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医药起源传说背后的认识揭秘

医药起源传说背后的认识揭秘

【摘要】:劳动创造了一切财富,包括文化方面的财富在内。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医药起源的传说如《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百草,尽知其毒及寒温气味所生。”而《山海经》里的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都是古代的巫而兼医,即是说原始的医药的知识,已被巫祝所掌握和加工,并有了一定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医药,并应该用劳动人民的观点去认识过去有关医药起源的各种传说。

(原载《江西中医药》1955年第11期)

劳动创造了一切财富,包括文化方面的财富在内。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由于劳动,使猿能直立,进化为人;由于直立,人类的喉部发达了,有了语言的使用;有了语言人类就可以沟通思想,所有生活当中的经验,因而得到保存并传播,也就有了多种文化的积累。人类的一切财富,都是由于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改造了自然,劳动改造了人类本身。“劳动创造了世界”这个真理,是首次被恩格斯所明确提出来的。医药的起源,也不例外,王克锦氏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说明:“医学跳不出一般自然科学的领域,也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经验的总和,因此生产劳动对于医学的发展有决定意义。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由于劳动使手专门化以后,对于征服自然日有进步,眼界已渐扩大,在采食植物过程中,不断发现某些草根树皮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协作,发展了发音器官,日久形成语言,‘有声的语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结合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维,组织社会生产,与自然力量作胜利的斗争,并达到我们现在所有的进步力量之一。’(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真理出版社1950年版)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环境迫着人类赶快解决客观现实生老病死诸问题,致将经验上治病的植物(药物)互相传达应用,以后有了文字记录起来,在中国传说为神农氏尝百草以建立中药本草,在古希腊是以半人半马手执巨蛇的为救众生的医神,名阿斯克勒琶。从这一类神话中可以看出当时医学的萌芽。人类创造工具,生产发达到猎兽食肉,加速了人类的进化,改造了消化器官,发展了人体内日趋繁杂的要素,尤其脑的发达极快,习惯了各种食物及气候,切身体会出致病的原因,织衣建屋预防疾病,以后生产力进步,有了冶金、陶器、造船等工业,发展了文化,医学也因记录积累而独立化。”(论医学的发展,中华医史杂志252页,1953年12月北京版)王克锦这段话指明:医药的产生是和劳动分不开的,医药的产生有着实用的目的,为的是预防疾病,适应环境,增进健康,医药文化的发展原始于不断的经验积累,这是医药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

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医药起源的传说如《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百草,尽知其毒及寒温气味所生。”赭鞭就是石器工具之一,就是以赭石来做的采药工具。《山海经》说:“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汉书艺文志》说:“石为砭石,即石针也,古者攻病则有砭。”正说明了劳动创造了医疗工具,丰富了医学内容。

于此我们知道,不但最古的医药起源于劳动,是劳动人所创造,就是后代的医药,从发展上看,也往往是先有民间劳动人民的创造,更广泛地在群众中实践着,然后逐渐转入医学家之手,经过一番加工,变为系统知识,并因民间医药不断发现的刺激而逐步提高。如“医”字据《说文》云:“巫彭初作毉”,所以从“巫”。而《山海经》里的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都是古代的巫而兼医,即是说原始的医药的知识,已被巫祝所掌握和加工,并有了一定的进步。后来夏禹时仪狭发明了酿酒,酒有麻醉镇痛作用,便刺激了当时的巫医,医疗上常利用酒醴,于是“医”字又一变而从“酒”(酉,古通酒,而《前汉书食货志》云:“酒,百药之长。”)。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民间医药,并应该用劳动人民的观点去认识过去有关医药起源的各种传说。以下试举数例加以说明。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燥多害肠胃。于是圣人造作钻燧出火,教民熟食,民人大悦,号曰燧人”(谯周:古史考)。“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篇)

这种神话式的传说,与一般社会进化规律是符合的,因为人们由采集生活,进到渔猎生活,生吃蚌蛤虫鱼,腥臊气恶,一定会多害胃肠病。发明了“钻木取火”以后,开始知道熟食,而防止了许多胃肠病,这是很自然的事,是人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至于取火的伟大发明,是否真有燧人氏这样的大圣人呢?这就未必尽然。范文澜氏说:“古书凡记载大发明,都称为圣人,所谓某氏某人,实际上是说某些发明,正表示人类进化的某些阶段。”(中国通史简编第6页)“历史家称这时期为蒙昧时代的中期。这时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并没有什么改变,不过因为人类劳动生产之发展与火的应用,发达了人类自身机构,因而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从而他们便扩大对自然的占领”。(翦伯赞:中国史纲第14页)。

同时我们要知道火在自然界中,很早就已经存在,动物尸体中的磷,空气中的电,地壳中的火喷,无一不是火种,《淮南子》说:“往古之世,火炎而不灭。”就可以想见。不过必须要人类社会经济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被人类所利用,犹如天空中的电,一直到最近几十年才被人类利用,是同样的理由。因此,对于我们这一时代的人来说,如果以为燧人氏真是个大圣人,而不把它看作是人类生活进化的某一阶段,这是错误的。(www.chuimin.cn)

《帝王世纪》说:“伏羲画八卦,所以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类,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历史上所谓的“伏羲”氏时代,就是中国的上期旧石器开化时期,这时期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有了孔的骨针之出现,因而这时能制造治病的“九针”是很可能的。这时继燧人氏之后,火当然是不成问题,从出土的这时的山顶洞文化发现中,有三个大鱼骨,六个较小的鱼尾脊骨,三个海贝和许多淡水贝碎片,证明了当时已有发达的渔业,这些文化的进步,可能是“水火升降,得已有象”传说的由来。“伏羲氏”时代,冰河已经退去了,太阳渐渐带给蒙古高原以温暖的气候,这正是地质学所谓后冰期的时代。宇宙间“阴阳四时”的划分,当然亦更显明了。八卦的卦字,通掛,有人说就是悬挂八根绳索以记事的方法,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时既有有孔骨针的出现,是当时人类已经知道缝制皮革,和编制(鱼器)。两者合起来看,最原始的所谓八卦,无非就是结绳记事和结网捕鱼的推测(当然以后又不断充实了它的内容),若真以为是洞晓天微地奥的八卦,这种神话就离开历史事实太远了。惟这时还谈不上“五行”,因为这时还不可能有铜铁的出现。

《淮南子》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卷十九·修务训)

刘恕说:“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通鉴外记》)。

《帝王世纪》说:“黄帝岐伯尝味百草,定本草经。”“神农黄帝”时代,是中国下期新石器时代,是由采集狩猎经济转化到农业畜牧经济时代,尤其是以农业的生产为其特征。所以《易系辞》说:“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周书也说:“神农为耜鉏耨,以凿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蓏实”。有了这样多的农作工具,不仅便利了种植而“五谷兴”,同时采集瓜果皮实,亦便利多了,这些都是能大量发现植物药的有利条件。

翦伯赞氏说:“医药的进步,毫无疑义,是农业发达的结果。因为跟着农业的发达,人类对于植物的性质,获得更多的知识。在长期的经验中,人类在不断的尝试中,知道某种植物,可医治某病,因而有不少的植物,被引用为药物。”(《中国史纲卷三》)因而也知道了所谓“一日遇七十毒”或“十二毒”,无非是若干劳动人民尝试药物的必然过程,世间是不会有毒不死的“神农”圣人出现的。

古代人民对于医药起源的传说,是古代人民对当时现实生活的概括并加以想像而流传下来的,它的精神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只是我们不要片面地,抱残守缺地,夸大那几个“圣人”的作用,而忽略了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的功绩,甚至提出几个“圣人”来,取劳动人民的功绩而代之。如果这样就是对于历史的曲解,是应该受到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