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教育观察:武威教育印象

中国教育观察:武威教育印象

【摘要】:上午9点参加座谈会,与甘肃省有关部门交流关于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石羊河流域整治情况。12点20分出发赴武威。车市长自豪地告诉我们,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有一半是来自武威的。从此,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他们,了解到武威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2004年至2008年,全市清退代课教师446名。

上午9点参加座谈会,与甘肃省有关部门交流关于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和石羊河流域整治情况。在听取了省科技厅和水利厅的情况介绍后,为他们取得的成绩由衷高兴。

我在讲话中表示,长期以来,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民进中央心系“三农”,情系西部,民进老一辈领导许嘉璐副委员长等对西部大开发更是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会沿着民进老一辈领导的足迹,充分发挥民进自身优势,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甘肃的发展。同时,我们希望甘肃方面能够不断提高群众素质,把保护和建设河西走廊的生态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增强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让农民真正分享到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的成果。最后,我们就合作举办石羊河流域高层论坛的事宜交换了意见。

12点20分出发赴武威。前来迎接我们的武威市的车安宁副市长,是甘肃省政协常委、省民盟的副主委,他幽默风趣,一上车就说,大家放心,保证安全,谁叫我的名字是“车安宁”呢!他的名片是为武威做广告的,上面醒目地写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还印着北魏时期温子升的《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

我开玩笑地告诉他,其实我过去也是苏州市的义务导游。车市长介绍说,武威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总面积33249平方公里,人口近200万,是河西走廊五个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几乎都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车市长自豪地告诉我们,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有一半是来自武威的。武威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铜奔马(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车市长一路高谈阔论如数家珍,我们兴趣盎然。经过天祝县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藏式建筑。车市长介绍说,这是一个藏族自治县。我们专门参观了该县的食用菌菌种场,这是一个河西走廊星火产业示范点,也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培训学校。天祝县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科技人员经过研究和试验,探索出栽培中低温型食用菌的技术,把气候劣势转化为优势。县委县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食用菌菌种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供种规模150万瓶的生产线3条,农牧民星火培训学校一所。菌种场通过为农牧民栽培户提供菌种、技术培训、产品销售、技术开发服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提供菌种130万瓶,降低了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资本和技术风险,提高了农牧民栽培户的生产技术水平。我们在生产车间看到了许多“以工代训”的农民,也看到了农科教一体化的方向。

看完天祝县的示范点后,我们继续驱车往武威。在途中参观了位于距武威市区20多公里武南镇白塔村的凉州白塔寺。这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因由一座大白塔和99座小白塔组成,所以又名百塔寺。

始建于西夏的凉州白塔寺是甘肃古代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公元1247年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与蒙古西凉王阔端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谈”,并在这里发出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萨班以63岁的高龄,历时两年,才到达凉州,又在此等候一年,顺利实现了会谈。之后,又在白塔寺驻寺五年,讲经弘法,一直到1251年在此圆寂。阔端按照藏式佛塔形式,修建了一座高42.7米的灵骨塔,周围环绕着99座小塔,以纪念这位为民族和平作出贡献的宗教领袖。(www.chuimin.cn)

1927年,灵骨塔因地震坍塌,2000年11月,国家文物局把白塔寺修复工程列入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随即开始了白塔寺保护维修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竣工。现在的白塔寺是重新修建的,只有主塔残存的6米塔基,还能够依稀见证当年的雄伟与壮丽。今天的参观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在达赖喇嘛集团通过打砸抢的行径破坏奥运会举行的时候,我们缅怀先师,谴责分裂祖国的行为。在大家的期望中,我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见证历史,维护统一”。

晚上8点,武威民进的同志到我房间交流。主委张祥生是从基层的乡镇一直干上来的年轻干部,曾经做过县教育局的局长,副主委中有中学的副校长、教育局的语委办主任、区教育局的副局长、市博物馆的副馆长等,大部分是教师出身。通过他们,了解到武威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

武威全市有小学118所,在校学生197790人,2007年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99.88%、 99.8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8%以上;现有初中127所,在校生112270人。17岁人口完成初级中等教育率达到99.7%以上。全市有普通高中30所,在校生54348人。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2.13%。有高、中等职业院校19所。

对我关心的代课教师问题,教育局的同志专门准备了材料。按照教育部的要求,2004年至2008年,全市清退代课教师446名。除民勤县(166名)按照清退时的教龄每年补助300元外,其余的未进行任何补偿。到2008年4月,仍有代课教师461人,其中取得教师资格的230人;教龄在10年以上的390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80人,中专学历的127人,高中学历的154人;30岁至40岁的278人,40岁以上的183人。代课教师工资目前由县统一发放,高的320元,低的150元。

教育局建议对清退代课教师给予补偿,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考试录用为正式教师。同时,教育局也希望能够妥善处理过去已经清退的教师与即将清退的教师之间的政策连续性。看来,我的一些想法和基层教育部门的呼声是一致的。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