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黄疸原因及治疗方案-门急诊速查

黄疸原因及治疗方案-门急诊速查

【摘要】: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多有长期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史。肝肿瘤可触及肝脏包块。急性传染病可见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及脾脏轻度肿大。1.阻塞性黄疸手术取石或切除肿瘤,抗生素减轻炎症水肿;毛细胆管淤疸应用激素治疗。2.肝细胞性黄疸护肝治疗,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3.溶血性黄疸寻找去除溶血诱因;预防急性肾衰竭;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

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17.1μmol/L),而出现巩膜、黏膜、皮肤黄染的临床现象,根据黄疸的发生机制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三种。

【诊断依据】

1.病史

(1)年龄特点:儿童、青年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而中老年患者则以阻塞性黄疸居多。

(2)伴随症状:伴皮肤瘙痒多见于阻塞性黄疸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急性传染病。

(3)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多为低热、持续性右季肋部胀痛、食欲缺乏、厌油腻。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多有长期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史。

(4)阻塞性黄疸:常见于肝、胆、胰肿瘤或结石,前者黄疸常进行性加重,多为无痛性(肝肿瘤除外),伴全身情况日益恶化;后者常有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肩背部放射,还有发冷发热等。

(5)溶血性黄疸:多有遗传、应用致溶血药物史及输血史,血型不合所致者多发生在输血过程中,除黄疸外尚伴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腰痛。

(6)术后黄疸:常见于胆管损伤、输血感染及药物副作用。

(7)妊娠黄疸:多见于急性脂肪肝或肝坏死。

2.体征 肝硬化可见肝掌、血管珠、腹壁静脉怒张、腹水及脾大。肝肿瘤可触及肝脏包块。急性传染病可见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及脾脏轻度肿大。(www.chuimin.cn)

3.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为阻塞性黄疸,两者都升高为肝细胞性黄疸,转氨酶升高表明肝细胞损害,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表明胆道炎症,白/球蛋白倒置,表明肝硬化。

(2)肿瘤标志物检查:AFP、CEA升高表明肝、胆、胰肿瘤。

(3)尿液检查:尿三胆,尿血红蛋白。

(4)大便常规:可发现肝吸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等。

(5)B超、CT、ERCP等检查。

【治疗原则】

1.阻塞性黄疸 手术取石或切除肿瘤,抗生素减轻炎症水肿;毛细胆管淤疸应用激素治疗。

2.肝细胞性黄疸 护肝治疗,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

3.溶血性黄疸 寻找去除溶血诱因;预防急性肾衰竭;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