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方经济衰败,南方经济迅猛发展

北方经济衰败,南方经济迅猛发展

【摘要】:3北方经济的衰败与南方经济的发展农业五代十国时期,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有增无减,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此外,南方的吴越、闽、南唐、前后蜀都曾广种茶树、桑、棉等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大促进了南方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商业和城市尽管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断,但商业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因而还是获得了发展。在南方诸国,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逐步繁荣。

3 北方经济的衰败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农业 五代十国时期,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有增无减,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各个地方的政权存在时间都比较短,在动荡的形势下难以制定和推行稳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水利事业荒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召入伍,脱离了生产。许多贫苦百姓为躲避战祸和繁重的徭役而背井离乡,田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与北方政权相比,南方诸国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增加赋税收入,比较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如后唐明宗和后周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洛阳作为隋唐两朝的重要都市,在唐末五代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后梁建立后,洛阳的生产逐步恢复,成为后梁重要的财政税收来源。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复苏,并为后唐建都洛阳打下了基础。在后唐政权统治时期,洛阳的农业继续得到发展。在后唐明宗和后周世宗年间,曾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促进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

南方诸国大部分地区战乱较少,加上地处长江和珠江流域,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统治者为争取自保,多采取招抚流亡、兴修水利等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南唐和吴越时期兴建的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直至后来北宋中期都未达到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吴越时期曾修筑著名的杭州捍海石塘,为杭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后蜀地区农业也得到发展,粮食丰收,米价最低曾降到了一斗三文,这与北方萧条的农业经济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南方的吴越、闽、南唐、前后蜀都曾广种茶树、桑、棉等经济作物,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大大促进了南方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 五代时期家庭手工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五代的役法规定纸户、笔户负责向官府供应纸和笔,其中一部分就是由家庭手工业生产而来。另外,五代时期税负中的绢、布、绫、罗等很多都是家庭手工业的结晶。除此之外,五代时期的制茶、制糖、矿冶、制盐、丝织、印刷和造船业等都有所发展。如南汉地区盛产金银,甚至用金银来做“殿衣”和“地衣”,足见南汉金银产量的巨大。吴越、吴、南唐以及前后蜀丝织业比较发达,吴越时期,仅在杭州城内为钱镠织锦的工人就达两百多人 (2)。(www.chuimin.cn)

商业和城市 尽管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断,但商业以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需要,因而还是获得了发展。在南方诸国,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逐步繁荣。为巩固自身统治,许多统治者都采取了鼓励商业贸易的措施,对于那些盐、铁、铜、酒等获利丰厚的商品,官府通常采取垄断贸易的“禁榷制”。

隋唐时期的一些大都市在五代时期都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如汴梁;少量的衰落下去,如东西两京。此外,在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和四川等地也逐步兴起了很多商业都市。随着工商业的逐步发展,隋唐时期严格的市坊制度遭到了冲击,临街搭建店铺成为趋势,新的街巷制代替了以前的市坊制。这些变革为后来宋朝的商业贸易繁荣打下了基础。一些沿海诸国如吴越、闽、南汉等国,则比较重视海外贸易。明州、福州、泉州、广州等地都是五代时期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