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教育观察:大校的胸襟

中国教育观察:大校的胸襟

【摘要】:记得他给我“名誉校长”的聘书,是在他们十周年校庆中专门颁发的。之前,他们还请我为他们的校庆题词,因为学校是在百年府学基础上建立的苏州首家九年制的学校,又是我亲自参与建立的学校,所以有着特别的感情。平江实验学校由九个年级组成,相对其他的学校,生源师资的规模都要大些,但大校的风范的体现,他们不仅仅靠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还有看不见的胸襟。

这些年,由于研究推广新教育的缘故,我认识了很多中小学校长朋友,他们向我诉说心中的喜悦和忧虑,也向我陈述心中的发现和困惑。他们有很多的一手资料,很多鲜活的个案,谈起来很生动,吸引人,也感动人。他们视我为“专家”,遇到困惑问题向我讨教;有的还聘请我为他们的名誉校长。聘我为名誉校长的学校,江苏的学校有,山东的学校也有,还有远在台湾的学校,反正我这个名誉校长是“挂名”的,不拿一分钱工资,也没有义务做许多具体的工作,我觉得聘请我为名誉校长是看得起我,同时为我了解校园最新动态提供了便捷,我也乐意为之。不过,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我已经声明不担任新的“名誉校长”了,以免读者朋友误会,继续请我担任各种名誉的职务。

苏州平江实验学校的吕荣校长是我的许多校长朋友之一。记得他给我“名誉校长”的聘书,是在他们十周年校庆中专门颁发的。之前,他们还请我为他们的校庆题词,因为学校是在百年府学基础上建立的苏州首家九年制的学校,又是我亲自参与建立的学校,所以有着特别的感情。记得当时写了“百年文脉,十载回眸”八个字,聊表祝贺之意。

正式校庆前,我原本答应到场庆贺的,可临时又有出访欧洲的任务,就只能从北京给他们发一篇贺电,既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的名义,也以学校“名誉校长”的名义。

校庆不能到场,别的时候有空总是要去看看的吧,可每次回苏州,又总是分身乏术,几次计划到学校看看,临了还是没有去成。但是有几次与校长打球、交流的机会,我只能通过吕校长的介绍,了解到露天的运动场又增添了两个大塑胶篮球场,恩玲楼的地下一层也有一个篮球场,孩子们天晴在露天的球场上体育课,雨雪天可以在恩玲楼的地下一层上体育课,打篮球或者排球、羽毛球。我每次都不忘鼓劲,认为很好,持续不断有新气象。

但最让我感觉有新气象的,还是吕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考,他在学校中分层发展,建设金字塔型的教师队伍很有新意:一为青蓝班,一为希望班,一为名师班。青蓝班是金字塔的塔基,鼓励青年教师蓝中变青,脱颖而出;希望班是金字塔的塔身,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在区、市范围内出课,能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能够学会教学反思,成为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名师班, 自然就是金字塔的塔尖了。打造名师、培养特级教师,对有发展前途的中年教师量身定做发展计划,并建立导师工作室,在导师的指导下,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市、省甚至国家级教学活动中出课,并带动年轻教师发展。让教师脚踏实地有奔头,心中有规划,明天有希望,这是我一直提倡的教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题中之义。新教育实验主张教师应该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从自己的专业生涯中获得教师的尊严和职业的幸福,平江实验学校虽然还离我心中的梦想有一定距离,但是我看到了他们不断向这个方向行走。(www.chuimin.cn)

在这所学校里,还能看到这样的新气象:教师都爱写作,都会写作,不论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或者英语教师,都爱从身边的教育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美,并在报纸上他们开辟的“银杏树下”专栏发表,让自己的学生和家长感受教师的情调,感受校园的情调。

平江实验学校由九个年级组成,相对其他的学校,生源师资的规模都要大些,但大校的风范的体现,他们不仅仅靠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还有看不见的胸襟。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