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理学大众名人传记推荐

心理学大众名人传记推荐

【摘要】:心理学读物首选名人传记[1]导读专家: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读一些心理励志类图书,从中学习一些积极的理念是大有裨益的。我认为,故事性较强的、读后有较大思考空间的心理书以及名人传记是青少年心理学读物中较好的选择。从学术上讲,每个人思考时都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因而在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问题上,故事性强的心理励志书和名人传记是很好的载体。

心理学读物首选名人传记[1]

导读专家: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读一些心理励志类图书,从中学习一些积极的理念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并不是说但凡图书市场上出现的心理励志书就合适。我认为,故事性较强的、读后有较大思考空间的心理书以及名人传记是青少年心理学读物中较好的选择。

现在的青少年是在电视机前和网络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所接触到的新事物、新观点之多、之广可能是成年人无法想象的,而他们的一些思想和观念可能也是成年人无法理解的。而如今一些按传统思路做出来的心理书,强调对意义、观点的提炼,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思考判断能力,把成年人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这很容易引起青少年读者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学术上讲,每个人思考时都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因而在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问题上,故事性强的心理励志书和名人传记是很好的载体。这些书中所描绘的故事或人物经历与孩子的生活距离比较近,他们可以从书中读到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似的地方,这样就会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的培养不应直接灌输,而是应该用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让孩子在思考和与同龄人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做出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www.chuimin.cn)

这类书可能从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散淡,主题不够明确,但是相比于《如何讨得上司欢心》、《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等实用性极强、目标明确、灌输式的励志书而言,像《假若给我三天光明》、《盔甲骑士》这种留有一定思考空间的引导式励志书更加适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注释】

[1]载于《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3日,记者赵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