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孙权致信堂弟孙皎:改正错误,深自咎责

孙权致信堂弟孙皎:改正错误,深自咎责

【摘要】:孙皎是孙权的堂弟,率军驻守夏口时,因为一点小事与大将甘宁发生口角,后来矛盾激化导致甘宁提出要调到吕蒙部下。孙权得知后给他写了这封信批评他,让他“深自咎责”,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封信是孙权写给堂弟孙皎让其改正过失的。在信的最后,孙权也不忘对堂弟的劝诫,用充满感情而又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诫他要改正错误。这是史家孙盛对孙权的评价。

自吾与北方为敌,中间十年,初时相持年小,今昔[1]且三十矣。孔子言“三十而立”,非但谓五经也。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於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於北境,非徒相使逞私志而已。

近闻卿与甘兴霸饮,因酒发作,侵陵[2]其人,其人求[3][4]吕蒙督中。此人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5]大丈夫也。吾亲之者,非私之也。我亲爱之,卿疏憎之;卿所为每与吾违[6],其可久乎?夫居[7]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怒邪?

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宜追前愆,深自咎责。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

孙权(182-252),三国时期东吴皇帝。他十九岁就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来又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的军队。在曹丕称帝以后,孙权亦称帝,并在建业定都。他称帝以后,非常注重国家的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发展造船业的同时多次减免赋税,极大地促进了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孙皎是孙权的堂弟,率军驻守夏口时,因为一点小事与大将甘宁发生口角,后来矛盾激化导致甘宁提出要调到吕蒙部下。孙权得知后给他写了这封信批评他,让他“深自咎责”,改正自己的过失。

[1] 今昔:现在。

[2] 侵陵:欺负,侮辱。

[3] 求:要求。

[4] 属:调往。(www.chuimin.cn)

[5] 较略:大体上来讲。

[6] 违:违背,相反。

[7] 居:行为举止。

这封信是孙权写给堂弟孙皎让其改正过失的。在信中孙权毫不留情地批评他“因酒发作”、“逞私志”等错误行为的同时,也讲到了对堂弟的期望和委托的重任。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统领军队,孙权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一个人的举止首先要恭敬而谦让,在行为上要能够约束自己,爱人多仁,这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戴。而对于一名统率千军的将领来说,做到这两点后才能得到将士们的拥护,才能让君主在后方放心。

读完这封信后,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孙权在用人策略和排解纠纷方面的能力,还可以看到他对下属的了解和一视同仁。对于像甘宁这样有缺点的将领他会宽容相待,而对于孙皎他也不会因为是自家人而袒护。在信的最后,孙权也不忘对堂弟的劝诫,用充满感情而又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诫他要改正错误。

“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这是史家孙盛对孙权的评价。孙权主张“爱人多容,可以得众”。“爱人”指的是要爱护人才。要想让各路人才为我所用,首先要了解他们,给他们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人才不仅要爱护还需要培养,“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典故,它讲的是孙权劝告自己手下的将领吕蒙要多读书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开启自己的智慧的故事。“多容”则是要对人才的缺点和问题给予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