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针灸临证手册》:艾柱直接施灸法

《针灸临证手册》:艾柱直接施灸法

【摘要】:图7-6艾柱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受术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受术者,术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受术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图7-11回旋灸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

一、灸法的作用

1.温经散寒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2.扶阳固脱 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3.消瘀散结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4.防病保健 灸法具有防病保健之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二、灸法的种类

(一)艾灸

1.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图7-6)。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图7-6 艾柱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图7-7)。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图7-7 直接灸

①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后,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求受术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顽疾。

②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受术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图7-8)。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图7-8 隔物灸

①隔姜灸:鲜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疱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痹痛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②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③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④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2.艾条灸 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艾条灸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www.chuimin.cn)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施灸(图7-9),使受术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受术者,术者可将中、示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受术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图7-9 温和灸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图7-10)。

图7-10 雀啄灸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图7-11)。

图7-11 回旋灸

以上诸法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3.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二)其他灸法

1.灯火灸 又名“灯草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一次。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

2.天灸 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疱,犹如灸疮,故名天灸。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

(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2)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h,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疱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3)斑蝥灸:将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疱为度。可治疗癣痒等。

三、灸法的禁忌证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疖疔并伴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患者,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不得施灸。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1.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适当保持局部皮肤温度,防止受风着凉、影响疗效。

2.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皮肤薄嫩更应注意。如有起疱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疱挑破,再涂上甲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