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郭沫若家书:中华名人之才,魏庸芳蒙信殷殷期盼

郭沫若家书:中华名人之才,魏庸芳蒙信殷殷期盼

【摘要】:五哥已属高龄,瞑目无憾。郭培谦是郭沫若五哥郭开佐的儿子。郭培谦的妻子魏庸芳在经历公公和丈夫相继去世的悲痛后,在1963年7月8日后写给叔叔郭沫若,向他叙说情况的。郭沫若收到侄媳的信后,立刻就给她写了这封回信。郭沫若得知五哥和侄子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郭沫若对于侄子因公殉职的态度是:“这是光荣的事。”

庸芳:

七月八日信接到。五哥[1]去世,已接到电报。你经重重变故,自不免悲痛,但望你以工作为重,宽心自解。五哥已属高龄,瞑目无憾。培谦因公殉职,是光荣的事。侄孙男女,望你好好抚育他们。要念到中国之有今日,是无数烈士们的鲜血凝成的。望他们学习无数先烈,都成为于国有用的人。不问成就大小,螺丝钉总要不生锈。

八叔沫若手字

七月十二日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郭培谦是郭沫若五哥郭开佐的儿子。1938年,郭沫若在主持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时,郭培谦就曾与于立群出面创办了“群益出版社”,承印进步书刊。新中国成立后,郭培谦先后担任过《乐山报》经理、县文教科长、政协副主席、副县长等职。1962年,郭培谦在去凌云寺察看乐山大佛的维修工作时,在任家坝因公殉职。1963年,经乐山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他为革命烈士。(www.chuimin.cn)

[1] 五哥:指郭沫若的五哥郭开佐,郭培谦是五哥的儿子。

郭培谦的妻子魏庸芳在经历公公和丈夫相继去世的悲痛后,在1963年7月8日后写给叔叔郭沫若,向他叙说情况的。郭沫若收到侄媳的信后,立刻就给她写了这封回信。

虽然这封信仅仅只有百余字,但是我们在信中的劝慰与鼓励之中,可以看到一位长者对后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一位共产党的高风亮节。郭沫若得知五哥和侄子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悲痛。但是他很好地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宽慰侄媳“以工作为重,宽心自解”。五哥逝世的消息,所有人都很悲伤,郭沫若虽然对五哥感情深厚,但却告慰晚辈“已属高龄,瞑目无憾”,体现了一位长者的宽大胸怀和豁达的生死观。

郭沫若对于侄子因公殉职的态度是:“这是光荣的事。”新中国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尽心尽力,这是他所强调的。另外,他还特别嘱托侄媳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们继承先烈们的精神,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从这些发自内心的叮咛与寄盼,可以看出郭沫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就像信尾所说:“不问成就大小,螺丝钉总要不生锈。”这也是一位共产党员的真性情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