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使用对方喜欢的称呼-五种人际关系称呼

使用对方喜欢的称呼-五种人际关系称呼

【摘要】:■使用对方喜欢的称呼人际称呼,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在中国,体现人际关系地位的称呼有5种使用情况:用对方的姓名或名字称呼对方: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平辈对平辈。用“先生”、“姓+先生”、“名+先生”、“姓+名+先生”称呼对方:表示双方地位平等。按对方的身份职务称呼对方用“姓+身份”、“姓+职业”称呼对方:如“主任,你好!”

■使用对方喜欢的称呼

人际称呼,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一个人不管与谁构成人际关系,都会在这个关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常常就是一个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标志。

人际称呼主要类别有姓名性称呼、亲属关系性称呼、职务性称呼、职称性称呼、职业性称呼和性别性称呼。

一般说来,称呼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表示随便或亲密,如以“你”相称;一种表示尊敬或客气,如以“您”相称。

这两种形式的称呼和人际关系的两种地位存在着对应情况。如果彼此间都用“你”或“您”来称呼,就表明双方地位平等,例如兄弟之间就用“你”互称,初次见面的主人与客人之间一般用“您”互称,这都说明双方地位平等;如果两人不可以互相用“你”或“您”称呼,就表明双方地位不平等。例如,长辈对晚辈用“你”称呼,而晚辈却只能用“您”来称呼长辈。这种“你”、“您”的用法情况都表明了每个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中国,体现人际关系地位的称呼有5种使用情况:

(1)用对方的姓名或名字称呼对方: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平辈对平辈。不能用于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用姓名要生疏一些,严肃一些,用名字要亲近一些,随便一些。好朋友之间一般不用姓名称呼对方。(www.chuimin.cn)

(2)用“老/小+姓”称呼对方:如“老王”、“小东”。一般用于同事之间,表示双方地位平等,含亲热色彩。

(3)用“先生”、“姓+先生”、“名+先生”、“姓+名+先生”称呼对方:表示双方地位平等。分别有生疏、中性、亲密、严肃的色彩。

(4)按对方在和自己的关系中的地位来称呼对方:只用于比自己辈分高的人。如对方和自己构成父子关系,对方是父亲, 自己就称对方“爸爸”,若自己是父亲,则不称对方为“儿子”。

(5)按对方的身份职务称呼对方用“姓+身份”、“姓+职业”称呼对方:如“主任,你好!”“李主任,你好!”

人际称呼既要注意使用的规范性,也要注重使用的变异性,强调的是这两者的结合,用好了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汉语称呼人,一般用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或按对方的身份来称呼,但有时却不按自己和对方的关系,而以一个晚辈身份的第三者和对方的关系来称呼,如《红楼梦》中贾母对薛宝钗的母亲(即自己儿媳王夫人的妹妹),不称名字,却按自己晚辈的口吻称“姨太太”。这种突破规范的变异性称呼显得格外亲热。

人际交往中称呼的关键在于尊敬别人。“称呼别人,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不是满足你自己的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加尔曾经这样说。人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人际称呼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异常生动活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