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郭子仪与鱼朝恩:生死敌人成至交

郭子仪与鱼朝恩:生死敌人成至交

【摘要】:鱼朝恩甚至派人暗地里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鱼朝恩对郭子仪此举心生感激,便来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因此,他秘密派人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郭子仪有不利的企图,鱼朝恩想要在酒宴中谋杀郭子仪。郭子仪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卫队去赴约。就这样,由于郭子仪的宽厚,一对生死敌人竟然成了至交。历史记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而且一直受皇帝重视,也没有遭到小人的非议。

郭子仪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代名臣。在当时的政治风云中,他和监军太监鱼朝恩的矛盾是相当严重的。鱼朝恩甚至派人暗地里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

唐代宗大历年间,郭子仪奉命入朝。深知郭鱼恩怨的人都感到不安,生怕郭子仪要掀起一场大风暴,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吊唁慰问。但郭子仪却悲伤地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我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

就这样,一场大风暴被他的一句话消弭于无形。

鱼朝恩对郭子仪此举心生感激,便来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表示尊敬和友好。

当时的宰相元载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小人,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以后就对他不利了。因此,他秘密派人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的邀请是对郭子仪有不利的企图,鱼朝恩想要在酒宴中谋杀郭子仪。郭子仪门下将士听到这个消息,极力主张要带一批卫队去赴约。

但郭子仪却不听信这些谣言,他只带了几个必要的家童,很轻松地去赴约了。

他对部将们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他没有皇帝的命令,怎么敢来害我。假如他是受皇帝的密令要对付我,你们又怎么可以反抗呢?”

就这样他到了章敬寺,鱼朝恩看见他带来的几个家童脸上都有戒备的神情,就非常奇怪地问他有什么事。于是郭子仪老老实实把外面的谣传告诉了他,末了还说:“所以我只带了八个家童来,如果真有其事,免得你动手时,还要煞费苦心地布置一番。”

这一番话说得非常坦诚,鱼朝恩被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他说:“如果不是郭令公您这样宽厚待人,这种谣言实在是叫人不能不起疑心呀。”

就这样,由于郭子仪的宽厚,一对生死敌人竟然成了至交。

历史记载,郭子仪年八十五而终,而且一直受皇帝重视,也没有遭到小人的非议。“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一个不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之中,他心胸狭隘、处处设防,对人怀有敌意;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人尊敬。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宽容,利人利己。(www.chuimin.cn)

宽容是丝丝春雨,能融化坚固的冰层,唤醒沉睡的爱心;宽容是萧萧秋风,能吹散自卑的阴云,唤回迷失的良知。生活中,我们如果受到别人不公正待遇,不要斤斤计较,以牙还牙,豁达一些,宽容一些,会让我们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开阔。

男孩天性宽容,只是因为在后天的成长中沾染了不良的风气,才变得不宽容。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父母之间的争吵以及父母对孩子过于苛责,从不肯宽容孩子,这些都会刺激孩子,使孩子形成心胸狭隘、遇事爱计较的习惯。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

要让孩子得饶人处且饶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帮助男孩克服心胸狭隘的坏毛病

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喜欢为一点小事就与人争、抢、闹时,父母要及时地制止孩子,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了解心胸狭隘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2.不让“坏种子”在男孩的心里发芽

父母在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动机或是想法时,要帮助孩子消灭掉这些“坏种子”,使其无法生根发芽。因为与其在孩子发生不好的行为后再去教育、纠正,不如在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苗头时就帮助他们改正,这样的教育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引导男孩不要斤斤计较

父母发现孩子爱斤斤计较时,不能够放任不管,更不要鼓励孩子寸利必争,而是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一生影响极大。

4.让男孩正视宽容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盲从,不是人云亦云,这一点是父母必须向孩子讲清楚的。必须让孩子知道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对同学、朋友的退让,而不是对坏人坏事的妥协。对坏人和得寸进尺的人是没有必要宽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