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男孩学会分享,培养美德

教育男孩学会分享,培养美德

【摘要】:克利斯在院子里看见邻居的小男孩萨米骑着一辆小三轮车,车子十分漂亮可爱,不禁扔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高尔夫球棒,冲向萨米的车子。懂得分享应视为一种美德。5.用交换的方法让男孩学会分享许多男孩在公共场合或者幼儿园里玩耍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独霸所有的东西。教育男孩学会分享,可以使男孩变得大度和慷慨,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东西带给朋友分享,在伙伴有困难的时候也愿意伸手相助。

克利斯在院子里看见邻居的小男孩萨米骑着一辆小三轮车,车子十分漂亮可爱,不禁扔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高尔夫球棒,冲向萨米的车子。

“可以给我玩一下吗?”

“不行,这是我的。”

“我要玩。”

“不行,这是我的。”

“可是我想玩。”克利斯开始动手抢起来。

一直没有开口的萨米的父母说话了:“萨米,你已经骑了一会儿车子了,不想玩其他的东西吗?也许克利斯愿意让你玩他的高尔夫球棒,你看多讨人喜欢的球棒啊!”

一直在摇头的萨米突然停下来了,看了高尔夫球棒一眼,犹豫地望着克利斯。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克利斯忙不迭地点着头,这时他一心想着踏上萨米的车,忘掉了其他。

懂得分享应视为一种美德。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的玩具和用具,在指导和训练孩子与人分享时,应照顾到孩子个人的感受。

我们成年人也有许多认为应该珍爱的私人用品,不愿拿出来与人共享,只是我们聪明一些,将它们收得好好的,不让别人看见而没有人有机会提出分享的建议。意识到这一点,父母应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强迫他们过早地显示出“大公无私”的品质。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所以,让孩子从小克服自私的毛病,培养男孩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通过引导,教育男孩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从孩子懂事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精神。所以,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意识是父母刻不容缓的工作。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双方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在心理意识、个人判断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未发育成熟,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弄得不好,就可能导致不良现象的出现。

另外,每个人都有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宝贝,男孩也一样。这些东西也许是男孩特别喜欢的,也许是男孩认为重要的人送给她的礼物,也许对男孩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总之,我们提倡男孩与人分享,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父母应该允许男孩有自己的宝贝,并教育男孩珍惜自己的宝贝。

2.父母要做出好的榜样(www.chuimin.cn)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私”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出现“自私”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但是人类社会是群体生活,它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关心和帮助。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一个自私、吝啬、冷酷、残暴的人,父母一定要重视帮助孩子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逐步培养其产生利他行为。

当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公共服务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一定要按次序排队,这是分享公共服务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在社区散步,去公园玩,在购物中心逛街的时候,一定要做孩子的楷模,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因为这么多的人一起分享周围的一切,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别人分享的权利。

3.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明白,分享其实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4.父母应该肯定男孩的分享行为

当孩子决定与他人分享后,应当给孩子适当的肯定,我们可以说:“喂,这样大家都高兴,可以有一段快乐的时光了。”“你能与人分享真让我为你感到骄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为社会习俗所赞美的事情,加强他们与人分享的意识。

5.用交换的方法让男孩学会分享

许多男孩在公共场合或者幼儿园里玩耍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独霸所有的东西。事实上,男孩的这种行为和想法都是不好的。但是,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孩子,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父母应该鼓励男孩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带到学校去,并且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这样男孩就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再向别人借自己所喜欢看、喜欢玩的东西,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父母还应该注意教育男孩,注意保护别人的东西,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珍惜和爱护别人的东西,这样男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教育男孩学会分享,可以使男孩变得大度和慷慨,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东西带给朋友分享,在伙伴有困难的时候也愿意伸手相助。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会意识到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从而更加注重合作,也在合作与分享中渐渐融入集体,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友谊

6.让男孩体验分享的快乐

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父母要想让男孩从心理上接受分享,就要让男孩体会分享中的乐趣。孩子还小的时候,给孩子一点“甜头”,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样会让孩子对此乐此不疲。

懂得分享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就可能更高,在做事情时就显得更努力和有责任心,从而也就可能达到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就。胸怀大志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忍耐性更强。这些心理品质也有利于孩子取得成功。

7.让男孩明白,给予比获取更令人快乐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给予比获取更令人感到快乐。当孩子得到一件东西时,往往表现得很高兴。但如果让他们把这件东西送给更需要的人时,他们往往是一百个不愿意。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的时候给予比得到更令人开心,特别是当自己送出的东西别人最需要时,当别人得到东西感到高兴时,自己的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