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耳郭结构及其功能-《针灸临证手册》

耳郭结构及其功能-《针灸临证手册》

【摘要】:耳郭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于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3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郭的静脉,起于耳郭浅层,前面汇成2或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耳郭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周围的淋巴结。

耳郭是外耳的组成部分,位于下颌窝和颞骨、乳突之间,呈垂直方向生长。耳的前外面凹陷,后内面隆凸。耳郭主要由弹性纤维软骨、软骨膜、韧带、退化了的耳肌及覆盖于外层的皮下组织和皮肤所构成。耳郭的神经分布极为丰富,其中脊神经有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脑神经有来自三叉神经分支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耳支、迷走神经分支和舌咽神经分支合成的耳支及来自颈动脉丛的交感神经。耳郭的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在耳郭深部沿软骨膜行走。颞浅动脉在外耳门前方分出3支主要供应耳郭前面,耳后动脉从下耳根沿耳郭背面上行,主要供应耳郭背面。耳郭的静脉,起于耳郭浅层,前面汇成2或3支较大静脉,经颞浅静脉注入颈外静脉。耳背小静脉亦汇成3~5支,经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耳郭的淋巴多成网状,主要流入耳周围的淋巴结。根据其流向分成前、后、下三组:前组流入耳前淋巴结和腮腺淋巴结,后组流入耳后淋巴结和乳突淋巴结,下组流入耳后淋巴结,三组淋巴结均汇入颈上淋巴结。

一、耳郭正面

见图5-1。

图5-1 耳郭正面

1.耳垂 耳郭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耳垂前沟:耳垂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2.耳轮

耳郭卷曲的游离部分。

(1)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2)耳轮脚棘:耳轮脚和耳轮之间的软骨隆起。

(3)耳轮脚切迹:耳轮脚棘前方的凹陷处。

(4)耳轮结节: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

(5)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6)轮垂切迹:耳轮和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7)耳轮前沟:耳轮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3.对耳轮 与耳轮相对呈“Y”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3部分组成。

(1)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2)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

(3)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部分。

(4)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4.耳舟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5.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的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6.耳甲 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

(1)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2)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7.耳屏 耳郭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1)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www.chuimin.cn)

(2)上屏尖:耳屏游离缘上隆起部。

(3)下屏尖:耳屏游离缘下隆起部。

(4)耳屏前沟:耳屏与面部之间的浅沟。

8.对耳屏 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1)对屏尖:对耳屏游离缘隆起部。

(2)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9.外耳门 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二、耳郭背面

见图5-2。

图5-2 耳郭背面

1.耳轮背面 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

2.耳轮尾背面 耳轮尾背部的平坦部分。

3.耳垂背面 耳垂背部的平坦部分。

4.耳舟隆起 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5.三角窝隆起 三角窝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6.耳甲艇隆起 耳甲艇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7.耳甲腔隆起 耳甲腔在耳背呈现的隆起。

8.对耳轮上脚沟 对耳轮上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9.对耳轮下脚沟 对耳轮下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10.对耳轮沟 对耳轮体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11.耳轮脚沟 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陷。

12.对耳屏沟 对耳屏在耳背呈现的凹沟。

三、耳根

1.上耳根 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上部。

2.下耳根 耳郭与头部相连的最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