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博学强记,因此诗、书、画俱佳,素有狂生的称号。林琴南18岁成家,对他非常推崇的岳父出资供他完成学业。在信中,我们可以从林纾反复的教导中看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林纾一生虽有举人身份,但始终无法入仕,因此他对于官场是非常痛恨的。儿子长大后,当知道长子林圭执意出仕,林纾表示过强烈的反对。......
2023-12-03
字谕[1]琮儿知之:
天下最难之事为收放心,而最易之事,则为提醒精神。精神一提醒,则后来艰难之状,历历布在眼前,放心不敛则自敛矣。凡血气未定之人,容易为人诱骗。你之朋友亦不是有心陷害,不过同是青年之人,阅历不深,毫无后顾之忧,一日畅快便过了一日,不知不觉将堂堂岁月积渐抛荒。一日抛荒,便种一月一年之根株。心情渐渐疏懒,以为凡事都有明日,不知不觉明日便失之今日,逐日如此,不知不觉又度一月。一月不过三十日,试问一年有几个三十日?岂不可惜!而翁[2]今年七十有二,未尝一日偷闲,正以来日无多,格外秘惜。汝年仅二十,如能如我勤勉,将来岂复可量。譬如商家,我之资本无多,能俭能勤,亦足支撑过日。汝年富力强,本钱充足,更能勤俭,发财便无限量。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我在一日,汝便有一日之安饱,此不是甜境,是未来之苦境。汝若昧昧[3]视为甜境,则苦境之来,正算不到是何时日。吾为汝计,方汲汲顾景[4],汝反偷闲往观电影,有何益处?不是作骗,就是狙劫,至侦探等等,全是教人为恶,毫无阅历之可言,观之殊眼光。汝言夜间睡不着,必是课后与同学闲谈,不能就枕,率性出塾[5]游玩,此即不能收敛放心处。放心一萌,则眼前便起一道愚云,将一身事业全行遮蔽。如道士炼丹,时时着魔,令汝七颠八倒,你当早早回头,习一静字,便是安心之法。由静生明,由明看到家境,则志气奋发矣。勉之勉之。
癸亥[6]四月二日父字
此书留观,不可抛弃。
林纾(1852-1924),中国近代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翻译家。他其实不懂外语,他的翻译主要依靠旁人口述,然后自己用古文记录。林纾所翻译的欧美等国小说达170余种,其中很多是外国名著。他那流畅的译著文笔,对介绍欧美文化起了很大作用。
[1] 谕:告知,特指长辈对晚辈的教诲。
[2] 而翁:你的父亲,此为林纾自指。
[3] 昧昧:糊涂。(www.chuimin.cn)
[4] 汲汲顾景:急切地顾及你的前程。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5] 率性出塾:随意离开学堂。率,轻易,不慎重。塾,私塾,读书之所。
[6] 癸亥:1924年。
针对儿子林琮在求学中心情疏懒、抛荒岁月的情况,林纾在这封家书中对他提出了谆谆告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封家书通篇都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林纾在信的开头首先提出了天下最难事与最易事的问题。随后,他又结合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虚度光阴与好学奋斗做对比,以自我为例证,深入浅出地将“须知为人必先苦而后甜,不宜先甜而后苦”的道理教给儿子,希望儿子能够早早回头,安心学习,奋发图强。
人生奋斗之路要先苦后甜,这个道理是林纾提出来的,它不仅是对他的儿子求学的严格要求,对今天青年人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有人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头上熠熠闪光的桂冠,羡慕他们的成功,却不知道“光荣的桂冠”即成功的背后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成功者所付出的代价和忍受的苦楚常常被人所忽视甚至全然不知。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豪杰的乳汁。”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当一个人能够正视生活中的苦,甘于吃苦并乐于吃苦的时候,他的身上就会滋长出一种对苦的忍耐力、承受力和抗压力,而这将会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可以凭着这一笔财富在今后的生活旅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愈苦精神愈坚韧,愈苦意志愈顽强,最终在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而对于那些没有吃过苦的人,他们一旦突遇困苦就会变得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有时甚至会因为承受不住挫折的考验而轻生。因吃苦而拥有的精彩和厚度以及透过吃苦而培养起来的自强自立是他们的生命中所缺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也会因此而享受不到苦尽甘来的喜悦与乐趣。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只有经受苦难,性格才能变得坚韧,才能激发向上的恒心,才能获得伟大的成功。今天的年轻一代必须树立吃苦耐劳的信念,在苦难中磨炼坚强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从而担负起振兴中华之大任。
有关中华名人家书的文章
林纾博学强记,因此诗、书、画俱佳,素有狂生的称号。林琴南18岁成家,对他非常推崇的岳父出资供他完成学业。在信中,我们可以从林纾反复的教导中看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林纾一生虽有举人身份,但始终无法入仕,因此他对于官场是非常痛恨的。儿子长大后,当知道长子林圭执意出仕,林纾表示过强烈的反对。......
2023-12-03
在留学期间,方声洞担任中国留学生总代表、同乡会议事部长、同盟会福建支部长等职。第二天下午5时30分,方声洞等人在黄兴率领下向两广总督署发起总攻。就在这场战斗中,方声洞阵亡。[4]颖:王颖,方声洞的妻子,同盟会会员。方声洞写此信时,王颖在日本。[5]旭:方声洞的儿子。为了祖国光复,为了人民的幸福,明知此行九死一生,但方声洞却义无反顾。......
2023-12-03
在这段时间,傅雷与儿子尽量利用时间,深入系统地探讨了音乐艺术规律和艺术家的修养等问题。傅雷在傅聪离家后的第二天,怀着眷恋的心情写下这封信。儿子的成长令傅雷感到骄傲和欣慰。傅雷不仅将儿子看成一名艺术家,更把他当作自己的人生知己。信中傅雷对儿子谆谆告诫的话语蕴意深刻,表达流畅,使那些原本严肃的话题,显得自然而天真,也使得这封家书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充满了浓郁的家庭亲情。......
2023-12-03
张奉家全家得疾病,无人照料,是王修亲自照顾直至张奉全家病愈。这是王修晚年写给在外游学的儿子的一封信,信中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期望儿子能够诸事向善。在信的开头,可以看出王修对儿子的谆谆爱意和殷殷怜情,他对儿子的挂念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是说除了生命不能舍弃之外,王修可以为儿子做任何事情,这着实令人震撼和感动,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
2023-12-03
陶晓光是陶行知的次子。远在重庆的陶行知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向儿子要回了假证明,并且给儿子写了这封信,连带着一张真实的证明材料寄了回去,对儿子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当得知儿子开具假证明书时,陶行知立刻予以纠正,并指出了正确的道路。陶行知对此也是为儿子做过打算的。对儿子的学习和工作,陶行知做出了明确的教育引导,体现了他弃虚务实、诚实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
2023-12-03
因为父亲会把儿子当成自己的继承者,不但继承自己的血脉,也继承自己的风格,甚至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因儿子也会将父亲看作一座大山,在攀登这座山的过程中,吸收山的养料和文化,最终,你将超越这座山——这才是老爸的初衷啊。......
2023-11-17
面对儿子的不适应,梁漱溟特意给儿子写了这封回信。梁漱溟不仅是一位学识丰厚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父亲。在这封信中,梁漱溟虽然语言犀利,但在向儿子阐述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理解时饱含着浓浓的父子情。看到儿子的信中出现错别字时,梁漱溟立即用笔改过,然后告诉儿子谨记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在如此严格要求的背后也体现出他对儿子的殷切厚望。而信中阐述道理时逻辑之严密更是充分展现出梁漱溟丰富的人生经验。......
2023-12-03
后来他给远在北京任职的儿子林汝舟写了这封告诫信,希望儿子好好做官,为人处世要谨慎。这正是林则徐的成功和可贵之处。林则徐共有三个儿子。[4]汝二弟:林汝舟的二弟,林则徐的二儿子。对于儿子的生活、交友、工作等诸多方面,林则徐也提出了要求,话语真实诚恳,没有半点虚伪矫饰,让我们看到了他为官的清正廉洁和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