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哲学史上最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人体中的应用

中国哲学史上最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人体中的应用

【摘要】:阴阳和五行属于中国哲学史上很古老的两个哲学范畴。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渐成为人们对事物运动变化根源探索的阴阳学说。总之,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一)阴阳学说说明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学说对于这一理论是有所认识的。

阴阳和五行属于中国哲学史上很古老的两个哲学范畴。以阴阳作为哲学范畴是从《易经》开始的,所以《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把水、火、木、金、土概括起来称为“五行”,大致始于殷周之际。《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不仅提出了五行的名称,并说明了五种物质的性能,都是人们生活日用的五种材料,并不含神秘的性质,到西周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原素的五行说。阴阳在《易经》中是由“--”、“-”两个符号组成,“--”代表阴,“-”代表阳,阴阳既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也代表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势力。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渐成为人们对事物运动变化根源探索的阴阳学说。由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是在探讨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规律和根源,所以它在历史上对中国各门科学发展的影响都是很大的,甚至被各专门学科所接收,借以作为研究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阴阳学说(朴素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

中医学的自然观,认为宇宙是物质的,而气是构成宇宙的元初物质。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意思是说,宇宙间存在着复杂而多样性的物质,都是由于气这一元初物质经过多、少、大、小复杂多变的种种运动形式而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所以叫做“阴阳之化”。因而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无不处于阴阳的对立之中。《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不仅无生命的物体具有阴和阳两个方面,有生命的物体也丝毫不能例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就是说一切有生命的现象包括人体在内,都充满了阴阳矛盾。所以《素问·宝命全形篇》进一步肯定:“人身有形,不离阴阳。”具体的说,就是《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的“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总之,可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体。

(一)阴阳学说说明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

《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指出阴阳是说明事物性态的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有形物体,特别是指复杂多样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阴阳之间的区分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然而在每一具体场合又是确定的。同时它还足以说明事物内部包含着众多层次,因而在区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时,还可以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不断地分析,继续找出它们各自包含的阴阳矛盾。《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白天又可分日中之前和日中之后两部分,前半日阳光越来越强,故属阳中之阳,后半日阳光越来越弱,故属阳中之阴,同理黑夜也分阴阳两部分。对阴阳概念的这种灵活细密分析,反映出中医学对于客观事物矛盾的错综联系,变动不居,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二)阴阳说明了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运动,总是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的两种状态,平衡和不平衡都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平衡,事物就不可能有一定质的规定性;没有不平衡,矛盾统一体就不会破裂,一事物就不能转化为它事物。所以恩格斯说:“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马恩选集》3卷563页)

阴阳学说对于这一理论是有所认识的。《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前者是阴阳的平衡性,后者则是阴阳的不平衡极度发展进而导致阴阳关系的破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这是阴阳的平衡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是阴阳的不平衡性。《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阴藏精,阳卫外”,是它的平衡性,“阴不胜阳,阳不胜阴”,是它的不平衡性。所以医生治病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种种方法,以纠正其阴阳的不平衡性。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三)阴阳之间的互为转化

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不仅相互依存,而且还相互转化。《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阴阳转化的关系,一年四季的更换是明显的例子。结合临床来看,许多疾病的演变也是如此。故《灵枢·论疾诊尺》说:“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寒为阴邪,却变为瘅热阳性病;风为阳邪,却变为腹泻或慢性痢疾的阴性病;暑为阳邪,却变为寒多热少的阴性病,湿为阴邪,却变为肺气上逆而咳嗽的阳性病,以气为阳也。像这样事物的转化,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而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如重阴重阳的“重”,寒甚热甚的“甚”,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极”,都应该是条件。不论阴阳寒热任何一方面,还没有达到重、甚、极的程度,便不可能向相反的一方面转化。说明阴阳矛盾的转化,必以一方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前提,这标志着中医学对转化的条件有了某种直观的觉察。

(四)阴阳这对矛盾中有主要和次要的区分

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但在矛盾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却不一样。《矛盾论》指出:“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

对于这一点,中医学也有了一定的自发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这充分说明了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之中,是以阳气一方为主要矛盾的,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更形象地强调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意思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体阴阳的矛盾关系,首先要保护阳气,使其能够卫外为固,起到护卫和调节机体的作用,这是使身体强健的关键。如果阳气不足,便会“若冬无夏”、“折寿而不彰”,不能维系生命的存在。或者阳气过于亢盛,则发泄太过,不能致密,便会导致“若春无秋”,“阴气乃绝”。这表明在阴阳矛盾中,阳是主要方面,阴处于次要从属地位。正因为如此,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从生理方面强调:“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又从病理变化方面强调:“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

阳气居于人身的主导地位,于此可见一般。而历代医家多有重视脾肾阳气者,特别是张介宾在他著的《大宝论》中强调:“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像这样强调阳在人身中的主导地位,是有他的理论根据的。

尽管如此,阴阳学说在古代毕竟还是自发的,朴素的,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矛盾法则相提并论。它的朴素性突出地表现在阴阳范畴和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范畴有着本质的区别。矛盾论认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切对立都是矛盾,矛盾范畴对于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它的对立统一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而阴阳在医学中却包含着一定的具体内容,对于对立双方的性质做了某种限定的概括。矛盾范畴是对世界上一切具体矛盾现象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因此它比阴阳所概括的内容要广阔得多,阴阳仅是矛盾中的一类而已。

中医学通过阴阳学说表现出对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斗争(例如《素问·疟论》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有了一定认识,但只限于天才的想象,直观的范围,不可能概括出矛盾统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这一原理,不可能懂得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所说的阴阳转化,只局限在周期性的循环方面,也就是囿于直观的狭小天地,不曾明确指出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的前进过程。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阴阳学说固然存在一些缺点,但中医学特别是《内经》作者们以朴素直观的形式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些重要原则,大大超过了他们的前辈和当时的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取得了十分光辉的成就。中医学的许多医学原理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甚至今天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里面贯串着朴素的对立统一学说,这是要我们努力发掘、整理提高、继承发扬的。

二、五行学说(朴素的系统论

什么叫系统论?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整体观念,它强调研究事物要从整体着眼,而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其次,必须既认识各个组成部分,又要观察它们的联系方式与结构关系,这样才能把握系统的整体。第三,整体系统的存在不能脱离一定的周围环境。第四,要找出世界上任何系统普遍适用的共同规律,它是以肯定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系统之间有着类似性或逻辑上的同调为前提的,故又称为普通系统论。看来系统论固然是当前的新兴科学理论,但也并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因为整体观念作为一种原则,不仅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而且相当盛行,这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决定的。特别是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一种具有东方色彩的比较完整的普通系统论的原始理论。

(一)五行学说的整体观

在中医学的理论中,很早就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地把五行当作宇宙的普遍规律提出来了。《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亦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www.chuimin.cn)

五运即五行,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不论天上地下的,都是按照五行的法则运动变化着的。五行运动首先是具有“相生”的法则,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按此次序永恒运动,便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又《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这是五行相互克制的规律,胜,就是克制,或者叫做制约。这里肯定五行相胜的规律是“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实际相生的规律也是如此。即是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具有属金、属木、属火、属土、属水的五个方面的性质,它们之间具有相生相胜的固定关系,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规律的结构联系。

根据五行学说的要求,单独认识五行中的某一行,或仅仅认识某两行之间的关系是不行的,必须全面的研究事物所包含的这五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因此,用五行的观点分析事物,也就自发地体现了从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思想。

中医学还认为:凡是具有五行结构的不同事物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属于同一行而不同类的事物,会相应相通。《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其原因即在于酸、苦、甘、辛、咸分别与肝、心、脾、肺、肾属于同一行。另外甚至于既不同行,又不同类的事物,也会发生相生相胜的关系。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这是什么道理?《素问·藏气法时》解释说:“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以胜相加”,说的是六淫邪气侵入人体,将按照五行相胜的法则戕害五脏,即风淫伤脾,火淫伤肺等等。五脏生病又会受到季节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受五行制约。“至其所生而愈”,即肝病可愈于夏,木生火也。“至其所不胜而甚”,即肝病可甚于秋,金克木也。“至于所生而持”,即肝病可以稳定于冬,水生木也。“自得其位而起”,即肝病可渐愈于春,木气自旺也。所以在研究一个(或一类)客体内部的五行结构的同时,还必须研究该客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是五行学说整体观念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二)五行结构的动态平衡

自然界的运动在直观形式上大量地呈现周期性的循环,这给古代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不仅天地上下、一年四季的自然界总是无休止的循环,人体内部的气血也处在不断地循环运动之中。《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并将这种循环当作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如《灵枢·营气篇》说:“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因此,研究事物作循环运动的根源和规律,就成了中医学十分重要的课题。而五行学说正是为了探索自然界循环式动态平衡的规律性提出来的。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运之始,如环无端。”

中医学认为事物内部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胜相生关系,造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性运动,正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行结构中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发生一定联系。从相生看,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从相胜看,又有“我胜”和“胜我”两种关系。这就表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着其他所有部分的状态,同时受五行整体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任何一部分状态都反映着所有其他部分和系统整体的情况。任何部分之间,由于总有相胜或相生的关系,所以是不平衡的,从而处于运动之中。然而就五行整体看,生和胜却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平衡。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它,又被生,既胜它,又被胜,在总体上也呈现出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的基础之上的。并认为这种运动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它对于事物的正常生化,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故张介宾在《类经图翼》里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这段话很好地阐明了五行生胜的意义。

而且从五行的整体看,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表现为调节路线或反馈机制相似的形式。反馈是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试以火为例。在正常情况下,火受到水的制约,火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水,但是火能生土,而土有胜水的作用;火通过生土的间接对水发生制约性反作用,以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过分造成火的偏衰;火还受到木的资助,同时火又通过生土,加强土对水的克制,削弱水对木的滋生,从而使木对火的促进不会过分,保证火不发生偏亢。其他四行,可依此类推。因此完全可以把五行关系看作是阴阳相互作用逻辑的展开和补充。受作用者,通过某些中间环节,反作用于作用者,产生调节的效果,使系统保持相对平衡。这种反馈机制在有机界和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五行学说以朴素的逻辑形式反映了这种现象,是很了不起的,值得重视。从研究对象说,五行学说与阴阳理论的区别在于:阴阳是为了说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的,而五行则企图刻画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运动方式。所以与阴阳学说相较,五行学说研究的是一种特殊的联系和运动形式。

中医学还认为仅讲五行的相生相胜,尚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关系的复杂情况,也不能说明事物在异常变化中为什么能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为此,它又首次从唯物主义立场系统地提出了五行胜复的理论来。

五行生胜运动,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每每出现太过与不及两种异常情况,以致其正常的生胜关系遭到破坏,就要出现相乘相侮的反常现象。《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又《素问·五运行大论》亦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例如,火气太过而制金,便为“乘所胜”;并反过来侮其克之之水,这叫“侮所不胜”。若火气不及,则水会来乘火(所胜妄行),金也要反过来侮火(己所胜轻而侮之),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所生受病)。可见当五行中某一行出现太过或不及时,不仅这一行与其他任何一行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加剧,而且该行与其他四行的关系在总体上也出现了不平衡。假如这种偏盛偏衰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纠正,即有可能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以强凌弱,乖乱日甚的局面。出现于人体,就是严重的病变。因此,它不能不有自行调节,使之恢复正常制化的能力。

凡由太过、不及所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就是说,这种“胜气”必然要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称之为“复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不恒其德,则所胜来复;政恒其理,则所胜同化。”德,指五行正常的功能属性。五行结构中如果出现太过而乘袭己所胜者,那么胜己者定要前来报复,削伐己之太过,使之平复。当太过之气恢复正常,所胜者与被胜者就会协调而同化。同时在这里还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论点,即《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说:“胜复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又《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微者复微,甚者复甚,气之常也。”意思是,所有报复行为的轻重,都由太过不及所引起的过度克伐的小大而定。胜气重,复气也重;胜气轻,复气也轻,这是五行运动的一条法则。在这一思想中包含着反作用与作用对等的天才发现。正是因此,五行结构才能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情况下,通过调节,继续维持整体的相对平衡。

为什么“胜气”必定招致复气呢?二者在量上又为何相等呢?试举例来说明。火气太过,则过分地克金,使金气偏衰,金衰不能制木,木便偏盛而加剧制土,土受制则不能胜水,水于是旺盛起来把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之恢复正常。若火气不及,便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同时却引起金的偏盛,金盛以抑木,木衰而无以制土,则势必引起土气盛以制水,水衰则无以制火,火气便得逐渐平复起来,趋于正常。《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正是指的这一调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有相胜关系的各行之间,有多少太过,便会引起多少不及,有多少不及,又会引起多少太过。由于五行是单数,所以对于任何一行,有“胜气”必有“复气”,且在数量上相等。《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把五行结构比作权衡之器,通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调节作用,而使之归于平衡,这就是胜复调节的意义所在。

总上可见,五行结构中包含两套自行调节机制,一套是正常情况下的相生相胜,一套是反常情况下的胜之与复。它们形成并保障五行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

(三)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的意义

把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中,对研究和整理古人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促使人们从系统结构观点观察人体,有助于比较辩证的认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生活环境的统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论证。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在五行学说的帮助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系统化。

中医学认为健康的本质是机体内部、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而平衡的破坏即为疾病,因而它把探察病人机体失去平衡的机制与原因,寻找使机体恢复整体平衡的治法与方药,看做是医学研究的方向和主要任务。就是说,关于机体整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环节,而这正是以系统论为指导进行医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特色。《灵枢·根结》篇说:“调阴与阳,精气乃光。”调节阴阳,以求得机体整体平衡,是中医学治病的根本原则。五行学说则把这一原则展开,具体化为五行相生相胜的多路调节。如肝木有病,除直接治肝外,可根据病情来用补泻肺金、肾水的方法,达到控制肝病的目的。

毫无疑问,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朴素的系统理论,其本身亦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甚至某些错误。

第一,把整个宇宙看作是大大小小的系统整体,并且在某种固定的简单的数字排列中,在特殊的物质属性(木火土金水)和特殊的关系(生胜乘侮)中,去寻找系统整体普遍适用的一般结构模型,只能在一个很狭小的范围内说明事物的某些关系,而不能科学地反映系统结构的一般关系和一般规律。作为普通系统模型,显然是不适用的。

第二,五行学说本来是特殊的功能属性和特殊的关系,当做最一般的东西加以使用,就在认识过程中违反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法。因而在指导人们以系统整体观点观察问题的同时,势必发生限制和束缚人们思想的消极作用。它像一个框子,一方面妨碍人们根据新的材料概括出更具一般性,更科学的系统原则,另一方面则削弱了对各种具体事物内部结构的特殊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五行学说过分地夸大了四时对事物的影响,错误地以为万物都以四时为死生之本,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取决于四时的周期循环,从而把事物整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统统归结为以四时为中心的五行系统之间的固定关系,带有很大的主观臆造性。

第四,五行学说重视系统整体的动态平衡,注意到事物运动的周期性,这在原则上是对的。但它有时把平衡绝对化,把事物运动的周期性看作原封不动的封闭圆圈。看不到每一次循环都比上一次有了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甚或进到高一级的程度,不懂得螺旋式上升的道理,明显地具有循环论的倾向。

所有这些缺点和错误,是自发辩证法、朴素系统论由于历史局限所不可避免的,是人类思想发展早期阶段不成熟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