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摘要】:第三节马列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时代,而列宁和斯大林又亲手缔造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斯大林直接领导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们的城乡发展理论不仅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我们今天的实践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马列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时代,而列宁斯大林又亲手缔造生产资料公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斯大林直接领导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们的城乡发展理论不仅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价值,同时对我们今天的实践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指出统筹城乡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发展的每个进程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矛盾运行的结果是财富在少数人手里集中,加剧了城乡关系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运动的结果从理论上讲有利于城乡平衡。在今天的实践背景下,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调节下,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关系也得到了局部的平衡;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村经济受体制和科技应用水平的制约,城乡的不平衡性反而凸显。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必须全面理解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不能因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否定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生产力大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基本面,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注意当工业化到达一定水平的时候,建立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机制,使体制的优越性充分显现出来。

二、高度关注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革命导师非常赞赏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列宁和斯大林高度赞扬电气化在统筹城乡中的价值,尽管他们不能预料当今信息生物新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但将工业的技术尽可能地应用到农业中去,却是他们一直关注和提倡的。今天,我们从革命导师的这一原理出发,不仅要在制度上设计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更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研究农村农业现代化的组织保障体系。

三、统筹城乡在城市与农村的认识上是不能偏颇的

斯大林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农差别还存在,要正确地认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城乡的关系,要处理好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斯大林的认识提醒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应该自觉克服盲目追求城市化工业化的趋向,要始终注意全面客观地把握好城市与农村的协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25.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9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8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5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2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2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3.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2.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5-336.(www.chuimin.cn)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1-332.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1.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9.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87.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3.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6.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6.

(24)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78.

(25)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92.

(26)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20.

(27)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23.

(28)列宁.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91.

(29)列宁.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89.

(30)列宁.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3.

(31)列宁.土地问题提纲初稿[M]//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5.

(32)列宁.在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M]//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06.

(33)列宁.在农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M]//列宁.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06.

(34)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3.

(35)斯大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2.

(36)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3.

(3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5.

(38)斯大林.斯大林全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8.

(39)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

(40)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