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教育观察:马文与大同教育

中国教育观察:马文与大同教育

【摘要】:上午8点半,参加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与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举行的,山西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论证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案例研究会开幕式。马文有1962年从城里来到学校任教。实际上马校长的目标不仅是一所学校,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新农村教育园区。当务之急,应该立即全面勘测学校地下采空区的状况,对学校,特别是学生、教师的宿舍进行安全性评估。

上午8点半,参加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与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举行的,山西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论证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案例研究会开幕式。马文有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穷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言。开幕式结束后,马校长带着大家参观了学校校园和校史展览馆。

吕日周主席把会议地点选在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是因为他对这所学校办学成绩和办学模式的肯定,也是因为对校长马文有的肯定。在上次见面时, 吕主席向我极力地宣传、举荐马校长的探索,他说马校长这个人及左云综合技术学校,很值得一看。两天下来,一方面看材料、看校史馆,一方面听马校长介绍,心里面有很多感动。

马文有1962年从城里来到学校任教。1963年,马文有和白老师在破庙里结婚,并且放弃了回城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奉献至今。马文有1965年任校长后,带领师生,把建在半山腰的古庙里,只有三个班、百余名师生的简陋小学,搬迁到废旧的粮油加工厂。

马文有同师生一道,一面勤工俭学,一面建校育人,挖山平地、种田植树、烧砖制瓦、办厂建站,用十年时间,把一个破烂不堪的加工厂,改建成一所像模像样的农村中学。1975年又带领师生开发千亩荒山,以50把铁锹、8辆小平车,挖平一面面坡,填起一道道沟,搬运土石百万立方米,整合成三块500亩大的人造平原。今天学校发展成一所融新时代小学、初级中学、职业中学、短期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有2000多名师生员工的全国示范学校。同时兴办了农林牧场、煤矿、洗煤厂、活性炭厂、磁选厂等8个股份制实业,累计实现利税费2亿元,有形资产2亿元。 自力更生,建成五所学校。厂校建筑面积达80000平方米。

学校先后开设过采煤、测绘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等十多个专业。2004年成为山西省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2006年建成山西省首家县级煤矿安监培训中心。应该说,如今的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教育集团。

马文有连任校长43年,婉谢了六次提拔机会、六次进城的机会,经历了三次免职、两次主动把校长职位让给了县委书记, 自己甘当副校长。学校里的教职工,有的任副校长十几年、二十几年;有的任处室主任三十多年,大都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到退休。马文有和他的团队用毕生心血,致力于平凡的教育事业,他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批示:“要宣传像马文有这样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好典型。”

马文有无疑是值得尊敬的一名教育工作者,堪称楷模,学校要我为马校长的塑像题词,虽然我自从到会中央工作后,原则上不题词,但面对马校长这样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我却不好推辞,于是写下了“牛马精神,人文情怀,心有农村”十二个字。

以我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我觉得,如果能够将马校长和他的学校的创业历程、创业理念,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提升,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两天的“走马观花”,不可能提出太多的东西,但我试图从几个方面,对马校长和他的学校做一个解读。

第一,关于“穷人教育学”。

马校长反复讲“穷人教育学”,并把它作为演讲的题目。我觉得这是值得探讨的。大家都知道“穷人教育学”是温总理提出来的,这是相类于“穷人经济学”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是讲教育应该面向弱势人群,应该帮助穷人、帮助老百姓能够有学上,上好学。我觉得这主要还是国家领导人的一个宏观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应该是有教无类,不能只为穷人服务,也要为富人服务。穷人教育的概念在一所学校怎么提,还应该进一步思考。当然,左云县贫困人口较多,左云技校的学生家庭绝大多数并不富裕,这样讲也似乎比较贴合学校的实际。

每所学校都应该确立自己的定位,而这个定位要怎么去确立、去表述,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左云技校的特点,可不可以从职业教育这个角度来考虑呢?

第二,关于学校未来发展。

马校长有一个长期的改革方案,我们在校史馆也看到了他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模型。实际上马校长的目标不仅是一所学校,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新农村教育园区。他的设想是想要两千亩地,然后与自愿搬迁煤矿采空区的500户贫困农民,建一个集农业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以教育为龙头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村镇。在管理上,把学校和政府的功能整合,在经营上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一个“村校合一,政教一体,学企合作”的探索,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蓝图。以前前元庄做过村校合一的探索,非常成功。实际上我国古代政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教一体的,这种模式有其历史渊薮, 自然具备一些重要的优势,在新时期下我们也应该鼓励这样的探索。中国很大,靠一个方案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政府的智慧,总不如老百姓的智慧博大。集思才能广益,教育改革不光是自上而下,更多的是要吸取民间的智慧,要鼓励自下而上的探索。像马校长这样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太需要一大批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现在空想的、理想的很多,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太少。教育同样需要特区,我想我们应该一起来努力、一起来呼吁,来帮助马校长实验这个梦想、实现这个梦想。(www.chuimin.cn)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优秀企业来参与新农村建设。年初我到国务院扶贫办去走访,范小健主任介绍说,全国还有2.4万个贫困村。如果我们能够为那些甘心扎根乡村、与乡村共发展的优秀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更好的扶持、更好的服务,允许他们去大胆摸索和尝试,那么,我们一定会有惊喜的发现。

第三,关于矿区学校安全管理。

这所学校很漂亮,树林成荫,布局整齐,错落有致。但是吕主席介绍,这个学校其实很危险,学校地下是11米厚的采空区,随时可能发生重大的塌陷事故。,吕主席和马校长专门和县里领导打招呼,我们开会时地下不要采煤,不能出事情,一出事情,与会者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不仅仅是这一所学校,整个山西矿区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想,师生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当务之急,应该立即全面勘测学校地下采空区的状况,对学校,特别是学生、教师的宿舍进行安全性评估。我们也建议山西省和大同市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切实加强矿区学校的安全管理。

首先,要对所有的矿区学校的地下状况进行全面普查,要立即停止在现有学校区域的周边一定范围内采煤挖矿,我想国家在这方面一定是有相关严肃规定的。我们现在不允许学校周边500米内有网吧——网吧都不允许有,违规采矿反倒如此肆无忌惮、大行其道?网吧起码没有生命隐患,矿洞如果塌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其次,对确有安全隐患的矿区学校,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搬迁计划,否则一旦有事,悔之晚矣!像马校长这样的能人,像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这样的名校,愿意自己学校出钱去搬迁,非但不要政府一分钱,甚至整合整个区域的资源,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中心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我觉得更应该鼓励。

此外,如果我们把学校作为一个村,甚至几个村的文化、教育、体育中心,是否可行?这样既能加强学校的建设,又能推动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比如国家每年花100多个亿投入农家书屋。我觉得这个农家书屋就应该建在农村小学。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又能够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体育设施也是如此。

第四,关于农村中学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要研究怎样让懂教育的人管教育,怎样让那些能人、有理想、有激情的人、能做好事的人做校长。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的改革方案就很有特点。这所学校把学校置于董事会领导下,董事会聘用校长、副校长,政事分开,校长全权管理学校, 自主治校,教师自主治教,学生自主治学,然后组织民主评议——这一条很厉害,60%的满意率达不到,就自动辞职。同时,在学校的民主管理上,校长的产生也要民主化。不仅仅是董事会聘任,之前还要进行民意调查,民意调查达不到60%的不能上。董事会想聘用谁聘用谁,那不行,必须全体老师先投票,过了60%以上的人才能当候选人,这样对董事会也有限制。这种民主体制的探索,将更有可能让优秀的人才走上管理岗位,我觉得也是很有价值的。

下午继续开会,大家对山西省政协和改革创新研究会组织的这次调研,对马文有和他的学校,发表了很多见解。郑海航教授提出,要把农村城市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战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在于打破教育二元结构。中国在当前防止经济衰退,要发展农村经济,这就必须要发展农村教育。今后职业教育应该和普通教育一样,由单轨制变成双轨制,使农民离土不离乡。魏钢主任从马校长三次被罢免谈到,要培养更多像马校长这样的人才,社会上一定要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改革创新人物,就是办出格的事儿,闯新路,开新思。

郭宇宽记者指出,马文有是个超人,能管理这么多企业和学校。但他的模式不符合管理学常识。马校长是教育家,如果全力做教育集团,成就会更大。但是他走现在的路——自己办学校, 自己烧砖,养奶牛,开洗煤厂,小而全——是外部环境所迫。与其推广马校长的理念,不如社会作更多的反思。

我们希望马校长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对农村教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再作一些探索,再出一些新的成绩,再作一些新的贡献,我们也会给予一些新的期待。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