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名人家书:马援致侄子马严、马敦之信

名人家书:马援致侄子马严、马敦之信

【摘要】:侄子这种喜欢议论人过失的行为,将受到马援严词斥责,马援立场坚定,将闻人过失提高到“如闻父母之名”的高度,严正申明:“好议论他人长短,妄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也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从马援的劝诫信中看到很多值得重视的东西。

吾欲汝曹[1]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2]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矜结褵,申父母之戒[3],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4],谦幼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5],父丧致客,数郡毕至[6]。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7];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8]者也。

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9],州郡以为言[10]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东汉时期战功卓著的著名将领。他少怀大志,一生戎马沙场。他经常说:“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并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作为自己的志向。为了四境的安宁和国家的统一,他西定陇右,南平交趾,北御匈奴,最后战死沙场,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

这封信是他在南征交趾的时候写给马严和马敦两个侄子的告诫信,因为当时他听说两个侄子喜欢讥议别人,经常结交一些轻狂的人,故而写信告诫他们。

[1] 汝曹:你等,尔辈。

[2] 是非:评论、褒贬。

[3] 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4] 口无择言:讲话不选择言辞,意为所言皆善。(www.chuimin.cn)

[5] 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6] 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7] 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8] 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9]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

[10] 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这封信宽严相济,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父辈的威严,而且也可以体会到父辈的慈爱。侄子这种喜欢议论人过失的行为,将受到马援严词斥责,马援立场坚定,将闻人过失提高到“如闻父母之名”的高度,严正申明:“好议论他人长短,妄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也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因为马援身居高位,经常处于官场纠纷的旋涡当中,所以他对于如何“明哲保身”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尤其是对于高官弟子那种动辄就随意谈论政治,臧否人物的现象很是反感,他认为这样很容易招致灾祸。为了侄子们将来的生活能够更好地发展,特意写了这封信劝诫他们。

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从马援的劝诫信中看到很多值得重视的东西。现代社会的很多年轻人,仍然有着喜欢议人得失,评人是非的毛病。因此在读完这封信后,我们都应该谨记马援的教诲,严格要求自己。虽然这封信只是讲了马援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思想,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知人见事之明。哪怕是一些很小的苗头,他都能准确地推断出事情发展的态势和结果。这也难怪在《后汉书•马援列传》中对他的评价:“戒人之祸,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