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指尿中红细胞增多。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血样则称为肉眼血尿,在尿酸性时可呈咖啡色、红棕色或茶色;在尿碱性时可呈鲜红色。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除见于运动后血尿外,亦见于泌尿系结石。伴有排尿中断,见于膀胱结石。1.一般治疗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并给少量镇静药,如地西泮等。必要时输血、补液,避免使用损害肾的药物。3.外科治疗严重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2023-12-03
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17.1μmol/L),而出现巩膜、黏膜、皮肤黄染的临床现象,根据黄疸的发生机制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三种。
【诊断依据】
1.病史
(1)年龄特点:儿童、青年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而中老年患者则以阻塞性黄疸居多。
(2)伴随症状:伴皮肤瘙痒多见于阻塞性黄疸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或急性传染病。
(3)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多为低热、持续性右季肋部胀痛、食欲缺乏、厌油腻。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多有长期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史。
(4)阻塞性黄疸:常见于肝、胆、胰肿瘤或结石,前者黄疸常进行性加重,多为无痛性(肝肿瘤除外),伴全身情况日益恶化;后者常有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肩背部放射,还有发冷发热等。
(5)溶血性黄疸:多有遗传、应用致溶血药物史及输血史,血型不合所致者多发生在输血过程中,除黄疸外尚伴血红蛋白尿、寒战、高热、腰痛。
(6)术后黄疸:常见于胆管损伤、输血感染及药物副作用。
(7)妊娠黄疸:多见于急性脂肪肝或肝坏死。
2.体征 肝硬化可见肝掌、血管珠、腹壁静脉怒张、腹水及脾大。肝肿瘤可触及肝脏包块。急性传染病可见皮疹、皮肤黏膜出血点及脾脏轻度肿大。(www.chuimin.cn)
3.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为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为阻塞性黄疸,两者都升高为肝细胞性黄疸,转氨酶升高表明肝细胞损害,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表明胆道炎症,白/球蛋白倒置,表明肝硬化。
(2)肿瘤标志物检查:AFP、CEA升高表明肝、胆、胰肿瘤。
(3)尿液检查:尿三胆,尿血红蛋白。
(4)大便常规:可发现肝吸虫卵、华支睾吸虫卵等。
(5)B超、CT、ERCP等检查。
【治疗原则】
1.阻塞性黄疸 手术取石或切除肿瘤,抗生素减轻炎症水肿;毛细胆管淤疸应用激素治疗。
2.肝细胞性黄疸 护肝治疗,避免使用肝损害药物。
3.溶血性黄疸 寻找去除溶血诱因;预防急性肾衰竭;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
有关门急诊速查的文章
血尿指尿中红细胞增多。外观呈洗肉水样或血样则称为肉眼血尿,在尿酸性时可呈咖啡色、红棕色或茶色;在尿碱性时可呈鲜红色。剧烈运动后发生血尿,除见于运动后血尿外,亦见于泌尿系结石。伴有排尿中断,见于膀胱结石。1.一般治疗血尿严重时应卧床休息,并给少量镇静药,如地西泮等。必要时输血、补液,避免使用损害肾的药物。3.外科治疗严重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2023-12-03
慢性腹痛多见于腹腔脏器慢性炎症、溃疡病、肿瘤、结核、腹膜粘连等。腹部外伤后发生腹痛,应考虑腹内脏器破裂。2.对症治疗急性腹痛对症处理在于尽快明确诊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发展的前提下,酌情应用镇痛药物,决不可随意使用而延误诊治。对急性腹痛,在未确诊前,原则上不可轻率应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但可适当选用解痉药。此外,对急性腹痛引起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休克者,应积极补液和纠正。......
2023-12-03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增高,是对致病因子的全身性反应。口腔温度高于37.5℃,腋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称为发热。发热过程超过2周为长期发热,短于2周为急性发热。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2.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如感染性发热应选择使用有效抗生素。41℃以上超高热属重症,仅热度即可损伤某些组织器官,特别是脑组织,应行紧急降温处理。......
2023-12-03
昏迷昏迷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病人意识丧失。急进性高血压、急性肾炎和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可因血压急剧升高,发生高血压脑病而致昏迷。瞳孔扩大,提示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瞳孔两则不对称,提示脑外伤、脑出血等。有抽搐者,要酌情选用止痉剂,但止痉药物有时可加重昏迷,应用时必须权衡利弊。......
2024-05-01
惊厥惊厥或称“抽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惊厥可见于脑部疾病的急性期,亦可为其后遗症。如上述一系列过去病史中有阳性发现而现病史及体验中无阳性发现,则可设想此惊厥患者为症状性癫痫,可暂按症状性癫痫处理。如惊厥患者为症状性癫痫或原发性癫痫者,应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应在控制抽风的同时治疗其病因。......
2024-05-01
晕厥又称昏厥,常因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质高度抑制而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2.前驱症状血管性晕厥发作前常有头晕眼花、不适、面色苍白和出汗等,高血压脑源性晕厥发作前常有剧烈头痛和呕吐。3.发作情况不同原因的晕厥,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不同。4.发作后伴随症状血管性晕厥发作后很快恢复,但心源性晕厥发作后常有胸闷、呼吸困难等。......
2023-12-03
皮下出血皮下出血主要是血管因素或血小板因素异常所致。皮下出血的面积可大可小,细如针尖的称为瘀点,较大者称为紫瘢,片状直径大于5毫米的称为阏斑,俗称乌青块。老年人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壁脆性增加,也容易发生皮下出血,称为老年性紫瘢。......
2024-05-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