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蔡邕给女儿蔡文姬的家书

蔡邕给女儿蔡文姬的家书

【摘要】:蔡邕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道理出发,向女儿阐述了修养品德、净化心灵的重要性。他希望女儿能够在美化外表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因此才对其提出了这一明确的要求。蔡文姬的父亲很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在父亲蔡邕的教育和熏陶下,她在人品和文品方面都卓然有成,她的作品《胡笳十八拍》被誉为千古佳作,而她本人也被称为才女。

夫心,犹首面也,是以[1]甚致饰[2]焉。面一旦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3]知饰其面,而莫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4]

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5]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6]也;用栉[7],则思其心之理[8]也;立髻[9],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10],则思其心之整[11]也。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末年文学家、书法家。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在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闵子骞,后人称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

[1] 是以:因此,所以。

[2] 致饰:给予修饰。饰,与下文的“修”同指修饰、美化。

[3] 咸:都,全。

[4] 将何容焉:将怎样立身处世呢?

[5] 鲜:鲜明、清新。

[6] 顺:安顺。

[7] 栉:梳子、篦子。(www.chuimin.cn)

[8] 理:有条理,不紊乱。

[9] 髻: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10] 摄鬓:整理鬓发。

[11] 整:严整。

这封信是蔡邕写给自己的女儿的,教导她要注意品德修养。蔡邕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道理出发,向女儿阐述了修养品德、净化心灵的重要性。蔡邕认为“面一旦不修,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像打扮自己的面容一样,重视自己的心性和道德修养。他希望女儿能够在美化外表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因此才对其提出了这一明确的要求。

这封信选取日常生活中的洗脸梳头过程,对应出“洁净、平和、鲜亮、和顺、顺理、正直、整肃”七个词语,见微知著,以明快有效的说理技巧来说物教子,取譬巧妙,熨恰自然,内容短小精炼,简单活泼,富有深意和生活情趣。

蔡文姬的父亲很重视对子女们的教育,在父亲蔡邕的教育和熏陶下,她在人品和文品方面都卓然有成,她的作品《胡笳十八拍》被誉为千古佳作,而她本人也被称为才女。

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人一向都很重视人的精神修养。这从很多典籍中都可以看到,儒家典籍《大学》和《中庸》曾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更是被当作安身立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不仅仅是对外表的修饰,更重要的是对内心的修养。这些思想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我们良好道德的体现和实现道德规范的关键环节。要注意的是,修身不能一味地谨小慎微,要具有开拓精神,解开对自己的束缚,然后不断改善自己,成为完善的人。要想有伟大的人格,首先要有伟大的品格。修身,正是为人的根本。综观历史,凡是成就事业的英雄豪杰,哪一个不是修身正心的典范?而他们正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