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华名人家书:许地山致妻子周俟松的情书

中华名人家书:许地山致妻子周俟松的情书

【摘要】:1929年5月1日,许地山与周俟松喜结伉俪。1933年秋,许地山与妻子赴广州中山大学讲学,之后绕道台湾探亲。其间两人又发生口角,周俟松一气之下返回北京,许地山则远赴印度考察宗教。6月9日,许地山给妻子写了这封回信,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生活和计划。在这封信中,许地山再一次与妻子商量《藏经》一书的出售情况,希望可以尽早卖出去。

六妹子[1]

五月九日和十四日的信都接到了,我现在只等款,款一来,马上就走。这封是最后的飞机信,此后还是每星期一给你信,你可以不必回信。若我的船位定好了,你可由飞机递到各埠船公司转给我。

写信给老太爷[2],我自从到这里来,一步也没走开,没什么可报告的。许多地方应当去的都还没去。上星期赶着雨季之前到阿前多和伊罗去参拜佛教遗迹,用了一百元左右。在伊罗洞外约十里的丛林中遇见一只约一丈长(连尾巴)的大豹,险些性命丢给豹做大餐。那天(五月廿七)在道上遇见许多小野兽,因为洞离城市十七英里,我同一个学生坐马车去底,马车走三点钟才到。回来时,日已平西,过那丛林,已不见太阳,正是猛兽出来找吃的时候。车上三个人,一面走一面谈,忽然车夫嚷说:“看!老虎在道上走!怎办?”那时已是黄昏后,幸亏是月明时候,车夫也有经验,他说:“坐定了,提防着!”把马鞭了一下,走近那大豹约十码之地,车夫鞭车篷,发出大响声。那豹一双大眼睛看着我们,摇着尾巴,慢慢走到溪边去了。车夫看的是老虎,我看的是豹,可惜光不足,不然照一张相片回家,多么有意思!当时并不觉危险,事后越想越玄,几乎晚上都睡不着,回家躺了好几天。那同走的学生太不关心,在走以前,我买了一本指导书(本地文)教他先看,看明白了再走,他没看。到那晚上,回家,他才翻起来看,说:“指导书里也说在太阳未落山以前就得离开洞口,道上时常有野兽来往。”我听了,真是有气。印度人底不负责任,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还有一种爱占便宜底习惯,更令人看不惯。这宿舍,因为暑假,只住着四个人(连我算),那三个人,短什么东西,都到我屋里来借、来取,像我是他们底管家。胰子、牙膏、洋蜡、墨水、邮票、信封、信纸等等,凡日用所需,应备底都不自己去买,等我买回来,他们要现成。有时自己有,留着,先用别人底。有一天,出门,用旱伞,那个女学生底哥哥来说:“请把旱伞借我使使。”我说:“我底旱伞有一点破,不好使,你还是使你自己的罢。”因为我知道他有。他说:“我底也有点破,反正你是要修理底,多裂一点,并不多花钱。”从我手里硬夺过去。你说世上真有这样人!出门去玩,吃东西,坐车,若是用他们的钱,回家一个子也算得清清楚楚,若是用我底,就当我请了客!在这里住底,个个家里都是十几廿万家事底子弟,还是这样酸,其他可想。所以这几个月,住在此地,天天都有气,我又面软,不便说什么,又不愿意得罪他们,这使他们想着我比他们更有钱。

燕京底房子,是不是“四美轩”或“三松堂”后面底那座?没自来水,所以把现在的抽水机移出去,钱要燕京花,把那水机送燕京都可以,但要高水池和水管。海甸地低,用不着打多深,所以水柜可以放在房顶上。

《藏经》消息又沉了[3],我想还是找李镜池,分期交款办法本可以办,你主张(一次交款)不成,也许他们不要了,你可写信到上海。叫有骞先把书寄去,我到广州再同镜池交涉,或是你写信给镜池,应许他分期交款,看他怎回答。那书不卖,恐怕以后越难出去。日本金水跌得低,他们也许可以直接去订。

我定十五六离开此地,到孟买去定船。看这光景,是不能游历了。到现在钱还没来,教我真没办法。这次买船票先到香港,广州再住几天,转回漳州,把几盆兰花带回来。我还要到南京去,找几个朋友。所以顶快也得七月中才能到家。

我身边只剩下三百卢比,若买三等票,也可以到香港。这两天就得定船位,下星期若钱还不来,真得定三等。日本船便宜,可不敢坐。欧洲船三等,不晓得怎样,还得打听。如有关国总统船,三等也可以。大概我会搭三等回家,我想我没来由借钱坐二等。

再谈吧。

地山

六月九日(www.chuimin.cn)

许地山(1894—1941),知名作家,笔名落华生。在文学创作中,他把宗教的赎世观念同世俗的浪漫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大部分作家致力于现实描写的时候,他却另辟蹊径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风格。沈从文曾说过:“在中国,以异教特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基本,以佛经中邃智明辨笔墨,显示散文的美与鲜,色香中不缺乏诗,落华生为最本质的使散文发展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的作者之一。”

1929年5月1日,许地山与周俟松喜结伉俪。婚后两人互相体贴,相敬如宾,但因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常因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争吵。1933年秋,许地山与妻子赴广州中山大学讲学,之后绕道台湾探亲。其间两人又发生口角,周俟松一气之下返回北京,许地山则远赴印度考察宗教。

1934年5月,周俟松连续给丈夫写了两封信,询问他的近况。6月9日,许地山给妻子写了这封回信,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生活和计划。

[1] 六妹子:指周俟松。

[2] 老太爷:似指周俟松之父。

[3] 《藏经》消息又沉了:即《大藏经索引》一书的出版事暂时搁浅。

这封信是作者在赴印度考察途中写的,虽然充满了异域风情,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关于自己在伊罗洞外丛林中遇见大豹的危险经历,许地山在信中以幽默诙谐的语气向妻子讲述了出来,展现了他开朗健谈的个性特点。虽然人们以特有的智慧头脑沉着应对过去了野兽的威胁,在最后安全脱险,但这也使得许地山清楚地看到了印度同伴不负责任的办事态度。同时,他又以借东西为例,向妻子表达了他对印度人“爱占便宜底习惯”的深深不满。

虽然身在国外,但对于国内的事情许地山也一直惦记着。就连水柜的放置问题,他也对其位置和用具向妻子做了详细地叙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的惦念,展现了他对家庭的强烈责任心。

许地山在1926年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及宗教学院教授时编辑的宗教书籍《大藏经索引》,即信中提到的《藏经》,一直没能出版。在这封信中,许地山再一次与妻子商量《藏经》一书的出售情况,希望可以尽早卖出去。这样他们既能获得经济来源,又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公布于世,体现了一位学者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