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日本新世纪的开始:改变潮流方向(1971年9月1日)

日本新世纪的开始:改变潮流方向(1971年9月1日)

【摘要】:日本新世纪的开始——改变潮流的方向 序我国已迎来了战后清算的转机。消除政治不信任各类选举中的弃权率在逐年递增。对美合作一直是日本外交的基调。日本的生存与繁荣与太平洋经济圈息息相关,日美友好今后仍然是外交的主线。然而,不幸的是,近来日美之间的不信任正在升级。本次美元防卫措施是陷入困境的美国的自卫手段。平息事态的第一责任人毫无疑问是美国。

日本新世纪的开始——改变潮流的方向 (1971年9月1日)

我国已迎来了战后清算的转机。迄今为止,我们一心努力追求富裕,却并没有在到手的富裕中发现真正的幸福和生存价值。我们在经济增长的轨道上一路奔跑而来,到头来却由于增长太快而不得不重新追求稳定。我们不顾一切尝试了经济的海外发展,却由于激烈的发展步伐遭到了外国的忌妒与抵抗。我们将全部赌注压在对美合作上,刻意回避参与国际政治,却由于美元体制的弱化,不得不开始危险的自主外交。我们举全国之力专注于自我经济复兴,却由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与飞跃发展,不得不作为国际上的局内人来推动经济全球化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转换期。面对这个转换期,政治的使命是把握好今后的方向。我国国民确实有足够的能量通过这次考验。不过,为使这种能量迸发活力,必须调整政治姿态,果断大胆地修正政策轨道。下面,我将以若干重要问题为例,探索其方向。

期待诸位同人的共鸣与赞同。

消除政治不信任

各类选举中的弃权率在逐年递增。最近的参议员选举中的弃权率超过了四成,在大城市已接近五成。我们不能仅仅把这当作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因为国民避开我们的媒介,寻求更直接参与政治的趋势已越发明显。此外,三成的选民,也就是大城市里过半数的选民,已经表示不支持任何政党。这就毫不避讳地表明了对已有政党,尤其是我们自由民主党的不信任。

在当今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想要将无限多元化的国民需求丝毫不留地照单全收,原本就是几近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如果只是回避问题的解决,一味地敷衍现状,矛盾只会愈加激化,问题只会愈发严重。正直的国民会更加焦躁、不满,对政治的不信任必将愈演愈重。

我们在农业行政、医疗交通等各项政策的不力局面中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为求标准的稳定,将问题的解决延长至未来,这种做法即“赊账政治”。不久便会陷入交换虚构信用的通融票据政治。破绽已十分明显。最后“埋单”的不是别人,而是国民。

政治家们有时会撕毁承诺,有时会轻率地接受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便招致了国民的不信任,同时也给国民带来了不必要的担心和徒然的期待。我们无论如何也要纠正这些恶习。我们应该仔细看清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无法完成的事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到明天。对于尤为重要的问题,应设定解决期限,倾尽全力,若仍然无法完成则要做好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

最近,国民开始以各种市民运动的形式直接参与到政治中来,这种动向十分活跃。为这股政治意识的湍流引路成为我们新的工作。我们不应将国民失意的发泄看作麻烦,应该主动亮出问题的实质和对策,努力拓宽与国民各阶层对话的平台。国民的创意和能量,会因此会聚成一股潮流,发挥超出想象的力量。

恢复人与人的连带感

战争与匮乏中解放出来的国民,正在逐渐脱离战争与匮乏缔造的秩序。在经营与劳动、老人与年轻人、上司与部下、教师与学生、医生与患者以及其他普遍的人际关系之间,正在产生一种断绝与矛盾。这并非我国特有的现象,但在我国,战败导致价值观转换,再加上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核家族化”速度和规模特别剧烈。正因为如此,人际关系中的动荡尤为明显。产业设备和公共设施同当地居民发生摩擦的案例也不少。此外,贫穷的人、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总是易被遗忘在繁荣的阴影里。这些都源于国民的连带感弱化,是导致国家存在基础崩溃的原因之一。

这类事态最令我们担忧。怎样在和平和富足中创造拥有个性和连带感的人,这必须成为政治的最大课题,教育的基本任务。

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必须普及、充实到家庭、职场、社会。必须保证人的一生都能够享受丰富的受教育机会,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指向标是恢复人与人的连带感,方向是由同族连带感向地域性连带感、由地域性连带感向国家连带感、由国家连带感向国际连带感发展。

为此,需要克服对自己和他人的宠溺、软弱、冷漠、绝望和自私自利,向着更高的连带价值,引发我们内心的能量。我国国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参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并被探寻真正生存价值的愿望所驱使。特别是年轻人,一直在寻求这种自我实现的机会。只有为成功地为国民的这种想法指引方向,我们才实现了身为政治家的高贵的职责。

大力开展和平自主外交

我国周边的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比如尼克松主义的进展、美中两国的接近等。而且我国位于美中苏三极的交汇点,经常受到三国的影响。今日的日本,作为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不得不广泛地向世界寻求资源和市场。世界的和平才是我国赖以生存的条件,我国已无法与世界的任何一部分断绝联系。因此,我国应作为名副其实的和平国家,并作为国际上的局内人,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身为世界的一员,做一个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的国家。

然而,最近我们开始听到军国主义复活这种说法。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误解甚至曲解,如果这将导致我国产生浅薄的大国意识或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我们应当充分自律自戒。如果说自卫能力的增强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应该发展与和平国家相称的自卫能力,解除国内外的误解。关键是决不能重蹈孤立主义的道路,做好为和平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展示作为国际社会一员的诚意,赢得世界的信赖。因为信任才是外交的根本。下面,我谈一下和平外交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

第一,改善对美关系。对美合作一直是日本外交的基调。日本的生存与繁荣与太平洋经济圈息息相关,日美友好今后仍然是外交的主线。然而,不幸的是,近来日美之间的不信任正在升级。我国应该清算不切实际的受害者意识,站在对等的自立的立场上,加深信赖与理解,填平不信任的鸿沟和理解的隔膜。(www.chuimin.cn)

本次美元防卫措施是陷入困境的美国的自卫手段。平息事态的第一责任人毫无疑问是美国。但是,美元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世界货币。我国持有百亿以上的美元,经济以美元为主轴运行,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这一点已十分明显。因此,我国应调整日元对美元比价,并竭尽全力予以合作。

对于此次冲击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混乱,我国在采取周密果断措施的同时,在与其他各国协商时,应显示毅然的态度,充分坚持自己的主张,坚定地寻求与美国恢复关系。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次考验当作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焕然一新的日本的出发点,看作内政外交的转机,并有效地利用。

第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邦交问题。

我曾在一九六三年的国会上作了主旨如下的发言。我说,“北京如果能够受到世界的祝福,并被联合国承认,日本也应当谋求与北京实现邦交正常化”。

联合国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审议,自那以后继续进行。去年秋天以来,联合国的大部分成员国开始迅速倾向于认可北京。自那以后,与北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陆续增多,甚至我国的舆论也开始大大向着这个方向倾斜。

我认为,政府正确评价当前局势,彻底解决中国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政府应该本着日中友好的精神和原则,尽量迅速开始与北京之间的政府级别的接触。这才是忠于国内外舆论的做法。在实现最终解决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联合国那样的支持指定逆重要事项的方式,要求政府避免逆舆论大势而行的举动。

第三,推进经济文化合作。

无论是从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地缘政治来看,我国都是一个能够从内在把握南北问题的有特色的国家。不仅如此,我国还有余力将国家进步的相当一部分成果同发展中国家分享。作为一个经济技术国家、知识教育国家,日本必须取得世界的好评和信赖。

因此,我们作为分担国际责任的一支力量,要扩大经济文化合作,确立指导理念,成立实施组织。即在经济计划、财政计划当中竖起经济文化合作的支柱,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取代此前的临时性措施,在实施方面具有计划性。此外,我们应该贯彻这样一种明确的理念,即这些举措的重点是帮助受援国实现国民的福祉和国家的自立,丝毫不是出于我国的利己主义。

建设田园城市国家

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以民间设备的投资为轴心,虽然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却也带来了许多冲击波。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迅速推出举措,缓和、吸收这些国内外的冲击波。

现在,在公害、物价、交通等方面,人们生活的不安和紧张感已经高涨。比起追求物质上的富裕,国民更期待着精神上轻松、稳定的生活。因此,我们应当在四个岛屿上创造出能够满足国民的希望、与自然相和谐的、平衡的人类社会。

这个社会,拥有防止城市化倾向过快的自动复原装置,能够以和谐的方式激活农村与城市的优点。那就是,在农村创造宜居的环境和就业机会,并将这种田园引入城市,即所谓的新型田园城市国家。这种田园城市国家绝不是要否定今后的经济增长。而是相互补充的有着高度生产性的工业与农业,以及城市与农村高度结合的社会。

我国为了保持自立,必须确保目前的粮食自给率。为此,农业必须为国民提供稳定的、优质的粮食。新型田园城市国家充分利用了现在的工业布局和农业地区的特性。田园城市国家由无数个性化的地区社会构成,并将其有机统一起来。地区不同导致个性千差万别,决不允许千篇一律,强加于人。

为了实施这项政策,必须改变此前以民间设备投资为主的增长至上主义,将重点放在以公共投资为主的防止公害、配备社会资本、改善环境上面。虽说这项事业已经根据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启动了,我们首先还是要充实计划的内容,努力做到提前实现,在照顾到周边海洋的同时完成田园城市国家建设的基础。另外,国家要同国民融为一体,采取各种促进措施,包括对涉及技术开发、改善预算制度、确保用地及其他私权限制,以及通过在不同地域社会结成项目工作组吸引住户踊跃参加等。另外,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巨额建设公债作为财源,还需要地区居民自发参与到财政中来。因为享受高福利自然需要共同团体和居民付出相应的代价。

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绝不是不可能的。在拥有一亿人口的四个岛屿上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对新世纪发出的挑战。

结束语

“民无信不立”。这才是政治最基本的要领。我们必须深深自律。我党也必须将这种精神奉为内政外交的根本,改善体质,审视政策,加强实践。

现在正值日本新世纪开始之际,我愿与同志诸君一同发誓,用更强的勇气和智慧,与一切困难斗争到底。

(旧宏池会议员研修会上的讲演箱根“汤之花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