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姬被以赎身的形式脱离了俞家,正式成为郑家的媳妇。朱小姬曾与周月卿有过文字上的交情,就暗示丈夫予以援手。竟不惜买通几个恶少,在朱小姬回家的路上将她劫持。关在幽室中的朱小姬面对俞家少爷们的骚扰,悲愤莫名,剪断秀发,毁损服饰,表示“吾宁死而不受辱!”杭州城内的上流社会不见了朱小姬,也为之惊诧不已。......
2024-08-29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1],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2],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3]、《礼记》[4],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5]、《商君书》[6],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中对他的评价是待人宽厚、善于用人,有高祖遗风,有英雄气概。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刘备在临终前写信嘱托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 夭:夭折。
[2] 恨:遗憾。
[3] 《汉书》:《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历史。
[4]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宋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www.chuimin.cn)
[5]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6] 《商君书》:《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
刘备早年丧父,起于贫寒,成就帝业。他写这封信的时候已是重病临终时,但他心里挂念的仍是儿子的成长。刘备从自己的疾病说起,讲到自己的人生已无憾,只是担心儿子,所以写信嘱咐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儿子要多读书,提高修养,增长智慧,要学会以德服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是坏事要从小处就开始防范,不能积少成多,使小事变成大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则是说做好事要从小处做起,积小成大,方可成就大事。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因为恶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小恶积多了会危害自身甚至乱天下,而小善积多了就会成为利天下的大善。丝毫之恶,不仅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与社会;点滴之善,不但能为自己积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正如古语有云:“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未见其灭而有所损。”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开始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经过辗转影响,层层放大,一件小事所造成的影响层面将会变得不可预料。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小事认真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大业。
有关中华名人家书的文章
朱小姬被以赎身的形式脱离了俞家,正式成为郑家的媳妇。朱小姬曾与周月卿有过文字上的交情,就暗示丈夫予以援手。竟不惜买通几个恶少,在朱小姬回家的路上将她劫持。关在幽室中的朱小姬面对俞家少爷们的骚扰,悲愤莫名,剪断秀发,毁损服饰,表示“吾宁死而不受辱!”杭州城内的上流社会不见了朱小姬,也为之惊诧不已。......
2024-08-29
在熊李力看来,在做科研工作中,如果从一个点着手,找到科研中的小切口,就能以小切口推动大改变、实现大成效、开辟大格局。在熊李力看来,如果在科研中从一个凝炼的切入点,找到更大的思维空间,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割裂他们,你的研究题才能不至于支离破碎,而是能够成为体系,对于大学老师做科研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023-08-20
后来他给远在北京任职的儿子林汝舟写了这封告诫信,希望儿子好好做官,为人处世要谨慎。这正是林则徐的成功和可贵之处。林则徐共有三个儿子。[4]汝二弟:林汝舟的二弟,林则徐的二儿子。对于儿子的生活、交友、工作等诸多方面,林则徐也提出了要求,话语真实诚恳,没有半点虚伪矫饰,让我们看到了他为官的清正廉洁和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2023-12-03
实践证明,诛大赏小是一个屡试不爽、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针对这种心理,领导可以对下属诛大赏小,从而树立自己的权威,让下属服从指挥。诛大赏小让下属们看到了法规的威严和领导者坚决执法的至公之心,以及领导明察秋毫的至诚之心。太简单了,只要做到诛大赏小就行了。......
2023-08-14
先就其行为方式而言,游侠大抵可以说是一批以行动为信仰的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可以证明这一点。如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即以为侠出于儒。所以,它也不能算以行动为信仰。游侠则不同,他纯粹以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负责,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作出解释。并且,这种行为超乎社会一般成员的习惯和要求之上。......
2023-07-16
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近时有谓“集义”之功,必须兼搭个致良知而后备者,则是“集义”之功尚未了彻也。致良知之功尚未了彻,适足以为“勿忘勿助”之累而已矣。致良知的功夫尚未透彻,便恰恰成为了“勿忘勿助”的牵累。王阳明把性作为天地间的基本存在,强调天地间只有性,别无他物。性、理、良知不是并列为三,各不相干,而是一回事。人所处的环境天各有别,但本性、智能没有什么两样。......
2023-11-21
以教师为中间桥梁,将课程群的建设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帮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建构,是提高课程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是课程群构建以及提高课程改革成效的必要环节。定期举行团队交流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每个教师对课程的个人理解为基础,结合课本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