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曾国藩禀父母家书,揭示中华名人关于家庭情感的信件

曾国藩禀父母家书,揭示中华名人关于家庭情感的信件

【摘要】:曾国藩的父亲名叫曾麟书,号竹亭,也是个读书人。这封信是曾国藩刚抵北京时写给父母的平安家信。进京之后,曾国藩立即写信给父母,并在信中连琐碎之事都一一言明,可见在曾国藩心中父母的地位之高。在信中,曾国藩向父母写道“以烦琐为贵”,这五个字精准体现了作为一个远方游子,曾国藩时刻挂念家人,希望从各方面了解家中情况。即使后来妻子来京后,曾国藩仍对家乡琐事非常关心。

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已收到否?后于二十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男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正月初二日开车,初七日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二十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

到京在长郡会馆卸车。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信。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1]太小故也。

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剃发,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没后,加太子太保衔。其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庵及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一变。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

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www.chuimin.cn)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字伯函,号涤生,祖籍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湘军创立者和统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后入翰林院,先后在朝中担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在朝中,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与曾国藩成为好友。曾国藩崇尚学问及修身,主张以理学经世。

这封信是目前存世的曾国藩家书中年代最早的一封。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在第三次会试中式,以殿试三甲第四十二名的名次,被赐同进士出身,在后来的朝考中,曾国藩又考取了一等第三名,非常赏识曾国藩的道光帝特意提拔他为第二名,命进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庶吉士并不是实职官员,但前途无量,但在庶吉士通过三年后还有一次考试,当时称为散馆,只有散馆合格者才能真正留在翰林院,如果不合格,则会去地方担任县令或者分配到各部任职,从此失去进入核心阶层的机会。散馆之前的三年时间,曾国藩请假回湖南读书。写这封信之前,曾国藩来到北京参加散馆考试并顺利通过,领七品衔,授职翰林院检讨,成为京师一名小官员。

虽然当时曾国藩在北京名不见经传,但在曾氏家族中,五六百年从未有人考取如此功名,而曾国藩破天荒地还成了一名庶吉士,因此他是家族中了不得的大人物,更是为父亲长了脸面。曾国藩的父亲名叫曾麟书,号竹亭,也是个读书人。或许是运气不佳、考运不好,曾麟书连续参加十七次科考,直到四十三岁才考取了秀才,虽然坎坷,但因是曾家第一个秀才,也算是有脸面的人。曾麟书在曾国藩发迹之前一直以教蒙童为业,晚年因儿子的地位才被升为乡绅。从曾国藩后来的成就来看,曾麟书或许是个成功的父母,但他在家族中性格懦弱、办事才干欠缺是出了名的。

这封信是曾国藩刚抵北京时写给父母的平安家信。曾国藩来到北京后,非常挂念家中父母,同时他对诸弟的学业也非常上心,而家中诸弟看到长兄点了翰林,在羡慕之余希望自己也能以长兄为榜样,早日科举中第,因此也很希望得到大哥的指点。曾国藩是个家庭观念非常重的人,自己也认为做兄长的指点诸弟责无旁贷,所以一到京城,便写信催促父母把诸弟近日所作文章寄给自己,以便随时指导。于是在这封信中,在向父母报平安之余,曾国藩也特意提到此事。

[1] 儿子:在此指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也是一个家族观念非常重的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人。进京之后,曾国藩立即写信给父母,并在信中连琐碎之事都一一言明,可见在曾国藩心中父母的地位之高。作为曾家的长子,曾国藩挂念的是诸弟的学业。其实除了顾念兄弟之情之外,在曾国藩心中仍希望诸弟能效仿自己,建立功名,为祖上争光,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视家乡为“根”,无论走多远,叶落归根总是游子最后的去向。在信中,曾国藩向父母写道“以烦琐为贵”,这五个字精准体现了作为一个远方游子,曾国藩时刻挂念家人,希望从各方面了解家中情况。即使后来妻子来京后,曾国藩仍对家乡琐事非常关心。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位传统中国人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