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提高男孩的克制能力,就要增强男孩的耐性,让男孩学会等待。让男孩学会等待,就要经常运用延迟满足。首先,要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有等待的意识。其次,适当与男孩讲道理。虽然男孩还小,但只要对男孩讲清道理,他逐渐就会变得懂事,学会等待了。比如,男孩想要某样东西,可以让他等待一个星期再给予,或者等到男孩生日或某个节日那天。让男孩学会等待,是为了让男孩能够懂得珍惜,有适应性和独立性等性格品质。......
2023-11-24
克利斯在院子里看见邻居的小男孩萨米骑着一辆小三轮车,车子十分漂亮可爱,不禁扔下自己手中的玩具高尔夫球棒,冲向萨米的车子。
“可以给我玩一下吗?”
“不行,这是我的。”
“我要玩。”
“不行,这是我的。”
“可是我想玩。”克利斯开始动手抢起来。
一直没有开口的萨米的父母说话了:“萨米,你已经骑了一会儿车子了,不想玩其他的东西吗?也许克利斯愿意让你玩他的高尔夫球棒,你看多讨人喜欢的球棒啊!”
一直在摇头的萨米突然停下来了,看了高尔夫球棒一眼,犹豫地望着克利斯。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克利斯忙不迭地点着头,这时他一心想着踏上萨米的车,忘掉了其他。
懂得分享应视为一种美德。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的玩具和用具,在指导和训练孩子与人分享时,应照顾到孩子个人的感受。
我们成年人也有许多认为应该珍爱的私人用品,不愿拿出来与人共享,只是我们聪明一些,将它们收得好好的,不让别人看见而没有人有机会提出分享的建议。意识到这一点,父母应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强迫他们过早地显示出“大公无私”的品质。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自私的孩子并不少见。自私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如果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所以,让孩子从小克服自私的毛病,培养男孩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通过引导,教育男孩与他人分享
父母应该从孩子懂事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精神。所以,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意识是父母刻不容缓的工作。教育孩子学会与人分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双方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在心理意识、个人判断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未发育成熟,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弄得不好,就可能导致不良现象的出现。
另外,每个人都有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宝贝,男孩也一样。这些东西也许是男孩特别喜欢的,也许是男孩认为重要的人送给她的礼物,也许对男孩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总之,我们提倡男孩与人分享,但是,并不是任何东西都应该与人分享。父母应该允许男孩有自己的宝贝,并教育男孩珍惜自己的宝贝。
2.父母要做出好的榜样(www.chuimin.cn)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私”是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出现“自私”心理也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但是人类社会是群体生活,它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关心和帮助。为了避免孩子成为一个自私、吝啬、冷酷、残暴的人,父母一定要重视帮助孩子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逐步培养其产生利他行为。
当父母和孩子一起享受公共服务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一定要按次序排队,这是分享公共服务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在社区散步,去公园玩,在购物中心逛街的时候,一定要做孩子的楷模,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因为这么多的人一起分享周围的一切,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别人分享的权利。
3.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
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们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明白,分享其实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4.父母应该肯定男孩的分享行为
当孩子决定与他人分享后,应当给孩子适当的肯定,我们可以说:“喂,这样大家都高兴,可以有一段快乐的时光了。”“你能与人分享真让我为你感到骄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为社会习俗所赞美的事情,加强他们与人分享的意识。
5.用交换的方法让男孩学会分享
许多男孩在公共场合或者幼儿园里玩耍的时候,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独霸所有的东西。事实上,男孩的这种行为和想法都是不好的。但是,如果父母一味地批评孩子,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父母应该鼓励男孩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带到学校去,并且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图书。这样男孩就可以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再向别人借自己所喜欢看、喜欢玩的东西,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父母还应该注意教育男孩,注意保护别人的东西,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珍惜和爱护别人的东西,这样男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教育男孩学会分享,可以使男孩变得大度和慷慨,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东西带给朋友分享,在伙伴有困难的时候也愿意伸手相助。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会意识到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从而更加注重合作,也在合作与分享中渐渐融入集体,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友谊。
6.让男孩体验分享的快乐
分享也是一种快乐,父母要想让男孩从心理上接受分享,就要让男孩体会分享中的乐趣。孩子还小的时候,给孩子一点“甜头”,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这样会让孩子对此乐此不疲。
懂得分享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就可能更高,在做事情时就显得更努力和有责任心,从而也就可能达到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就。胸怀大志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忍耐性更强。这些心理品质也有利于孩子取得成功。
7.让男孩明白,给予比获取更令人快乐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给予比获取更令人感到快乐。当孩子得到一件东西时,往往表现得很高兴。但如果让他们把这件东西送给更需要的人时,他们往往是一百个不愿意。因此,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有的时候给予比得到更令人开心,特别是当自己送出的东西别人最需要时,当别人得到东西感到高兴时,自己的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有关培养了不起男孩的88个好故事的文章
而要提高男孩的克制能力,就要增强男孩的耐性,让男孩学会等待。让男孩学会等待,就要经常运用延迟满足。首先,要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有等待的意识。其次,适当与男孩讲道理。虽然男孩还小,但只要对男孩讲清道理,他逐渐就会变得懂事,学会等待了。比如,男孩想要某样东西,可以让他等待一个星期再给予,或者等到男孩生日或某个节日那天。让男孩学会等待,是为了让男孩能够懂得珍惜,有适应性和独立性等性格品质。......
2023-11-24
父亲忙于商业上的事情,很少有时间关心他的生活,就给他请了一位著名的学者拉丁尼当老师。逐渐地,老师慢慢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才明白但丁是由于母亲去世伤感而变成这样的。老师在一旁欣慰地看着但丁,他深深感到“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但丁跑得太累了,也想和老师说说话了,他在老师身边静静地坐了下来。所以,学会交往,你会发现原来你身边还有很多的爱。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孩子今后的社会关系。......
2023-12-03
学会赞美我小的时候,大部分的中国家长都不懂得赞美孩子,“慈母出败儿”是当时教育的主流认知,所以欠缺夸奖和鼓励的我们,个个胆小而缺乏自信。赞美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要赞美得“到位”这是我在上消费心理学课程时常常会告诉销售人员的一件事——范围太大的赞美,等于没有赞美。......
2024-10-23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直到最后,母亲也没有说出任何一种答案,却引导孩子思考了很多东西。要引导男孩学会思考,父母鼓励男孩发表自己的意见。总之,引导男孩学会思考,第一要使男孩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要鼓励男孩发表自己的意见。......
2023-11-24
从信息到知识,到人类理解,再到智慧,像一座金字塔,是一个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的发展过程,而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的创新,就要围绕这一过程进行,从而构成历史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非常高兴来到美丽的江西师范大学与大家讨论人才培养的问题。四是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申请专利的数量比较少。......
2024-01-28
比如,父母可以写孩子成长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定点滴滴;或是有意识地拍下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瞬间,比如获奖或是生日宴会;或者定期给孩子写一封不用贴邮票的书信,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建议;或者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或者进行短途旅行,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等等。教育孩子,未必都靠嘴,有时候“书信”和“策略”同样甚至更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023-10-21
父母在培养男孩心理应变能力和健全人格时,要引导男孩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的观点,体验对方的感受,是帮助他们学会包容、理解他人的最好方法。让孩子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他人,真正理解他人。学会理解、宽容他人,可以让孩子赢得好心情、好人缘和健康的身心与生活。引导孩子理解他人。为孩子理解他人,奠定想象的基础。......
2023-10-21
任务描述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家庭是凝聚亲情的地方,也是让人们魂牵梦萦的避风港。本任务就是在家庭环境中践行劳动精神,承担家庭劳动,参与家庭财务管理,报答父母亲人的养育之恩,传承家庭劳动美德。表1-3-1家庭劳动小窍门二、参与家庭劳动的意义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参加家庭劳动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参加家庭劳动有助于形成艰苦朴素、懂得感恩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023-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