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回阳救逆神药-附子-话说中药

回阳救逆神药-附子-话说中药

【摘要】:当附子增加至30克以后,患者凉意已除。凡四肢厥冷、阴寒腹痛、脉微欲绝,必须用附子来回阳救逆,附子走而不守,能引补气药通行十二经,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内则达下元而逐冷疾,实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品。附子因为有毒,应用不善会引起乌头碱中毒,因此用药超过10克必须先煎1~2小时以去其毒。经治万余例无一中毒。因此只要辨证清楚,附子尽管放心使用。

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俗话说:“万病则损于阳,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治病立法,首推扶阳。《伤寒论》中应用附子的方剂很多:四逆汤、参附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在仲景伤寒时代,因伤寒瘟疫流行,对附子的应用极为普遍。凡三阴寒证,阴盛格阳,浮阳上越,虽身有大热,而脉沉苔白腻者皆可应用。笔者在临床中曾小试牛刀,应用附子屡屡获效。

病例1:2002年6月曾偶遇一中年男性患者王某,年方四十,家住白云新村。主诉:无论白天、夜晚都感觉阴茎略有凉感,就是盛夏也感觉阴茎、睾丸冷凉,冬季则尤甚。刻诊:六脉平和,尺脉稍沉,舌质暗紫,命门火衰之象并非明显。当即按肾阳亏损,血流不畅治之,以当归四逆汤加附子为基本方剂,连服10剂,症状略有改善,附子由10克开始,一直用至30克,基本方剂:

当归15克,白芍20克,附子10~30克,桂枝15克,细辛5~10克,炙甘草20~30克,山茱萸30克,干姜10克,小茴香6克,黄芪20克。

当附子增加至30克以后,患者凉意已除。

病例2:2002年一女性患者李某,48岁,2年前因子宫肌瘤而手术,近年每至冬春则无论如何添加棉衣,总觉得后背寒凉,终日身体无力、困倦。查:脉沉无力,舌苔白腻。用下方1周而愈:

黄芪30克,熟地黄30克,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羊藿叶20克,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炙甘草30克,桂枝10克,炒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10克,当归15克。

病例3:2003年秋,一夏姓老妇,年过六旬,多年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而引起肺心病心衰。刻诊:喉中痰鸣、张口抬肩四肢寒凉、面色晦暗、腰冷足肿、舌体肥胖,按肾阳衰微,用真武汤加味而获效:

附子15克(先煎),白术30克,茯苓20克,炒白芍20克,生姜20克,五味子15克,紫菀15克,杏仁15克,鱼腥草30克,麦冬15克,葶苈子20克(包),大枣10个。(www.chuimin.cn)

病例4:2004年2月,朱某,男,60岁,住白云新村。患脉管炎已十几年,曾不间断服药维持数年,近日入冬天逐日加重,服原药不见好转,夜里痛甚,脚掌不能着地,在某医院曾一连注射45天“脉络宁”,但疗效甚微,现脚踝骨以下肿痛,下肢整个冷凉。刻诊:脉沉迟,舌苔白腻,纳减,小腿无汗毛,趺阳脉消失,脚掌色深紫色,小静脉清晰可见,卧床不起。曾用下方治疗2个月,至4月下旬可拄拐下床行走:

当归15克,赤芍2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5克,生水蛭10克,土鳖虫10克,蜈蚣2条,毛冬青50克,附子10~30克,干姜10~20克,肉桂5~10克,细辛5克,鹿角胶10克,怀牛膝20克,淫羊藿20克,炙马钱子2克,黄芪30克,甘草15克。

其后将上方炼蜜为丸继续服至6月中旬,脚已不痛,在家中可以行走。本案中医称为“脱疽”,内因肝肾不足,疲劳过度,耗伤精血;外因感受风寒,寒湿凝聚,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案附子应用从10克开始,一直用至30克,因偏寒湿肾亏,应以温阳散寒为主,活血化瘀为辅,此方治疗近半年方获痊愈。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即乌头之子),辛、大热,有毒,归心、肝、肾三经。凡四肢厥冷、阴寒腹痛、脉微欲绝,必须用附子来回阳救逆,附子走而不守,能引补气药通行十二经,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内则达下元而逐冷疾,实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品

附子因为有毒,应用不善会引起乌头碱中毒,因此用药超过10克必须先煎1~2小时以去其毒。近年山西灵石名医李可应用附子已达到纯熟地步,将四逆汤中的附子用到100~200克,用来抢救各种心衰、心梗患者成绩斐然,首创“破格救心汤”:

附子1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山茱萸60克,红参20克(另煎),磁石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麝香0.5克(冲服)。

煎服方法:加冷水2 000ml,文火煮至1 000ml,24小时内分2次灌服,多数可以起死回生,其疗效大大优于西医ICU病房抢救方法,比毛花苷C、洋地黄等注射剂既实惠,又安全,抢救率大大提高。经治万余例无一中毒。因此只要辨证清楚,附子尽管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