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0处遗产地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此外,我国国家遗产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
2024-03-29
作为一个分管文化文物的政府工作人员,澳门是必须去考察的地方,但不是赌场,而是保护文化遗产的许多做法。尤其是澳门的历史文化城区,集中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199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曾经到过澳门。那个时候的记忆,除了赌场,已经荡然无存。
这一次是文化与文物的考察团,加上澳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时候,是在苏州举行的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决定的,我们对于澳门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非常有兴趣,所以决定用一天的时间参观澳门的文化遗产。
在澳门的世界遗产官方网站上,有关于澳门的详细介绍。
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化城市由此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四百多年以来,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 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艺、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文化活动。澳门也因此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绘画、文字、照片等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中国。澳门,同时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的门户。
在澳门这个弹丸之地,曾经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等等。
一上码头,澳门的世界遗产地的形象就到处展示。巨幅的广告牌,大量的宣传册。我非常喜欢一张绿色的《澳门世界遗产》的介绍,几乎是一个小型的百科全书。
澳门文化局的陈副局长在我们下榻的葡京酒店请大家吃了简单的午餐。他以前在文化局下面的一个厅工作,因为申请世界遗产成功,被提拔为副局长。在他的陪同下,我们对澳门的历史城区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考察。这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地方。首先是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是天主之母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是东西方宗教艺术与建筑艺术的交融。它雕刻精细,巍峨壮观。据说它从1580年开始动工,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1637年竣工。在300年前,它的建造成本就已高达3万两白银。1835年,天主之母教堂惨遭大火焚毁,仅遗教堂前的68级石阶、花岗石建成的前壁,以及一部分地基。因剩下的前墙壁貌似中国牌坊,所以本地人叫大三巴牌坊。
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奇形珍珠”式建筑物,共分五层,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的一刹那时光;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环绕,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还刻有“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第四层分别供奉耶稣四名圣徒的雕像;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左右两侧,雕刻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底层为三面门户,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HIS”
其次是澳门博物馆。在大三巴往左手拐的方向,经过圣保罗学院的遗址,沿着一个小小的山坡上去,就是澳门博物馆。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博物馆,于1998年4月1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共分三层,其中一、二层位于炮台山地面之下,第三层在炮台山上。博物馆的展览专题内容分三大部分,分别在馆内三层展区展示。一层是澳门地区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澳门地区的起源、欧维士于1513年到达珠江三角洲前中国和葡萄牙各自的发展历程、两者在澳门相遇后引起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和在往后的数百年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澳门文化。二层是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的展示,反映澳门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民间艺术和现已式微甚至消失的行业或活动,以及宗教礼仪和庆典等,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人民在澳门相互包容、共存以及既丰富又独特的生活方式。三层是当代澳门的特色,展示当代澳门城市生活的特色,以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的澳门的前景与机遇。(www.chuimin.cn)
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是内容很丰富。在一楼的大厅,我看到了博物馆俱乐部的会员征集广告,马上告诉我们苏州博物馆的张馆长,回去可以如法炮制。顶上是著名的大炮台,近四百年前建设的一个防御工事,雄伟而壮观。
另外一个让我非常感兴趣的地方是民政总署大楼。它位于新马路中段,曾为澳门市政议会的办公场所,是2005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历史建筑群之一。据说,历史上民政总署大楼的位置为议事亭,是明朝政府宣读政府命令和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澳门议事公局成立后,即计划向明朝政府购入该亭,以及其后方的华人屋宇。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葡萄牙人用80 000两白银购买该地皮,并兴建具有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人的集会和庆典,都会在此举行。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澳门政府对大楼内外进行装修,大楼内所有布置均按照葡萄牙国王若昂五世王朝时代图案样式配置。我在议长的位置上留下了一张照片。
2002年1月1日,民政总署成立,取代澳门的市政机构,大楼名称也改为“民政总署大楼”。大楼正门进去是一个葡式花园,有一个浑天仪形状的花圃,以及葡萄牙诗人贾梅士的半身像。花园不大,但很雅致。大楼地下右侧是展览厅,定期举办各项艺术展览;二楼前座是会议厅,历年的澳门市政议会,以至今天的民政总署公开会议和记者招待会,都会在这里举行。二楼西北后座设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管辖,陪同我们的澳门文化局陈局长,就是他们的最高长官。图书馆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这里是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亚洲地区法文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尤其是三四百年以前的图书,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学者,经常到这里查阅资料。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面向市民的公共宣传资料,如关于学校教育的、关于健康的、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等等。
陈局长告诉我,澳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澳门历史街区的增值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些象征着大海的黑白相间的道路,已经成为澳门历史街区的符号;那些临街的建筑,价格已经不知道升了多少倍!
下午5点半,我们来到澳门科技大学拜访许敖敖校长。许校长是我的老朋友,他曾经担任南京大学的教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我们经常在各种会议和评审中见面。他也是全国政协委员,每年的“两会”,也有见面交流的机会。
学校的规模很大,大概有500亩占地面积。建筑比较朴实,没有高大的房子。我们到达的时候,许校长已经满面春风地在门口迎接我们了。行政大楼的大堂设计的非常好,一面墙上刻着澳门科技大学的校徽与校名,下面的台阶可以供客人随时合影。边上的墙上有一个电视大屏,写着欢迎我们的标语。我们在这两处地方都按下了快门。
会客室就在左拐处。许校长告诉我们, 目前学生有6 000多人,内地来的学生超过了50%。这里的学费每年4万人民币左右。好处是学校与国外接轨,双语教学,出国便利。学校有六年的历史,现在有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中医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从本科到博士学位都有。
晚上7点,许校长在一个葡萄牙餐馆宴请我们一行。穿过一些葡式的别墅群和一条长长的古街,我们来到了餐馆。在这里,竟然遇到了暨南大学的朱寿桐教授、苏州大学的汤哲声教授等老朋友。原来他们是来澳门科技大学参加新移民文学的讨论会的,许校长“两场小麦一起打”,把我们聚在一起了。葡萄美酒葡萄牙餐,大家蛮尽兴的。
晚上9点,我们在星际和永利两个大型赌场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这样一个晚上比白天更有活力的城市,非常容易让我们有昼夜颠倒的感觉。
晚上10点回酒店。酒店里面可以免费上网,此外酒店的电影、饮料等也全部免费。没有兴趣享受电影与饮料,因为几天没有回我们的“家”——教育在线,于是畅游网海。
2007年1月
有关中国教育观察的文章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0处遗产地被列入《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此外,我国国家遗产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
2024-03-29
而差不多每个西班牙城镇都有斗牛场,西班牙的全民运动就是斗牛。除了自己使用之外,西班牙每年还将大量橄榄和橄榄油出口到其他国家。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差不多位于整个国家的中心,分为新旧两部分。在西班牙人的印象中,“美洲”指的就是“南美洲”。西班牙马德里风光亲兄弟二人如果各自成家后,倘若仍旧住在一起,就免不了会吵架。葡萄牙和西班牙就像一户人家的两兄弟。......
2023-11-01
一些世界遗产地对世界遗产旅游施行不力,旅游企业对世界遗产旅游涉及不多,与人们对世界遗产旅游的尺度把握拿捏不准不无关联。在世界遗产日益普及的状态下,世界遗产的普世价值也早已经为大众旅游者所诚服、所接受。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世界遗产地在利用世界遗产招牌招徕旅游者时普遍存在的粗暴简单的行为,以及一些旅游企业施行的与其他普通旅游毫无二致的“世界遗产旅游”,与此要求并不匹配。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不同,世界遗产旅游一......
2023-11-17
山坡白石似羊群钟祥市双河镇大桥村北境有一座海拔350米的石岩山,因山坡遍布着许多酷似羊群的白色石头,故人们称呼此山叫石羊山,石羊山双寨由北寨和南寨组成。笔者2009年9月11日考察石羊山双寨。北寨位于石羊山的北岭上,状呈南北向椭圆形,周长224米,寨墙高4.5米左右,开设南、北2门,寨内遗存石屋20余间,整个北寨保存较好。......
2023-11-18
“献县张庄天主堂,四周筑有三丈多高的圈子,还有水壕,其是铜墙铁壁。里面有主教、耶稣会长葛神甫,还有院长林神甫及共他外国神甫三十多名,教徒也有五六千。”[41]在汉语文献中,“三巴”的全称是“三巴堂、大三巴堂”或“三巴寺”等,换言之,在陆希言时代,“colégio de Madre de Deus”的汉语俗名是“三巴”。......
2023-08-29
此人生于澳门,在英国接受良好教育。在《钦差大臣向荣等奏呈吴健彰询据英夷领事称火轮船开往金陵所说各情由片》中,作“大西洋国领事必理”。[7]宝顺行内有从其父在澳门的“百鸟巢”发展起来的“鹿场”及“鸟场”。对此,中外文多有记录。当时的外滩沿岸称“黄浦路”。......
2023-08-29
中国茶文化既影响到了当地的文化,也产生融合、适应与创新,因而在亚、欧、非及拉美形成了各种派生而来的“茶文化”,如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以及葡萄牙语世界的“茶文化”。[1]我们称之为“世界茶文化”,应该成为中国茶典与“茶文化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课题。中国茶文化在葡萄牙语和葡萄牙文化中产生了丰富的衍生现象。要了解这种“茶文化”,我们先来看看欧洲对茶叶的涉及及认识。......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