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暨首次学术讨论会闭幕相关讲话

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成立暨首次学术讨论会闭幕相关讲话

【摘要】:去年在中国科协一个会议上,科协领导希望学术团体能成为政府的智囊团,为四化建设做出成绩。大约在今年下半年,卫生部可能要召开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与医古文研究会有直接关系。还要看到有些青年、中年的中医教师,其文学基础亦较薄弱,不学医古文不行,否则教学深入不下去。

(1981年5月24日)

各位同志:

通过同志们的努力,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昨天正式宣告成立了,这是中医教育史上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受大家的委托和信任,分配给我一点任务,虽然我年老体衰,精力有限,亦应勉为其难,跟大家一起把研究会的担子挑起来,好在有各位委员和广大会员作后盾,上面有学会和卫生部、中国科协的领导,我愿尽点绵薄之力,并在闭幕之前,谈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商量。

第一,顾名思义,研究会是个学术性的群众团体,是有领导有组织的,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医学会都是我们的上级领导。此次会议之所以能召开,研究会之所以能成立是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医学会领导关怀的结果。去年在中国科协一个会议上,科协领导希望学术团体能成为政府的智囊团,为四化建设做出成绩。各条战线、各组织、各团体,特别是科学家、高级知识分子要尽到我们的责任,发挥作用。因此,群众团体是国家建设的有力助手,对此我们都有一致的认识。我们这个团体要想到伟大的目标,要尽到我们的力量,我们要向国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说具体些,研究会要对今后中医教育工作、医古文的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作用,真正起到“智囊”的作用。大约在今年下半年,卫生部可能要召开全国中医教育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与医古文研究会有直接关系。我参加这几天的小组讨论,同志们对医古文的教师队伍问题、教学问题、教材问题、科研问题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都可以提到今后要召开的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上去,希望得到解决。好多同志提到在中医教学里究竟怎样组织医古文课程,是重要还是不重要,是基本的还是一般的,把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那么医古文究竟是考查课还是考试课,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课时应该安排多少,这些问题就好办了。今后要围绕这些问题,切实地、积极地向上反映。

我们除了尽量向上反映建设性的意见外,兄弟院校所有会员更应该随时交流教学、科研各方面经验,通过我们的组织交流经验,这就是学术团体较有意义的工作。许多同志为筹备这个会花了很大力气,特别是安徽中医学院的同志花的力气尤多,如果把章程一通过,学会一成立就完了,那就没啥意义了。希望我们这个“会”现在宣布成立,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包括我本人在内,从这个起点出发,搞好今后的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向全体同志汇报。

第二,医古文的性质问题。大家谈得很多,我刚才提到应提交下半年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上讨论。究竟怎样看待医古文?这是医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中医学是一门科学,我们要学好这门科学,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中医学很多宝藏,都保存在文献里面,通过书面语言保留下来。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专业知识,要学好中医是很困难的。我参加教育部召开的座谈会时,听到叶圣陶叶老提倡议,要科学家学好古汉语,他说:科学家作出了很好的成绩,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很好地表达出来,这是个缺憾。我举两个例子说明语言文字的作用。晋代皇甫士安是大文学家,不是大医学家,但他能对中医学深入研究,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清代王清任钻研医学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可惜他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反映出他的研究成果,从《医林改错》就看得出来。

有的同志说,医古文这根“毛”是附在“医”这张“皮”上的,我说,从本质上看,是医这根“毛”附在“文”这张“皮”上的,“文以载道”呀!医学是门科学,没有文化能学得进去吗?所以我和上述同志的看法正相反。北京的四大名医之一肖龙友并不曾拜师,而是自己看书学出来的,就因为他文化底子好,是清朝最后的拔贡;上海名医恽铁樵也是自己看书学成的。因此,我认为医古文是中医的基础,是无可非议的,决不是可有可无。大家知道,1962年的“五老上书”五条,其中一条就是强调中医学院要加强医古文课程,234个学时就是“五老上书”提出来的。我现在继续坚持这个观点。至于大家曾对“医古文”、“古文”、“古汉语”等名称有争论,这次会上没花多大力气就统一了,这是大家认识不断提高的表现。我同意今后我们统一地叫“医古文”,这个名称体现了它的特殊性。“秀才学医,笼里提鸡”,中医学院2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两句话有道理,学中医,文化水平高的就学得进去。我带的研究生,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的虽然很下功夫,可惜由于文化底子差,学业却事倍功半。所以学中医必先学好医古文。

第三,教师的培养问题。医古文的师资大部分是中文专业毕业,他们经过了辛勤劳动,从不懂医学到懂一些医学,从教学有困难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值得钦佩的。各院校医古文教师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水平之高,使我很满意,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特别是钻研医学的深度,有的论文比我们专研中医学的还高,面广、分析深。我赞扬这些同志就是当代王焘、王肯堂。医古文师资队伍逐渐成长起来了,比20几年前提高得多了,但是人数还不多,还要增大。好多学院只有一二位、二三个教师,新生力量还要尽速培养。我认为培养医古文师资可分两级举行,上海中医学院准备办青年教师进修班,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我同意上海的计划。不过,中年教师也需要培养提高,建议再搞个对中年教师提高的培养计划,是否可以搞六个讲座,包括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小学、医学。找个有条件的地方,每一讲座,请老专家来作几次报告。如“经学”,听了报告之后,让学员认真地把《十三经》翻一遍。史学、子学、小学都采用这方法,古代哲学在子学里介绍,可以不另设置。我建议,每个讲座搞它一个月,医学搞两个月,总共七八个月,搞得扎实一些。时间不宜长了,以免抽人困难。还要看到有些青年、中年的中医教师,其文学基础亦较薄弱,不学医古文不行,否则教学深入不下去。除此之外,还要培养新生力量,建议招医古文研究生,是办班还是个别带,可根据实际条件来考虑,学制应以三年为宜,考虑成熟了向上面反映后,争取明年招生(因为八二年有五年制本科生毕业)。对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应不低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对中年教师的提高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新培养的研究生,一定要是医文合一的教师,不能再是医与文分家了。通过带研究生,医学、文学都兼顾起来,这样的新生力量,比我们现在承担医古文教学要顺利得多,质量可能会高一些,我们积极地做准备和向上面反映。总之关于队伍的培养,基本上分三类三个方法。一是初级形式进修;一是高级形式培养提高;一是培养新生力量,招研究生。

第四,关于医古文的教材问题。我同意大家的看法。现有教材,在医古文教学过程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是有成绩的。据反映,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说同医古文老师感情较深,经常和医古文老师接触交谈,说明医古文这门课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教材还要不断提高,我对此事的几点看法。首先应该进一步制订比较有指导性的教学大纲。以往20多年,虽也有大纲,但没起到指导作用,往往是先有教材后才有大纲,其实只是教材的“说明书”而已。好的教学大纲,应是教材的先导,指导教师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因为中医教育是解放后的新兴事业,大家的经验都不丰富。现在教材修改数次了,教学多年了,具有一定的基础了,可以考虑制定一个比较适合中医学院医古文的教学大纲,把医古文课的性质、课时、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明确地订出来,具有指导性。就是没有教材,也可以根据大纲来写。换句话说,如何指导教学,如何编教材,要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来进行。有了大纲,包括教研组编制问题,都随之可解决,要求明确了,就好办了。现在有的地方,特别是西医院校中医系或教研室,把人数卡得很厉害,教学大纲有了,就有所依据了。至于教材本身,我同意华北组的看法,可以搞个通用教材,但不硬性规定非用不可,如果个人能够编教材或单位力量较雄厚的可以不用,但也并不是说每个单位都要编。鼓励各学院有力量的医古文教研室编写教材,这就有了选择性,自己不如人家,就放弃自己的,要强调百花齐放,或者编一些活页文选,高高低低都选,一般古文也好,医古文也好,秦汉、唐宋、明清都选,这种活页文选使用便利,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找几个人组织一下,征求各学院(校)意见,分头选,统一编印,事先登记,计划供应。这个任务不必出版社承担,好多院校本身有印刷厂印,就更便于随时补充和更新。其三是课程内容,基本上包括一般古文、医古文、古汉语基础三部分,三者比例,是否可以考虑一般古文要多些,医古文略少一些,因为中医院校的《伤寒论》《金匮》《内经》等都具备医古文的性质。对一般的古文选法,有两种意见:有的主张先秦两汉文宜多些,以其思想性颇与医学接近,虽然学生初学较困难,但是打倒“四人帮”以来,高中水平在逐步提高,学生入学时的语文水平高了,这个矛盾就有希望解决了;另一种意见,主张明清以后的文章多选些,其内容浅近,学生易于理解。我同意先秦文多选一些,理由是要从高处看、远处看。如用活页文选,也可随时更换,过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文选处是从上而下,从难而易,有的则相反,没有统一,可根据各校条件来考虑。我看先难好一些,当然教师要吃力些。鉴于医古文教师不接触临床,所选医学方面文章,不要选与临床太接近的,以免教学困难,医古文是基础课,基础理论多选些。“五老上书”提出一般古文选100篇,医古文60篇,200多学时。其次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语音、校勘、语法、训诂等知识,尤以文字、语音、训诂较重要,语法尽量少讲些。我就不懂语法,从前老师不教语法,只让我们熟读文章,从专业看,还是文字、语音、训诂重要。关于医古文的内容,以上提了三方面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www.chuimin.cn)

第五,科研工作。中医学这个伟大宝库,主要是保存在庞大的文献堆里,要进行挖掘。我们医古文的教师最能掌握挖掘钥匙,最方便,应该当仁不让。我讲过王焘不是医生,他把很多唐以前的宝藏经过整理编辑,竟能保存在《外台秘要》里,这是文学家搞医学文献整理研究很好的例子。我把此次会议的63篇论文看了,初步统计,研究语法10篇,讨论教学问题3篇,关于教材问题11篇,关于医书音义注释6篇,古代文献的校勘8篇,考据的12篇,医学史5篇,医学家学术思想4篇,研究《黄帝内经》的3篇,《伤寒论》1篇,其他1篇。可见除教材、教学的13篇外,其他都涉及医学领域,说明我们搞中医文献研究,大有潜力可挖。

我们究竟搞哪些科研呢?根据各组讨论的意见,基本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近期规划,三五年就能够搞得出来的,另一个是远期规划。近期规划方面,同志们谈了几项,一是文献整理,可包括三个内容。①辑佚,有很多文献散失了,把分散在古典文献中的不完整片段收集起来,把它复原。《外台秘要》《千金方》《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存在不少古代方书,分别辑出加以整理,一部分是可以恢复的。此项工作日本人做得早,我们却还没有开始,落在人家后面。这次会议提出,由北京、黑龙江、贵阳几个院校合作,分期进行,直至全部完成。②辑存,也就是把比较完整地存于其他丛书中的医书提出来,稍微加工,就便于大家使用了。例如《运气辩》就存《海陵丛书》中,《委宛别藏集》里有《华佗照内图》,《说郛》里有《黄帝虾蟆针灸经》等,都有待我们去做辑存工作。③书医整理,天津郭(蔼春)老提出三年做好《难经》集注,辽宁提出搞《十四经发挥》,贵阳打算整理《景岳全书》,先搞《传忠录》,北京准备搞《医学汇海》,郭老还计划校《素问》王冰注,并已经有初稿。……二是编纂中医工具书,浙江搞了《中医字典》,还编了《素问索引》,其他院校、所亦有设想,科研确实需要大量的工具书,我国工具书本来就不多,中医工具书尤其缺乏,希望有力量的单位可以大搞一下,改变工具书少得可怜的面貌。

远期规划方面,提出编写《新中国医籍考》,应该在《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的基础上提高一下,这工作不是一个单位所胜任的,可落实几个接近的单位通力合作。《新中国医籍考》要反映出我们的特色来,要从分类学、版本学多方面下功夫,内容除原书序跋而外,凡例、目录亦不能缺,每书均应写出内容提要、作者小传等,才能超过日本人所编的两种医籍考。这个工程浩大,研究会要组织很好的班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花十年二十年工夫,一定要把这部书编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科普工作要我们做,全国中医学会准备先办一个普及性刊物《学中医》半月刊,希望大家写些通俗的稿件。

看来,通过这几天的讨论,仅仅有了草图,还说不上初步规划。建议研究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根据此草图制定比较细致的计划出来,争取纳入卫生部科研规划中去,人力物力才有保证。总之,我们希望步伐一致,分工合作,避免重复,保证质量,产生较高的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国家科研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肯定是有出路的。一句话,研究会成立,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出成果,为国家做贡献。

卫生部在去年三月召开的中医、中西结合工作会议,中央已批准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说明中医学是要独立发展,大力发展的。我们医古文教学提高了质量,可以说是出人才、成果的保证,中医存在后继乏人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存在后继乏学问题。医古文研究工作如果开展得好,可以把中医宝库的很多文献整理提高留传下去,这就保存了中医学,我们不能轻视这一工作。

目前,国际上掀起了中医热,而且很重视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我们要下功夫整理出成果来,为中医学的发掘、整理、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还有点余勇可贾,愿和大家一起工作,希望取得一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