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教育观察:牡丹江教育印象

中国教育观察:牡丹江教育印象

【摘要】:上午8点半在北山宾馆听取牡丹江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汇报。副市长闫岩介绍说,牡丹江义务教育阶段共有593所学校,其中小学477所,初中110所,特殊学校6所。牡丹江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2007年,全口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76 470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57 477万元。流失的教师大部分是优秀的骨干教师,尽管牡丹江的教师待遇高于公务员,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早晨6点起床,阅读关于牡丹江市的画册与资料。6点半与林海在北山脚下散步。这么美丽的山,四周被一些房地产商开发成为公寓与别墅,还有一些凌乱的工厂与棚屋,似乎有些可惜。在城市,山与水的资源是最为宝贵的。显山露水,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基本要求。

上午8点半在北山宾馆听取牡丹江市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汇报。

以前知道牡丹江,是与一个样板戏有关。《智取威虎山》中的威虎山,就在牡丹江。林海雪原、杨子荣、“座山雕”、“百鸡宴”,差不多就是这些基本的印象了。现在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城市。著名的渤海国遗址等文化遗产就坐落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镜泊湖、地下森林等自然景观位于境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有着陆海联运的国际大通道。4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280万的人口,素有“塞北江南”、“中国雪乡”的美誉。

副市长闫岩介绍说,牡丹江义务教育阶段共有593所学校,其中小学477所,初中110所,特殊学校6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23万人,其中小学生14万人,入学率100%,辍学率0.37%;初中生9万人,入学率99%,辍学率1.77%。 1996年,牡丹江是黑龙江14个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两基”的城市,2003年又开始了“双高普九”的工程。

牡丹江在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2007年,全口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达76 470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57 477万元。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达到568元和646元,高于城市小学生和初中生的413元和490元,更加高于省规定的农村小学生305元和初中生354元的标准。在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方面,2007年投入了2 309万元,维修改造了3.8万平方米的校舍,全部消除了D级危房。(www.chuimin.cn)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牡丹江从2004年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教职工总数从25 382人减少到20 230人,精简比例达到20.3%,优化了教师结构。为了帮助农村学校教师的成长,从2005年开始,每年有2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支教,并且作为教师晋升的必备条件。同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城市教师的年平均收入25 760元,高于公务员的24 086元,农村教师的年工资平均26 818元,高于公务员的21 317元。全市没有代课教师。

闫岩副市长也反映了一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如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教育信息化很难开展;东北取暖期较长,近几年煤电价格上涨过快,学校公用经费大部分用于学校的供热、水电等费用,正常的教育经费无法保证,等等。

在讨论座谈的时候,我们问到,既然教师工资已经高于公务员,是否有教师外流的情况时,答案是肯定的。据教育局人事科的同志介绍,从2005年到2008年8月,牡丹江的教师就流失了74人,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和北京。流失的教师大部分是优秀的骨干教师,尽管牡丹江的教师待遇高于公务员,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