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晚清时候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这封信就是他在被软禁期间写的,随着一件自己的旧衣服一起寄给了新婚不久的妻子汤国黎。章炳麟的这封信虽然没有一般给妻子的信的那种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到他那种对妻子的深沉的爱恋与思念,同时这封信也寄托了他对革命事业成功的无限向往与期待。章炳麟对于生与死的态度是非常达观的。......
2023-12-03
示谕吾儿知悉:
来信均悉。现再汇给你日本洋五百元,你收到后,给我复信,以免挂念。你自出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为何带去的千元钱已经用尽?是甚可怪[1]!你去日本,为求学也。求学宜[2]先刻苦,又不必交友应酬,即稍事阔绰,不必与寒酸子弟相等,然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为何四月不到,就用完了,你到底用在何处呢?我不是吝惜这一点钱,你如果用得在理,即使每日百金,也供得起,只是你不应该这样。求学之时,如果像这样奢华无度,到学成问世将成什么样子?何况你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所消耗。一方之所消耗,则于学业一途,必有所弃,否则用功都来不及,哪有多少时光供你浪费?所以我在这里可以断定你绝不是真用功之人,否则不会是这样。你也曾读过《孟子》吧?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经受艰难困苦及心灵的苦难之后,才可能有所作为。你凭着有父亲的荫庇,当然不需这样,但也应知道生活的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不这样,即学成归国,民情不知,世事不晓,必一事无成。晋朝的末代皇帝听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吃时说,怎么不吃肉粥呢?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况且你是军人,军人应较常人更能吃苦,以备为朝廷效力。你现在这个样子,哪里是军人该做的?我恐怕今后对你不该有什么指望了。我固然不曾到过日本,就是将来有机会去,也不可能了解他们民间的情况。不是不想知道,只是身份有限,想知道也不可能。我听人说,一个学生在日本,每月有三十金,即足维持。即饮食起居稍顺适者,每月亦无过五十金。现在你两倍于这个数目的开销是可以的,何至于千元的钱不到四个月就花光,是必所用者,有不尽告人之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可就是大事了。我曾给你写信,要你努力学习,言犹在耳,怎么就忘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来者可追,从今以后,你要赶紧收住邪心,努力求学,不遇星期天不要出校门;即使星期天出校,也不得擅自在外居留,这样开支可省。不必节俭而自节俭,学业不荒;不欲努力而自努力,光阴可贵。求学不易,你毕竟不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了,此中甘苦,自己应该明白,不要辜负了老人的教诲。
你最近身体如何?宜时时留意。父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皆安康,不要挂念。
父涛
八月初九日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贵州人。咸丰二年(1852年),16岁的张之洞考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www.chuimin.cn)
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张之洞崇尚并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提出应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张之洞曾经担任18年湖广总督,在任中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从而促成了办洋务、筑铁路、建新军等许多新兴事务。武汉也因张之洞连续创办11家企业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汉阳钢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当时洋务和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毕竟是新生事物,很多人都不太接受,因此热心洋务的张之洞仍受到很大阻力,为了向世人显示自己对洋务的信心,张之洞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日本留学,这封信就是他收到在日本求学的儿子的来信后,写给儿子的一封回信。
[1] 是甚可怪:是什么原因出现如此奇怪现象。在此指张之洞的儿子四个月时间竟花费了一千元钱。
[2] 宜:应该。
在这封信普通的父子通信中,张之洞用平淡的语气,简朴的话语,写出了对儿子的浓浓深情。在信中,张之洞通过对比,认为儿子大手大脚花钱“绝不是真用功之人”。然后他又通过圣贤之言和晋惠帝的例子劝诫儿子不但要努力学习,而且还要注重节俭。张之洞认为,节俭可以使人远离奢侈贪欲的诱惑,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这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有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可以让年轻人趋吉避凶。张之洞的这些思想不但对他的儿子有着教育意义,而且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有关中华名人家书的文章
章炳麟,晚清时候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这封信就是他在被软禁期间写的,随着一件自己的旧衣服一起寄给了新婚不久的妻子汤国黎。章炳麟的这封信虽然没有一般给妻子的信的那种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但是我们在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看到他那种对妻子的深沉的爱恋与思念,同时这封信也寄托了他对革命事业成功的无限向往与期待。章炳麟对于生与死的态度是非常达观的。......
2023-12-03
作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被称为小说的“铁笔”、“圣手”。1957年,赵树理再次回到山西农村,但由于担心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赵广建的工作和思想问题,特别是女儿“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思想让赵树理觉得应该进行批评与教育,所以写下这封信。这封赵树理给女儿的信,乍一看劝诫批评多于爱女之情,然而赵树理在劝诫女儿的过程中,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劳动观表现出来,仔细品味,这也是一种爱,一种父亲对女儿寄予厚望的爱。......
2023-12-03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故予从前限功课教诸弟,近来写信寄弟,从不另开课程,但教诸弟有恒而已。同治年间,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并在死后赐谥号文正,故后人称曾文正公。因此后人评价这部家书完全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被誉为“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2023-12-03
柳无非是柳亚子的长女,出生于1911年,1930年年初在上海大同大学读书。读过女儿的这封来信后,柳亚子在4月23日写了这封回信。在这一封父女间的通信中,柳亚子针对女儿来信中的想法,做出了自己明确的解释与及时的答复,耐心地分析了她思想上的波动,并给予了劝导。柳亚子希望女儿在处理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时“要把理智来克服感情,不应该让理智为感情所克服”,这不仅是他对女儿提出的忠告,更是对所有年轻人的警醒。......
2023-12-03
1927年10月,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同到上海,开始共同生活。5月30日,鲁迅给许广平写了这封信,他信中介绍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情况,并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小莲蓬”的来源则是在两人分别后,鲁迅在一封寄给妻子的信中,附有一张画有枇杷和一张画有莲蓬的两张信纸。鲁迅由原来通信时的“广平兄”改称“小莲蓬而小刺猬”,从他对许广平的称呼改变来看,他们的感情日见亲密、浓厚。......
2023-12-03
陶晓光是陶行知的次子。远在重庆的陶行知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打电话向儿子要回了假证明,并且给儿子写了这封信,连带着一张真实的证明材料寄了回去,对儿子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当得知儿子开具假证明书时,陶行知立刻予以纠正,并指出了正确的道路。陶行知对此也是为儿子做过打算的。对儿子的学习和工作,陶行知做出了明确的教育引导,体现了他弃虚务实、诚实做人的高尚道德品格。......
2023-12-03
纪晓岚从小受到家人严格督促,同时也深受父亲影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问与日俱增。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入京,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因此久不在家的纪晓岚首先就向妻子提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在和妻子谈到教育子女原则时,纪晓岚认为必须要做到四戒、四宜。纪晓岚被称为一代通儒,是因其博学多才,涉猎较广,从这封家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斑。......
2023-12-03
蔡锷对袁世凯此举极为不满,为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蔡锷以去天津看病为借口逃出北京,自日本转道昆明。在毕节驻扎期间,蔡锷写下了这封与妻子潘蕙英的信。[1]次:旧时写给妻子的信,台头下常用“妆次”,以示亲密。在这封家书中,蔡锷首先将当时的战争形势向妻子作了介绍,同时也谈及未来的作战计划,此时的蔡锷信心满满,从心底流露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作为驰骋沙场的老将,他认为自己指挥的军队“必能操胜算”。......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