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平等性爱自由的观点成果

平等性爱自由的观点成果

【摘要】:(一)平等的性爱自由观伴随“五四”思想解放而产生的恋爱婚姻自由,是青年男女挣脱家族统治而获得的人格自由,但这只是子辈对于父辈族权的胜利,并非女权对于男权的胜利。在两性道德尚不平等的时代,这所谓的自由也只能是男性法权统治下的男女不平等的自由,而源于男性法权的自由的不平等正是“自由”女性发生性爱悲剧和心灵痛苦的根源。平等的性爱自由观便是以上述认识为逻辑起点,在对不平等性爱自由观的批判中逐步形成的。

(一)平等的性爱自由观

伴随“五四”思想解放而产生的恋爱婚姻自由,是青年男女挣脱家族统治而获得的人格自由,但这只是子辈对于父辈族权的胜利,并非女权对于男权的胜利。在两性道德尚不平等的时代,这所谓的自由也只能是男性法权统治下的男女不平等的自由,而源于男性法权的自由的不平等正是“自由”女性发生性爱悲剧和心灵痛苦的根源。平等的性爱自由观便是以上述认识为逻辑起点,在对不平等性爱自由观的批判中逐步形成的。它以两性平等的自由观审视性爱的本质、价值和归宿,以丰富的规律性认识形成如下理念:

1.平等的性爱权利理念

认为性爱自由是生命的自然欲望,是自然赋予生命的权利,这权利的自然属性规定了两性平等的内涵;是男性法权的干预侵害了女性性爱自由的权利,造成恋爱婚姻权利在两性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作者称权利平等的婚恋是纯洁的性爱,事实上不平等的婚恋是“游戏”的婚恋,并在对比中揭示其不同的本质内涵。她认为“游戏”的恋爱是男性对女性的占有,其特征是“以性欲伪充恋爱,以游戏的态度处置恋爱”,其结果是造成女子“因恋爱而不幸”的悲剧;而纯洁的性爱则是两个自由的心灵在平等交流和相互尊重中的自然结合,它“绝不是游戏,也绝不是堕落的人生所体验出其价值的,它具有引人向上的鞭策力,它也具有伟大无私的至上情操,它更是美丽的象征”。作者深刻揭示了这两种恋爱对生命和人生所产生的全然不同的影响,说:“在一双男女正纯洁热爱着的时候,他和她内心充实着惊人的力量;他们的灵魂是从万有的束缚中,得到了自由,不怕威胁,不为利诱,他们是超越了现实,而创造他们理想的乐园。不幸物欲充塞的现世界,这种恋爱的光辉,有如莹光之微弱,而且‘恋爱’有时适成为无知男女堕落之阶。”(以上引文均见《恋爱不是游戏》,刊于1933年8月4日《时事新报》副刊《青光》)

可见,平等性爱权利理念的思想内涵是反对男性法权、主张性道德平等的女性主体意识。它第一次将两性权利平等原则引进性爱这一“人类生活的中心”,从而形成与以男性为中心的旧性道德原则相对立的两性权利平等的新性道德原则。作者认为提高和唤起新性道德觉悟既是女性主义理性启蒙的重要内容,又是妇女解放的首要任务。她说:

妇女解放的声浪,一天高似一天,但是妇女解放的事实,大半都是失败,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妇女本身没有觉悟,所以经不起磨折,终至于失败。妇女本身没有觉悟,所以关系本身的问题,不能去解决。而想求那利害关系次一层的男子代为解决,这也是失败的一个原因。因为现在觉悟的男子,固然很多,然而迷梦不醒的,和那利用妇女解放“冠冕堂皇”名目,施行阴险狡诈伎俩的也不少。妇女本身若不觉悟,只管盲从,不但不能达到解放的目的,而且妇女解放的前途,生无限的阻碍。

(《“女子成美会”希望于妇女》,刊于1920年2月19日《晨报副刊》)

2

.平等纯洁的性爱价值理念

性爱价值理念是通过恋爱双方选择配偶的标准和条件体现的。选择的具体标准条件因人而异,但以理念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基于物欲的物质条件;其二是基于灵欲的精神条件。前者注重门第名分、金钱权力等物质条件的权衡,所追求的是“门当户对”、“男才女貌”,在两性经济不平等的男性法权社会,这些条件包含着不平等的价值理念,往往导致女性受支配于男性的结果;后者则着眼于心灵情感、思想人格等精神条件的要求,所理想的是情操高尚、人格完美,这些条件摆脱了男性法权的束缚,包含着纯洁平等的价值理念,是现代知识女性性爱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作者所主张和恪守的显然是后者。她在《我对于恋爱的主张》(收入《庐隐自传》,1934年6月第一出版社出版)一文中,有如下表述:

有许多高之又高的人,主张恋爱是神圣的,无条件的,他们这个出发点是千对万对,不过还有唱高调的嫌疑。我自然不会主张恋爱要以金钱地位年貌为条件,可是也不相信是绝对无条件的。

……我的主张恋爱是有条件的——精神上的条件。

这些精神上的条件,以那一种为最要呢?第一步当然是要彼此有深切的了解,仅仅了解还不够,这相爱的一对人儿当中,还须彼此发现各人的特别优点,互相崇拜这优点,我认为这一事比什么都要紧,如果单靠情爱,而不付之以相敬,那么如水波浪的爱情,一旦浪退波平时,将以何物来维持?还有一层,夫妇之间如能相敬,——即能彼此尊重其人格,这便是两个健全的细胞的结合,势力是平衡的,绝不至发生你欺我压的事情来,家庭之间自然不会发生什么龃龉的。

其次要性情合得来,事实上,世界上的人,就没有两个人的性情绝对相同的,即所谓“人心不同如其面”,不过无论如何不同,其中总要有一两点相同,其余那不同之点,也要能相反相成,调协得来才行,不然终日相处,随时争论,这感情也维持不久。(www.chuimin.cn)

再其次呢,应当有为了爱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这种牺牲是绝对优美的,伟大的。如果两个真相爱的人,其中若没有这种精神,那爱便不真诚了。

可见,在作者看来,纯洁健康的性爱恰似“两个健全细胞的结合”,其结合原则是男女双方势力的“平衡”,即人格的彼此尊重,性格的相互协调,为了爱的相互牺牲和奉献。作者以“健全”、“平衡”和“美丽”三个概念精辟概括了构成平等纯洁性爱价值理念的三层内涵:其一,人格内涵。相爱的两性必须具有不为物欲和男性法权所扭曲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格的最高境界是“为了爱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其二,道德内涵。相爱的双方必须信守权利平等的新性道德原则,在结合过程中通过相互尊敬、相互信任、相互奉献,努力达到“势力的平衡”。其三,审美的内涵。性爱是生命对美丽的追寻与皈依,但这美丽不是世俗的娇媚和艳丽,而是青春生命的本真。作者曾以“宇宙的女神”象征这基于生命本真的青春之美丽:最美丽的不是“戴着女王花冠”的贵小姐——她们“都是伤害青春的女魔”,也不是“三街六巷”“娇媚的女郎”——她们“都是粉饰青春的野蔷薇”,而是象征和体现宇宙生命力的“宇宙女神”。(见《美丽的姑娘》,刊于《华严月刊》1929年第1卷第2期)

3.平等合理的家庭理念

恋爱、婚姻、家庭是性爱过程的三部曲。在男性法权仍然根深蒂固的现代中国社会,对于觉醒的知识女性来说,恋爱虽仍然受到男性法权的支配和影响,但比之以社会契约固定的婚姻及其家庭形式,还是自由的。这自由主要表现为在追求美好爱情和人生理想的同时,仍然追求着自由的个性,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社会地位。但一旦进入婚姻家庭阶段,这自由便立即被夫权所剥夺,因为没有改革的家庭正是男性法权的统治形式,是构成男性法权社会的细胞。因此,摆在觉醒的知识女性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一是像娜拉那样,走反抗之路,逃出傀儡家庭;二是像亚茜那样,走改革之路,以平等合理的家庭理念建设现代新式家庭。

作者认为上述两条道路,虽然具体途径不同,但都反映了家庭制度转型期的女性渴望从不平等的家庭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历史要求,以平等合理的现代家庭理念表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作者将摆脱不平等家庭制度的藩篱视为妇女解放之路,认为上述两条道路正是这解放途中的两种选择:彻底的选择和权宜的选择。她说:“我对于今后妇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篱到社会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过人类应过的生活,不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人,这就是我唯一的口号了。”但她又深感这种选择虽然是彻底和理想的,但在男性法权社会只有少数职业女性才能成功,而多数失败者仍然回到家庭藩篱中做了新时代的牺牲品,其结果是重新失掉了曾经获得的自由:“一失掉了独立的人格。二失掉了社会的地位。三埋没了个性。”所以,适宜于多数一般女性的权宜性选择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实际。她说:

就以上三点看来,主张妇女回到家里去的论调,当然算不得正确。不过在家庭制度还存在的今日,我们也不能说所有的妇女都到社会上去,置家事于不顾。那么如之何而后可呢?我以为家庭是男女共同组织成的,对于家庭的经济,固然应当男女分担;对于家庭的事务,也应当男女共负。除了妇女在生育期中,大家都当就其所长服务社会,求得各人经济之独立。男女间只有互助的,共同的生活,而没有倚赖的生活。

又说:

对于家务的料理,子女的教养,职业妇女似乎有不能兼顾之弊,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并且也不是绝对没有补救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性近于家事,而妥当的保姆,替我们整理家务,保育子女,在她们也是一种职业,不害她们的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个性发展种种方面,这所谓之两不相害而且相成。

(《今后妇女的出路》,收入《东京小品》)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现代平等合理的家庭理念包含着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其旨在推翻男性法权在家庭中的统治,建立两性平等互利的家庭制度,从而确立女性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

由上述三种理念构成的平等的性爱自由观念,是针对“五四”后以男性为中心的性爱自由观念和男女性爱自由权利事实上不平等的状况而提出的。当时的状况是:刚刚从封建家族制度下获得恋爱自由的知识女性,在恋爱“胜利以后”又重新回到家庭,“仍然作着傀儡家庭中的主角”。作者认为这一状况固然和新文化运动落潮有关,但究其根源则是男性法权在性爱领域统治的继续。这种统治在主观上表现为对女性思想的戕害和钳制,使她们“认定‘男治外女治内’的荒谬议论,含辛茹苦作一个无个性的柔顺贤妻,操持家务的良母”,或“拿拥护母权作挡箭牌,暗地里过着寄生的享乐生活”;在客观上则表现为男性法权的直接干预,“许多男性中心的教育家,惟恐妇女有了本事,不利于男人们,便极力的反对妇女到社会上去,什么妇女的智力体力赶不上男人罗,又是贤妻良母是妇女唯一的天职罗,拿这些片面之辞的帽子压到妇女头上,使她们不得不回到家里去”(以上引文均见《今后妇女的出路》)。

这一状态给觉醒的知识女性带来了理想幻灭的悲哀,使她们陷入深重的智情矛盾中不能自拔:已婚的视家庭为事业的坟墓,在丧失事业的悔恨中痛苦一生;未婚的视婚姻家庭为恋爱的坟墓,在灵与肉的矛盾中伤感彷徨折磨脆弱的灵魂。上述现实不但没有使作者悲观,而且使她更清醒地认识到女性在恋爱婚姻和家庭中事实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地位是与男性法权共存的,其根本的改变须靠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更有待于全社会平等性爱自由观念的普遍觉醒。因此,宣传和普及平等的性爱自由观念,是女性主义理性启蒙长期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