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人勤春来早:年老志益坚

人勤春来早:年老志益坚

【摘要】:但是,年龄衰老了怎么办?但我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医现存的古典文献,凡力所能及的,我都有所涉猎,从这些工作经历来看,正好运用我较成熟的经验,从医疗、教学、科研几个方面,继续做出成绩来,为伟大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我虽年老而志益坚。全书约共44 600余条,现已接近完成。但从目前中医界后继乏人、乏术的严重情况来看,我还应当担起整理文献,抢救医学的重任。

(原载《前进》杂志1982年第5期)

这是我在今年春节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李先念副主席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迎春茶会上的讲话,我听了以后,很有感触,随即对以下句,竟成一联,春节之晨,书以悬之座右,借以自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李副主席很巧妙地把春与勤联系在一起了,说明美丽的春光,是从勤奋中得来,要想迎来祖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美好的春天,亦只有通过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特别是在科学峰峦上攀登的科学家,眼前展示的只有那山巅绝顶的春光,因而科学家毕生的精力,可以说都是笼罩在探求的春光里,那永驻的春光却召唤科学家们向更加光辉灿烂的绝顶攀去,因此,这个勤字是我们生命中每一时刻都不可缺少的要素。

但是,年龄衰老了怎么办?还能攀上笼罩春光的科学顶峰吗?我肯定的答复是:能。《韩诗外传》里有个故事,“楚丘先生求见善于养士用人的孟尝君,孟尝君说:先生老了,年纪大了,记性坏了,来见我做什么呢?楚丘先生说,怎么能说我老呢?你让我投石超距吗?让我追赶马车吗?让我捕麋鹿斗虎豹吗?要是那样,我简直等于已经死了,何止是老而已!如果让我深谋远虑,让我帮助解决疑难,让我以恰当的言辞应对各国,我还算壮年嘛,有什么老?孟尝君听了惭愧得流汗,连忙向楚丘先生谢过。”我虽然年近70,人是进入老境,体力亦渐衰退,这是自然规律,正如楚丘先生不能投石超距、逐鹿搏虎一样。但我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有30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医现存的古典文献,凡力所能及的,我都有所涉猎,从这些工作经历来看,正好运用我较成熟的经验,从医疗、教学、科研几个方面,继续做出成绩来,为伟大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我虽年老而志益坚。

自从去年九月陈云同志提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以后,我对中医界现尚存一万余种古典医籍,少人过问,少人整理的问题,心里急如火煎。偌大数量的医学宝典,是中医学这个宝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这一代不整理,下一代人就无法整理了,即或有个别的人能胜任整理工作,他们将来遇到的难度,可能比我们要大得多。因此,我不管领导部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理解陈云同志的号召,尽先就我的力量开始了以下几项工作。

1.《内经章句附索引

也就是将《内经》162篇,按篇划分章节,每篇每章每节,均有扼要的提示,说明各篇章节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全书逐句逐词编制成索引,要查书中的任何一个句子或词,都可以按字头的编序检索出来,成为中医学最基本的工具书,这对于教学,科研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全书约共44 600余条,现已接近完成。这是中医界从来没人做过的工作,日本人仅做了《素问索引》缺乏七篇大论,远不如本书的完整。

2.《内经校雠学》(www.chuimin.cn)

《内经》这部古典著作,它基本是用战国迄两汉这一时期的文字记载下来的,许多字音和字义,都与后世有所不同。又因经受了两千多年来的变迁,文字经过展转地传钞、翻刻,错简者有之,夺讹者有之。故要学习和研究《内经》,首先必须具备校雠学知识,才可能有下手处。校雠学包括训诂、音韵、文字、考据等,这些知识,中医本身是少有人通晓的。只有清代乾、嘉以后的汉学家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他们都不是医生,都不太完全。我将这些材料一一收集起来,按《内经》原篇,分别植入,并略加评定。这样便给学习和研究《内经》的人们一把钥匙。这书的工作尚在进行中。

3.《中医名著精华》

这是上海科技出版社委托我主编的。按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分门别类,选择历代各医家的有关著述,以类相从,各归其类。每篇均须按其内容进行分段、断句、标点、注释、提要、作者简介等加工。全书大致分做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病证、诊法、治则、药物、方剂、养身,以及内、外、妇、儿各科20多个门类。这书是采取全国大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已有部分完成初稿,我正在逐篇审订过程中。编完以后,它确实可以称做中医学精华的代表作。

4.《金匮要略注》

这是清代钱塘大医学家张志聪的著作。张氏所注的《素问》《灵枢》《伤寒论》等,均已脍炙人口,惟这书迄未见有刊本。一九五九年我偶然发现了这个钞本,当即摄制成胶卷,所幸经过“文化大革命”,还是把它保存下来了。现我正在校读过程中,边读边校,一俟校订完毕,即可出版。所有古典医籍,都应该通过像这一类的整理工作(当然还有语译、注解、复印等多种多样的整理方式),印制出来,便于大家的阅读研究,这是继承发扬中医学的根本之图。所以我认为做医生的天职,固然是在治病救人。但从目前中医界后继乏人、乏术的严重情况来看,我还应当担起整理文献,抢救医学的重任。尽先把古典医籍中最基本的、最有学术价值的,或最有现实意义的,赶紧进行整理,这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尤重于治病救人。

最近我参加了北京市表扬先进大会,焦若愚同志勉励我们要树雄心,立大志。我是把整理中医学的古典医籍,摆在我晚年的首要工作中的,也就是我当前的雄心大志之所在。我理解北京市表彰先进大会的召开,是具有“率马以骥”的意义,我没有自许为马中之骥的想法,但在振兴中医学这一点上,我确具有千里之志和不已的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