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实践的艰难与悲剧性:揭示精神代历女程性

实践的艰难与悲剧性:揭示精神代历女程性

【摘要】:(二)实践的艰难性与悲剧性这些平民女性都像是走出家庭的“娜拉”,但面对的却是比娜拉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加黑暗的封建的男性法权社会。妇女的悲剧命运既是男性法权社会所造成,那么改变的根本途径应是变革社会制度的革命,从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看则是女性主义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结合。因此,一切未曾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女性主义实践,都将会因为无力动摇男性法权统治和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标而具有艰难性和悲剧性。

(二)实践的艰难性与悲剧性

这些平民女性都像是走出家庭的“娜拉”,但面对的却是比娜拉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加黑暗的封建的男性法权社会。丁玲对这个法权社会妇女的命运作了如下描述:

中国妇女几千年来都在一种牛马生活中延续下来。她们最好是傻子:“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是呆子:“女有四行,妇言,妇德,妇功,妇容。”这四行的实际意义就是“不行”。女子不能有独立的人格,她们必须讲“三从”。妇女自小就受一种教育,一种自己否定自己的教育,自小养成牺牲卑屈的人生观。于是妇女婉转呻吟于封建礼教之下,生儿育女,缝衣煮饭。特别是劳动妇女,她们像牛一样工作,羊一样柔顺,狗一样忠心;而得到的待遇既不如牛,也不如羊,更不如狗。她们不仅是人的仆人,而且是牲畜的仆人。女人总是和辛酸结合着,每个女人都有她的伤心史,每个女人的命运写出来都是一本最动人的书。这种生活延续几千年了。直到今天,封建社会制度所给予的压迫和痛苦,还没有整个的转变。

(《庆祝〈时代妇女〉发刊》,刊于1946年7月7日《时代妇女》第1卷第1期)

妇女的悲剧命运既是男性法权社会所造成,那么改变的根本途径应是变革社会制度的革命,从妇女解放运动的角度看则是女性主义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结合。因此,一切未曾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女性主义实践,都将会因为无力动摇男性法权统治和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标而具有艰难性和悲剧性。丁玲正是从这一角度批评了五四运动以来女性主义实践的局限性:(www.chuimin.cn)

五四以来,反对买卖式婚姻,争取恋爱自由,一直闹得很热烈,也许有个别的人在这中间把问题搞通了,也做对了,但绝大部分仍没有达到目的。妇女的经济不能独立,政治上不平等,就不可能有恋爱自由。经济条件束缚着她们,旧社会里妇女地位也不可能与男子平等,尤其在农村里看得更清楚,女人的价格——也就是娶一个老婆的代价,常常是和买骡子的价格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个别人能冲出这个圈子,但从一个社会来看,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青年恋爱问题》,刊于1950年4月28日《中国青年》第39期)

她还以自己痛苦而多舛的经历来说明开端时期女性主义实践的艰难性和悲剧性,说她“像一只灯蛾,四处乱闯的飞,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有时因“负载不了这时代的痛苦”,竟像一个老妇人“伏在地上,亲着潮湿的土地而哭泣”;有时则想从西方文化中寻找道路,而“踯躅在旧公寓的街头,如一个饕餮者贪馋地去吞食知识”。她把这段人生视为不堪回忆的“可悲的青年时代”——“应该像春花一样美的时代,却填满忧愁,愤慨,挣扎,和反抗”(《中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