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称自己是“趣味主义者”。作为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自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与熏陶,人文学养丰厚。梁思成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眼光亦属一流。但是梁启超非常担心儿子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唯恐其“学问兴味太过单调”,所以特意写信嘱托他。梁启超对于这种情况非常担心,害怕在美国留学的儿子也变成这样。因此他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这封家书中,循循善诱地讲给赴美留学的儿子梁思成。......
2023-12-03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好做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兄天祥家书,达百五贤妹[2]。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汉族江右民系。宋理宗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县北五坡岭与元军作战时不幸所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誓死不屈,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心声。元军无奈,只得把他押往大都。
在元大都的监狱中,文天祥“榈项缚手”,被囚禁于阴暗潮湿、秽气囚溢的土牢中。尽管病魔缠身,他仍然没有屈服。至元十七年(1280年)秋,他收到三年多来杳无音讯的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欧阳氏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也被押到大都,整日身着道家装束,念诵道经,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与妻女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痛断肝肠,“泪下如雨”。这是他写给落难大都的长妹懿孙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为国捐躯、“于义当死”的坚定信念。
随后,文天祥作《得儿女消息》一诗: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www.chuimin.cn)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表明了他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绝不以媚态向新朝献降的决心。
文天祥心志不移,在被囚禁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正气歌》,表露了这位“三千年不两见”的耿耿忠臣的拳拳报国忠心。1283年1月9日,他神态自若,边歌边行,登上刑台,向南方三拜后慷慨赴死。他以凛然正气在民族危急关头谱写了一曲中华正义歌,受到后人的敬仰。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根据《铁网珊瑚》卷四的记载,文天祥的长妹并未收到这帖家信。不知何故,此信落到王积翁手里,被他视为墨宝收藏起来。后来几经转手,上面落有元人陈方、张翥、郑元佑和明人王祎、陈谦、沙门道衍(即姚广孝)、吴讷、吴宽等人的题识。
[1] 千二哥:即文璧,文天祥的长弟。
[2] 五贤妹:即长妹懿孙。
文天祥与家人的书信往来一直被元朝官员封锁着,这次是为了以骨肉亲情动摇文天祥的心志,才允许其给女儿柳娘写信。文天祥接到来信后,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在“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的反问与感叹中,他那种不能与近在咫尺的妻女团聚的抑郁与悲愤之情表露无遗。在此之前,文天祥一直以为妻子已经殉难。得知妻子仍然活着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欢喜与离愁。他嘱托妹妹“将此诗呈嫂氏”,即将《邳州哭母小祥》、《过淮》和《乱离歌六首》等三首诗转呈欧阳氏。其中《乱离歌六首》为文天祥被押北上在山东境内渡黄河前后所作,分别悲叹了妻子、妹、子、妾和自己的命运。这一纸泪痕斑斑却不能写完的书信,真切、生动地表现出身为人父、人夫对家人的责任心与爱心,正可谓侠骨柔肠。
虽然文天祥爱自己的家人,但他更爱自己的国家。与为国家为民族殉身立节相比,骨肉至亲,在他心中仍旧退而居其次。他将对子女、对家人的爱深埋心底,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明确地表示出自己决不归顺元朝的信念。“于义当死,乃是命也”,道出自己无悔的选择,凸显出他誓与国家共存亡的爱国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有关中华名人家书的文章
梁启超称自己是“趣味主义者”。作为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自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与熏陶,人文学养丰厚。梁思成的美术知识和艺术眼光亦属一流。但是梁启超非常担心儿子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唯恐其“学问兴味太过单调”,所以特意写信嘱托他。梁启超对于这种情况非常担心,害怕在美国留学的儿子也变成这样。因此他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这封家书中,循循善诱地讲给赴美留学的儿子梁思成。......
2023-12-03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从北京返回离别十余年的湘西故里。分别后,他十分牵念妻子。这是在1934年年初,他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信中向妻子描述了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的见闻和思绪。尤其是在对鸭窠围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和在对“水手”、“妇人”自在生活体验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沈从文对湘西故土和湘西人民的无限热爱。沈从文本来是想在船停泊时到岸上去看看的,但是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实现。......
2023-12-03
蔡锷对袁世凯此举极为不满,为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蔡锷以去天津看病为借口逃出北京,自日本转道昆明。在毕节驻扎期间,蔡锷写下了这封与妻子潘蕙英的信。[1]次:旧时写给妻子的信,台头下常用“妆次”,以示亲密。在这封家书中,蔡锷首先将当时的战争形势向妻子作了介绍,同时也谈及未来的作战计划,此时的蔡锷信心满满,从心底流露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作为驰骋沙场的老将,他认为自己指挥的军队“必能操胜算”。......
2023-12-03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杨虎城坚持把蒋介石除掉,然而没有得到张学良的同意。七七事变后,杨虎城多次向蒋介石要求回国抗日,但均遭到拒绝,这封信就是他在1937年8月20日写给弟弟杨茂三的。1949年9月6日,蒋介石下令杀害杨虎城,最终杨虎城死于重庆中美合作所的戴公祠,终年56岁。[8]呼尘:杨虎城的化名。......
2023-12-03
1925年3月,朱湘与刘霓君在南京结婚。这是他在海外寄给妻子的第五封信。[1]霓妹,朱湘的妻子刘霓君,在朱湘投江自杀后削发为尼,1974年病逝于昆明。朱湘尽情地表露自己的心绪,毫不避讳地告诉自己远方的妻子,这既是他真挚情感的强烈迸发,也是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朱湘和其他相爱的人一样,也希望和自己相爱的人长相厮守。我们从这些道歉与希望中,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与刘霓君间的深情厚爱。......
2023-12-03
吾意欲致书郝表弟,问此地下落,若未售,则封去十二金,买以葬吾夫妇。郑板桥,诗人,清代最为多才多艺的文人之一,擅长写诗、绘画、填词、书法等。郑板桥在信中就买墓地一事,讲到了为人应当“去浇存厚”的道理。而郑板桥对这种封建迷信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风水先生的话,不值得相信。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诀、真趣。......
2023-12-03
作为一名父亲,林则徐在操劳国事的同时同样忘不了家中的两个儿子。在这封信的末尾,林则徐仍嘱托妻子,要多多督促两个儿子认真读书,虽寥寥数语,但深沉而伟大的父爱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跃然纸上。......
2023-12-03
虽然杨杰政治主张和共产党人并不一致,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共产党是一致的。恨之入骨的蒋介石不得不派出特务监视杨杰,1947年,他被迫潜赴昆明。在去云南之前,杨杰接到了儿子询问他情况的信,此封信就是他写给儿子的回信。在信中杨杰提出的奋斗精神,从古至今一直被我们中华民族所重视。杨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儿子,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永不言弃者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