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头痛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头痛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

【摘要】:头痛一般是指眉以上至枕区的头颅上半部之疼痛。突发性头痛伴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精神异常多为颅内感染。慢性进行性头痛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长期反复发作,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应用镇静止痛药物有效,又无局灶性表现,多为血管性或神经性头痛。呕吐后头痛明显减轻是偏头痛的特点。

头痛一般是指眉以上至枕区的头颅上半部之疼痛。急性头痛为内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它可以是劳累、精神紧张和焦虑的一般表现,或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也可能是高血压脑病、脑卒中或颅内肿瘤等颅内严重疾病的一种较早期信号。

【诊断依据】

1.病史

(1)起病方式:突发性头痛伴呕吐、意识障碍多为颅内出血。突发性头痛伴发热、呕吐、脑膜刺激征精神异常多为颅内感染。慢性进行性头痛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长期反复发作,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应用镇静止痛药物有效,又无局灶性表现,多为血管性或神经性头痛。

(2)疼痛性质和特点:面部阵发性电击样短促剧痛,沿三叉神经的走行方向放射,为三叉神经痛;波动性跳痛多为偏头痛、高血压;持续性钝痛为脑瘤或脑膜炎;胀裂痛为颅内高压;闪电痛、烧灼痛为神经痛;压迫感、闷胀感为精神性头痛。偏头痛多见于女性,为发作性一侧搏动性痛,程度剧烈,光、声刺激使头痛加重,有明显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眼肌麻痹、轻度偏瘫等先兆,有时与月经有关。

(3)体位与头痛的关系:后仰加重、直立减轻多为偏头痛,卧位时头痛加重为鼻旁窦炎,头痛于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为低颅压,反之则为高颅压。

(4)头痛出现时间:凌晨发作多为偏头痛,鼻旁窦炎之头痛多于上午加重,青光眼多于晚上重。

(5)既往史:首先了解有无类似头痛史、头部外伤史、高血压史、癫病史、糖尿病史、肺心病史、慢性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

(6)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类似头痛患者,有无发作性头痛及癫患者。

2.伴随症状、体征

(1)呕吐:为颅内压增高征象。呕吐后头痛明显减轻是偏头痛的特点。

(2)眩晕:见于小脑肿瘤、小脑脑桥角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作性眩晕、呕吐多为前庭或迷路病变。

(3)视力障碍:见于某些眼疾和某些颅内肿瘤。短暂的视力减退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偏头痛的发作。

(4)脑膜刺激征:各种脑膜炎、假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5)癫样发作:见于脑寄生虫病、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血管畸形。(www.chuimin.cn)

(6)发热及精神症状: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7)伴视力下降、听力障碍、脓鼻涕多为头面部器官病变,如青光眼、鼻窦炎等。

(8)伴瞳孔缩小见于药物中毒;瞳孔散大或不对称为颅内高压。

3.辅助检查

(1)血、尿、粪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管活性物质等检测。

(2)腰椎穿刺测压力,并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必要时做特殊染色或培养。

(3)头颅X线片、脑超声波、脑CT、脑血管造影;有癫史,发作性头痛者做脑电图;疑青光眼时测眼压及请眼科会诊。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头痛的病因如急性感染、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颅内占位病变、中毒、急性青光眼、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等采取相应的治疗。

2.对症处理

(1)止痛:急症常用针剂止痛药,如布桂嗪50mg,或阿法罗定10~20mg,肌内注射;匹米诺定10~20mg,或哌替啶(杜冷丁)25~100mg,肌内注射。以上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成瘾性,不可长期反复应用。

(2)减轻或控制血管扩张:麦角胺、赛庚啶等对血管张力性头痛有效。

(3)脱水、利尿:颅内压增高时,用脱水剂20%甘露醇、呋塞米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三叉神经痛时,除给一般止痛药物外,可加用苯妥英钠0.1g或卡马西平0.1g,3次/d,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