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十四经腧穴的主治作用-《针灸临证手册》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作用-《针灸临证手册》

【摘要】:十四经腧穴的主治作用,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每个腧穴因其所处部位和分经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

十四经腧穴的主治作用,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每个腧穴因其所处部位和分经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所有穴位部具有治疗局部病症的作用,有的还兼有治疗邻近部位病症或远隔部位病症的作用。

一、近治作用

这是所有腧穴所共有的主治特点,即所有腧穴都能治疗它们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和器官的病症。如眼睛周围的睛明、承泣、四白、鱼腰、太阳等穴位都能治疗眼病;耳郭周围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都能治疗耳病;胃脘部的中脘、梁门、不容、建里等穴都能治疗胃病;膝关节周围的梁丘、鹤顶、犊鼻、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都能治疗膝关节的病症。

二、远治作用

许多腧穴,特别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疗远离穴位所在部位的病症。腧穴的远治作用与经络的循行分布密切相关,每条经脉上所分布的穴位都能治疗发生在该经脉循行线上的病症,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将其概括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的远治作用在临床上应用甚广,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www.chuimin.cn)

三、特殊作用

包括腧穴主治的相对特异性和双向良性调整作用两个方面。如同药物一样,有些腧穴对某种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可作为对症治疗的首选穴位,如合谷止痛、内关止呕、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但与药物完全不同的是,药物的作用都是单向的,如苦寒药物只能用于治疗实热证,而不能用于治疗寒证;但即使采用相同的手段刺激同一个穴位,也会因机体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使失衡的状态趋向于正常,如高热病人针刺大椎可使之退热,恶寒病人针刺大椎可发汗散寒,而针刺健康人的大椎则对体温无明显影响,腧穴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双向良性调整作用”。腧穴主治的相对特异性与穴位所在部位及所属经脉有关,而腧穴的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是机体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调整功能的反映,刺激腧穴可以增强机体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

总之,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大体是: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的经穴,其治疗作用多相近;四肢部穴,以分经掌握主治为主;头面躯干穴,以分部掌握主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