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统筹城乡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城乡发展

【摘要】:人人都参加劳动,各尽所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没有任何差别,由此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城乡合一的理论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托邦思想。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城乡理论

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认识是个长期过程,最早明确提出二元概念的是经济学家伯克(J.H.Boeke)对荷兰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现象的分析,他在1953年出版的《二元社会经济学与经济政策》中首次提出了“二元结构”。在荷兰人经营下的印尼城市,19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等现代经济的现象,但当一大批城市在遵循市场规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活动目的,形成财富的积累的同时,印尼爪哇等地农村还处于农村公社的原始状态,它实行土地公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没有任何物品的积累动机,仅仅满足于“够用”,伯克分析了这些现象,并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处于经济不发达状态国家的二元结构理论模型,并认为这种二元结构各自特点不同,应该用不同的经济法则来治理。

在此之前的15世纪,已有学者对城乡差别现象予以关注,并就城市乡村现象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和假设。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兴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拉开了城乡的差距。英国文艺复兴时代,产生了一批对城乡公平追求的人文主义者及其继承人,构成了最原始的空想统筹城乡理论。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理论观点

15世纪,在资本主义的初期阶段,当资本主义生产和阶级的争斗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一批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试图论证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同时,幻想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人人都参加劳动,各尽所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没有任何差别,由此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城乡合一的理论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乌托邦思想。莫尔·托马斯(More Thomas,1478—1535年)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莫尔在1516年完成的《关于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无情地批判了英国当时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实行财产公有制;居民住在城市进行手工业生产,并分批轮留到乡村去从事义务劳动;没有固定的农业人口;人人都参加劳动,每人每天劳动6个小时;没有游手好闲的人,也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社会拥有丰富的产品并且按需分配。莫尔由此描绘了一幅没有任何差别的理想社会蓝图,成为历史上最早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城乡平等思想。

二、空想社会主义城乡思想的继承

1.圣西门对空想社会主义城乡思想的继承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社会革命行动在欧洲风起云涌,产生了一批追求理想社会但又试图回避激烈阶级斗争的学者,他们在乌托邦的基础上又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思想。圣西门(Saint Simon)是著名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因同情法国革命放弃了伯爵位,又因害怕阶级斗争而离开了革命。19世纪初,圣西门逐渐形成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法国无产者及其他劳动者对革命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圣西门在1821年发表的《论实业制度》,全面反映了追求没有任何特权、没有工农城乡差别的思想。他设想的未来理想制度称为实业制度,由实业家和学者共同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力;一切人都要参加劳动,没有任何特权。他把资本家和农场主看成和工人、农民一样的劳动者,把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合称为实业家阶级。在分配方面,主张按能力确定报酬,提出保留私有财产及其取得收入的权力。

2.傅立叶的思想

傅立叶(Fourier)是著名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由于长期的经商活动,使他有机会认真观察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渐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傅立叶的思想体系中突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对立,富人对穷人进行掠夺的雇佣劳动制度就是奴隶制度的复活。傅立叶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和谐社会,他设想所有的资本家和劳动者都可以入股集资形成一个合作组织,人人都参加劳动,在分配上以劳动资本和知识为标准来进行分配;他特别提出要实行以农业为主,农业与工业结合并在一个共同的组织中获得发展。

3.欧文的劳动价值思想(www.chuimin.cn)

欧文·罗伯特(Owen Robert)是著名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就应该占有自己的全部劳动产品,他要求取消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使劳动者贫困、无知和失业的基本原因。他提出要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并且要在全社会建立“新和谐公社”。他曾经到美国去开展试验,并且在伦敦组织“国民劳动公平交换市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制度使劳动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这样就使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就必然产生经济危机。欧文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得到一个结论:要以一种合理的制度即和谐的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人人都参加劳动,没有阶级也没有剥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他提出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和谐公社,在公社中工业、农业和商业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脑体结合的和谐思想。

三、田园城市思想

田园城市理论是比较早的论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西方经济理论。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导致了空气的严重污染和贫民窟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企图将充满活力的城市与充满自然优美环境的农村相融合的理想追求者,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其中最早的代表。在他所著的《明天的田园城市》一书中集中体现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一开始霍华德的眼光主要着眼于城市,针对城市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改善其生活环境、变革生活方式,认为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就会有生机、有活力。他提出人不仅仅只能选择在城市或者在农村生活,还可以将二者结合产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田园城市。他给田园城市下的定义是:为了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不超过实现社会生活的需要,周边被农村的地带所环绕。高度繁忙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的全部优点与农村所有的快乐和环境达到完美的融合,市民就应该生活在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中。霍华德的这种理论在当时的背景下,使那些生活在繁忙城市中的现代人感到非常新鲜,而且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种模式而继承下来。

紧随霍华德之后的英国人佛力丘比较重视农村的重要性,但他又认为没有城市的现代生活也不行,他主张城市与农村应该在规划的指导下协调发展。佛力丘在1896年出版的《未来城市》中,十分关注产业革命带来的城市问题,他视大城市文化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扩张,甚至认为这种文化散布着邪恶,而只有农村才是国民的活力和健康的源泉。佛力丘并没有对城市进行全盘否定,他坚持认为城市是供应文化生活所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中心,是行政服务中心,是高等教育和艺术中心。他与霍华德思想的相同之处是注重城乡结合,但他更坚定地认为农村重要。他认定在产业革命继续发展的条件下,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符合人性的、能够保持优美和健全生活的城市。

德国人施密特进一步将城市发展理论推进,他首先提出的是“产业—生活田园城市”概念,提出让人取代工厂的理念。在工业发展、人口移动以及向城市集聚的现代化过程中,施密特认为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活健康的关系,就应该是建设产业—生活城市,他描述了这种城市的概念:城市中工厂的设置不仅仅只是考虑经济上的利益,而必须考虑与居民住宅的关系,应当建设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住宅区,并将它与产业的空间严加区别,尤其要重视小城镇和乡村道路的建设。施密特的这一理论超越了产业革命时期的工业城市的模式,高度强调城市中产业、生活与环境三方面的统一。

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国家,也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空间迅速扩张的同时,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城乡结合地带,呈现出非城市非农村的空间形态,加拿大学者麦吉对这种结构提出了“Desakota”(在印尼语中,desa是村庄,kota是城市)的定义,我们可将此译为“城乡混合部”。麦吉归纳了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一是跨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是个城乡融合的区域。二是多种用地的方式混合,工业、住宅业以及农业和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布局。三是人流与物流十分频繁,密集的交通网络增强了城乡人员与货物流动,各种运输工具交替使用。四是城乡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季节特点,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机会寻找非农业的就业岗位,这客观上增强了城乡居民联系。五是这种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就逐渐由城乡结合地变为城市,使城市的扩散效益得到彰显。

按照麦吉所归纳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几种典型的城乡类型:①两个大城市互相扩散,形成新的发展区域,如日本东京—横滨地区,中国上海、南京、杭州地区和台北高雄地区。②邻近国家的中心城市,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密集但非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内陆地区,其空间结构因高密度的人口压力而形成转换,如孟加拉国、印尼南部的喀拉拉邦和爪哇岛地区。③邻近大城市的农村,由于大量流入城市而转入非农业部门所形成的区域,与一般工业化过程中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一致,如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从麦吉的理论中我们看到所谓城乡混合化区域的出现,是在城市高度发展所形成的冲击力,对周边具备特定条件的区域进行的侵蚀,加之城市外围用地方式由单纯农业用地向混合用地转变,从而造成空间经济转型,形成在空间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居民居住行为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反映了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相对分散的城市化道路。这与地域广阔、人口稀少的西欧和北美国家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单一城市化模式是不一样的,麦吉理论的外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城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