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腧穴定位方法-骨度、解剖标志、指寸比量、简便法

腧穴定位方法-骨度、解剖标志、指寸比量、简便法

【摘要】:腧穴定位的方法一般分为骨度折量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寸比量定位法和简便定位法。表1-1常用骨度分寸表(续 表)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指分布于全身体表自然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依据人体体表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体表标志法”。图1-1中指同身寸图1-2拇指同身寸图1-3横指同身寸四、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

腧穴定位法又叫取穴,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腧穴分布于人体各部,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来度量、测定,就很难确定腧穴的位置。临床上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治病疗效。腧穴定位的方法一般分为骨度折量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寸比量定位法和简便定位法。

一、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古称“骨度法”,首见于《灵枢·骨度篇》。本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表1-1)。这种分部折寸的尺度一般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以此为标准来测定腧穴。临床应用时常把取穴部位骨节两端的长度(尺寸)折成为一定等份,每1等份为1寸,故有人又将其称之为“指测等份定位法”。

表1-1 常用骨度分寸表

(续 表)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指分布于全身体表自然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依据人体体表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体表标志法”。人体的体表标志分为两类:

1.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肚脐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取印堂;两乳头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取阳陵泉等等。此外,可依据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为标志,来定位背腰部的腧穴。

2.活动标志 指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姿势才能出现的标志。如:皮肤的皱襞(纹)、肌肉的凹陷、肌腱的显露以及某些关节间隙等。例如:取耳门、听宫、听会三穴要张口取;下关穴应闭口取;取阳溪穴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养老穴,应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之;握拳,掌后横纹取后溪等。

三、指寸比量定位法

即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取穴的方法。(www.chuimin.cn)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图1-1)。

2.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图1-2)。

3.横指同身寸 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为3寸(图1-3)。

图1-1 中指同身寸

图1-2 拇指同身寸

图1-3 横指同身寸

四、简便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两虎口交叉,示指端处是列缺穴(以患者左右手两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处有一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垂手中指指端取风市(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达到处是本穴),此外,垂肩曲肘肘尖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这些方法,都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都要以骨度分寸和体表标志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