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被称为小说的“铁笔”、“圣手”。1957年,赵树理再次回到山西农村,但由于担心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赵广建的工作和思想问题,特别是女儿“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让赵树理觉得应该进行批评与教育,所以写下这封信。这封赵树理给女儿的信,乍一看劝诫批评多于爱女之情,然而赵树理在劝诫女儿的过程中,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劳动观表现出来,仔细品味,这也是一种爱,一种父亲对女儿寄予厚望的爱。......
2023-12-03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1]京华,义方[2]之教,责在尔躬[3]。而妇女心性,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4]?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5],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矫傲[6]。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科玉律,尔宜铭诸[7]肺腑,时时以之教诲三子,虽仅十六字,浑括[8]无穷,尔宜细细领会,后辈之成功立业,尽在其中焉。书不一一,容后续告。
纪昀(1724—1805),字晓岚,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但纪晓岚成为“一代通儒”还是靠后天的勤奋。纪晓岚从小受到家人严格督促,同时也深受父亲影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问与日俱增。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入京,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乾隆十二年应乡试中,被擢为乡试第一,主考直呼奇才。乾隆十九年三月中进士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晓岚曾担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代表作品是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死后,嘉庆帝御赐碑文中评价“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并赐谥号“文达”,因此后人称其为文达公。
[1] 寄旅:寄住,寄居。
[2] 义方:做人的正道。义方之教,即教义方。
[3] 尔躬:你自身。
[4] 维何:是什么。
[5] 晏起:晚起。(www.chuimin.cn)
[6] 矫傲:骄傲。
[7] 铭诸:牢记于。
[8] 浑括:总括。
父母共同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现在我寄住在京城,教育子女做人正道的责任就落在你一个人的身上了。而做母亲的本性,多对子女有所偏爱,殊不知偏爱而不讲原则,反而足以祸害自己的子女。那教育子女的原则是什么呢?大略说来有“四戒”、“四宜”。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必须有四宜的规矩。一宜勤苦读书,二宜尊敬老师,三宜爱护众人,四宜谨慎饮食。以上八条,是教子的不可变更的条例,你应该牢记在心,时时用之教育三个孩子。虽然上述只有十六个字,但它总括了无穷的意思,你要仔细领会。孩子们将来成功立业,都在这十六个字之中。信中不能谈到所有的方面,其余的事容后继续告知。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无论纪晓岚的传说如何丰富传奇,在纪晓岚的心中,一个人的成功最关键的在于家庭的教育和自身的修养。因此久不在家的纪晓岚首先就向妻子提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在和妻子谈到教育子女原则时,纪晓岚认为必须要做到四戒、四宜。仔细品味纪晓岚的十六个字,既有学习方面的内容,又有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更有注重身体健康方面的内容。纪晓岚被称为一代通儒,是因其博学多才,涉猎较广,从这封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斑。
有关中华名人家书的文章
作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被称为小说的“铁笔”、“圣手”。1957年,赵树理再次回到山西农村,但由于担心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赵广建的工作和思想问题,特别是女儿“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让赵树理觉得应该进行批评与教育,所以写下这封信。这封赵树理给女儿的信,乍一看劝诫批评多于爱女之情,然而赵树理在劝诫女儿的过程中,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劳动观表现出来,仔细品味,这也是一种爱,一种父亲对女儿寄予厚望的爱。......
2023-12-03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故予从前限功课教诸弟,近来写信寄弟,从不另开课程,但教诸弟有恒而已。同治年间,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并在死后赐谥号文正,故后人称曾文正公。因此后人评价这部家书完全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被誉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2023-12-03
1927年10月,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同到上海,开始共同生活。5月30日,鲁迅给许广平写了这封信,他信中介绍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情况,并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小莲蓬”的来源则是在两人分别后,鲁迅在一封寄给妻子的信中,附有一张画有枇杷和一张画有莲蓬的两张信纸。鲁迅由原来通信时的“广平兄”改称“小莲蓬而小刺猬”,从他对许广平的称呼改变来看,他们的感情日见亲密、浓厚。......
2023-12-03
陶晓光是陶行知的次子。远在重庆的陶行知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向儿子要回了假证明,并且给儿子写了这封信,连带着一张真实的证明材料寄了回去,对儿子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当得知儿子开具假证明书时,陶行知立刻予以纠正,并指出了正确的道路。陶行知对此也是为儿子做过打算的。对儿子的学习和工作,陶行知做出了明确的教育引导,体现了他弃虚务实、诚实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
2023-12-03
蔡锷对袁世凯此举极为不满,为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蔡锷以去天津看病为借口逃出北京,自日本转道昆明。在毕节驻扎期间,蔡锷写下了这封与妻子潘蕙英的信。[1]次:旧时写给妻子的信,台头下常用“妆次”,以示亲密。在这封家书中,蔡锷首先将当时的战争形势向妻子作了介绍,同时也谈及未来的作战计划,此时的蔡锷信心满满,从心底流露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作为驰骋沙场的老将,他认为自己指挥的军队“必能操胜算”。......
2023-12-03
在留学期间,方声洞担任中国留学生总代表、同乡会议事部长、同盟会福建支部长等职。第二天下午5时30分,方声洞等人在黄兴率领下向两广总督署发起总攻。就在这场战斗中,方声洞阵亡。[4]颖:王颖,方声洞的妻子,同盟会会员。方声洞写此信时,王颖在日本。[5]旭:方声洞的儿子。为了祖国光复,为了人民的幸福,明知此行九死一生,但方声洞却义无反顾。......
2023-12-03
袁枚不但诗文精彩,他的书信也写得极有特色,其书信大都收录在《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这是他写给弟弟袁香亭的一封信,是《小仓山房诗文集》中的精彩之作。[1]阿通:袁枚的儿子。可以想象,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高理想就是科举中第,而袁枚的这一思想和当时的主流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但事实证明袁枚的思想是科学的。......
2023-12-03
章炳麟,晚清时候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这封信就是他在被软禁期间写的,随着一件自己的旧衣服一起寄给了新婚不久的妻子汤国黎。章炳麟的这封信虽然没有一般给妻子的信的那种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到他那种对妻子的深沉的爱恋与思念,同时这封信也寄托了他对革命事业成功的无限向往与期待。章炳麟对于生与死的态度是非常达观的。......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