后。二是教育内容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中小学道德教育一直注意联系政治生活,多是一对一的政策问题,缺乏科学的筛选。而且品德教育教材变动频率过高,致使教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适应教材变化上,而无暇钻研教学方法,消化所教授的内容。在内容的现代化方面,如性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等,还未能深刻反映到德育课程中。三是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以成人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接受。我国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思想内容,而忽视给学生提供能使之产生真实感受和体验的东西,也很少顾及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注意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四是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道德批判能力,单向灌输较多,缺乏应有的讨论,不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也没有营造出道德教育所需的良好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www.chuimin.cn)
专家们认为,中小学德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好公民,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目标。要针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从小学生的生活圈、中学生的社会公共生活面出发,让学生学会生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要强调道德、心理、法律、国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统一在人格教育上,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俞国良建议,中小学德育应注意人文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内容编排上,以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为中心,选取学生能理解、接受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使学生觉得这门课有助于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能得到启发。应采取多样化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堂上,多采用案例分析、道德讨论、角色扮演、价值澄清等,平时辅以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亲子沟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国际性、开放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地方史、历史遗物、纪念碑等地域性资源。如在编写面向西部地区的教材时,就可以结合延安地区的革命历史和变迁,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遗迹,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在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材的图文并茂、语言活泼、深入浅出等方面,也要加强和改进。
相互配合才能春风化雨
记者听到最多的说法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如果不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是无法奏效的。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最近对483名家长、36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0名家长、50名学生、5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数据显示,37.9%的人认为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思想道德,17.4%的人认为是脾气性格,15.7%认为是社会适应能力,13.3%的人认为是身心素质,10.8%的人认为是学习成绩,3.5%的人认为是劳动态度与习惯,1%的人认为是其他方面。这说明,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不忘先人美誉,不忘先祖的养育之恩,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家庭道德教化的根本。家长应以其言行风范为子女作出榜样,使其乐于接受教育。同时,家长还要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配合学校,使德育春风化雨,无处不在。
【注释】
[1]载于《光明日报》,2003年8月14日,记者周骅。
有关为大众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的文章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破除单一的以选拔、甄别为主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强化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综合实践等活动课程的实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023-07-18
王凤秋政府职能转变后,校长应从战略决策、资源筹划、内外协调、信息管理、开拓创新五个方面强化管理职能。学校逐步摆脱了对政府部门的依附关系,主体地位得到了显现,校长的管理地位得到了提升,其管理职能也在作用方向上发生了改变。校长要抓教育教学,也要抓创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后赋予校长的新使命。......
2023-08-15
我认为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接着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南极和北极,仍然让学生自己动手。总之,在自然课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2023-12-02
“语意式”阅读法“语意式”阅读法主要适合于课本篇幅较长,但知识点不多,层次比较清楚的章节或段落,如高中地理下册的一些章节。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采取“语意式”阅读法让学生自学,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2023-12-02
对学生来说,审美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美术的效果,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他们最终的审美能力,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通过美术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艺术家、画家,而是侧重于对他们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3-07-23
自学能力,对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是十分重要的。组织好课堂讨论组织好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自学能力注意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2023-12-02
教育活动的发生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载体的。在这种人与人的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构成了教育活动赖以正常进行的基础。掌声刚落,刘林林举手说:“老师,你读错了一个字!”爱,在课堂教学中更为重要。显然,从科学性层面来讲,老师的处理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为什么在接下来的几天,刘林林在语文课上一直情绪低落,举手发言明显减少了,眼睛始终不敢直视老师呢。显然,是老师那句“以后看拼音要仔细”的话伤害了学生。......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