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沈从文致三弟沈荃:中华名人家书

沈从文致三弟沈荃:中华名人家书

【摘要】:在此期间,他给时任军委会驻滇干训团上校战术教官的三弟沈荃写了一封信,向他介绍自己的情况。信中提到的《长河》是沈从文1937年回到湘西,在沅水中部一个县城里住了约四个月之后写下的随记。在信中,沈从文向弟弟提及作品《长河》出版时遇到的种种困难。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享年86岁。沈从文的三弟沈荃。虽然写作活动受到限制与压抑,但沈从文并不气馁。

得鱼[1]

寄来两张相片是最近照的。我们生活还勉强过得去。孩子们虽破破烂烂,还活泼健康,只是学校不成学校,未免麻烦!三姐下月即不再做事,因学校要结束,也许要休息半年看。为的是若要做事,必搬进城,城中住处不易得到,一般租房子必三百元一间,三间房子即近一千两。最难应付的是盗贼,防不胜防,常在警报时将一家所有搂光,那才真无办法!我学校事照常。只是在桂林出版之书,被扣被禁甚多,检查人无知识而又擅作威福,结果即不免如此。《长河》被假借名义扣送重庆,待向重庆交涉时,方知并未送去。重庆审查时去五十字,发到桂林,仍被删去数千字。按《长河》实际发表时字数看,被删去的比这数字大得多。《芸庐纪事》第三章也被扣,交涉发还,重写一次,一万字改成六千,精神早已失尽了。集子每本都必被扣数篇致无从出版。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二千年前孔子已见及此矣,不意二千年后犹复如此。大多数教书的都有点支持不下去。米每石在千元左右,青菜也得数元一棵,应付吃住,已不容易。至若添补衣鞋,自更困难了。大家都已到了破破烂烂情形下,惟读书空气,倒反而转好起来,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读书虽不能增加收入,情绪总好多了。寒假大致有一个月可不进城,我正希望在假中把《芸庐纪事》写完,在这里印,比较方便。昆明最好的应当数太阳,一个冬天都只需穿驼绒袍子,且可从八月穿到明年三四月。这两天算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依然阳光满室。只要大写字台下烧个小火,就暖烘烘的了……

这里已见到有双身驱逐机在空中飞,惟从未在市区看到空战。乡下机场若修成功,有大规模空运时,恐将免不了有空袭发生,地方去我们住处八里十里,大致不会误投炸弹到十里外来。

家中安吉。

二哥

一月十一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原名沈岳焕,字崇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鲁迅齐名。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当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1937年8月,沈从文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南下,在昆明呈贡县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给时任军委会驻滇干训团上校战术教官的三弟沈荃写了一封信,向他介绍自己的情况。(www.chuimin.cn)

信中提到的《长河》是沈从文1937年回到湘西,在沅水中部一个县城里住了约四个月之后写下的随记。在信中,沈从文向弟弟提及作品《长河》出版时遇到的种种困难。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这个水运小镇的繁华人事,但却颇为传神地写出了农民对政府的恐惧,超越了大多数现代中国的乡土作品,也因此在出版时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刁难,对他的文稿进行了长时间的审查扣留,后来又经过大量删节、涂改后才得以发表。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展示出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专制统治。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享年86岁。

[1] 鱼:即得余。沈从文的三弟沈荃。

这封信写于1944年1月11日,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开始进入反攻阶段。沈从文由寄出的照片说起,首先道出了自己在昆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另外重点描述了人们在战争中的详细的生存状态,“虽破破烂烂,还活泼健康,只是学校不成学校,未免麻烦”。我们不难看出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战争给社会、给人们生活造成破坏的愤懑与无奈。

虽然写作活动受到限制与压抑,但沈从文并不气馁。即使在“破破烂烂”的情况下,他仍然计划在寒假中把《芸庐纪事》写完,这也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作家对艺术的追求和社会使命感

沈从文在信的末尾写到了当时的战争形势,虽然在市区没有看到空战,但“乡下机场若修成功,有大规模空运时,恐将免不了有空袭发生”。这表达出他对局势变动的关心以及民生安危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