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特种飞机:军用战争中的空中多面手

特种飞机:军用战争中的空中多面手

【摘要】:第一章军用飞机与战争Jun Yong Fei Ji Yu Zhan Zheng第一节飞机在战场上的应用虽然航空先驱者们在探索动力飞机的升力与阻力、平衡与操纵、发动机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但是还没有取得最终成功。1909年,美国陆军从莱特公司购置了第一架军用飞机。当时,土耳其没有飞机,而意大利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约20架军用飞机的飞机连。25日,当意大利飞机侦察土耳其军营时,遭到土军地面部队的步

第一章 军用飞机与战争

Jun Yong Fei Ji Yu Zhan Zheng

第一节 飞机在战场上的应用

虽然航空先驱者们在探索动力飞机的升力与阻力、平衡与操纵、发动机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但是还没有取得最终成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飞机的最终发明不是由国家财力资助的科学家,而是美国俄亥俄州一家自行车修理工场的修理工莱特兄弟。

一、伟大的创举:飞机的诞生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35分,在乌云笼罩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尔德夫尔附近的海滩上,传来了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顶着刺骨的寒风,弟弟奥维尔驾驶着他们自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歪歪斜斜地向前滑出。随即,它挣脱了地球的巨大引力,离开地面,腾空而起。12秒后,“飞行者”1号在距起飞点36.6米处降落,飞行高度在3~4米。在随后的一个半小时里,莱特兄弟轮流驾机进行试飞,且越飞越好。第四次飞行由哥哥威尔伯操纵,凌空跨过了260米的距离,持续时间为59秒。

● 莱特兄弟

当时在现场观看这一前无古人之成就的,还有莱特兄弟请来的担任目击者的五位朋友。基尔德夫尔海岸警卫站的一名叫做约翰·丹尼尔斯的雇员,在“飞行者”1号离地的瞬间,用相机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定格在历史的底片上。航空史学家们公认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是飞机诞生的日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重于空气的、带动力的、有人驾驶的持续飞行,现代飞机完成机动飞行所必需的一些重要部件,在这第一架飞机上几乎都能找到。从这一天起,莱特兄弟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他们的名字永远同飞机联系在一起。

1908年,莱特兄弟终于迎来了他们飞行事业的转折点。弟弟奥维尔得到了为美国陆军做示范飞行的机会,而哥哥威尔伯则受邀赴法国和意大利进行航空表演。威尔伯在法国的表演大获成功,引起轰动。他曾驾机在空中持续飞行了2小时20分钟。对此,法国人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洲也随之掀起了一股航空热潮。这一年,兄弟俩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制造公司之一。1909年,美国陆军从莱特公司购置了第一架军用飞机。同年,美国国会正式授予他们国会荣誉奖。

●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

二、潜力无限:飞机与航空事业的发展

莱特兄弟的成功,大大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特别是一直在航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却又屡遭挫折的欧洲大陆,迸发了压抑已久的潜力,出现了新一轮飞机设计、制作和试飞的热潮。在短短的十年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奇形怪状的飞机不断涌现,使人们大饱眼福,出现了单翼机、双翼机、三翼机,以及现代水上飞机的雏形。在这个时期,世界航空事业充满着新生命的无穷活力,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最激动人心的是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路易·布莱里奥驾驶着他那架25马力的单翼机,成功地飞越了英吉利海峡。这一轰动性的新闻,标志着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开发、研制的竞赛中,欧洲已经超过了美国。

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H.法布尔在马赛附近试飞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并把它命名为“水机”。飞机不但顺利升空,而且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飞了约500米。这架飞机的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位于机翼的前方,机身只是两根长梁,起落装置为三个平底的浮筒,机翼的上反角相当的大。该机停放在水面上,就好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野鸭子。因此,它的创造者H.法布尔开玩笑似的给其起了一个“鸭式”的名字。从此以后,这种前置尾翼的气动布局形式,便被人们统称为“鸭式”了。

看到了飞机不仅能在陆上、而且还能在水面上起落,有人便萌生了让飞机在军舰上起落的大胆念头,这样,飞机就能被远程航行的舰队带入遥远的深海之中,为舰队提供空中侦察等支援任务。于是,1910年11月,美国海军开始了在军舰上铺设特制甲板进行飞机起降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特别是为了解决着陆这个难点,他们用飞机起落架的钩子正好钩住甲板上预先横起安置的长绳,绳端系有沙袋,起减速作用。飞机拖着沙袋在甲板上滑行一段短距离后就可停住了,现代舰载飞机正是按照这一原理在航空母舰上着陆的。

● 早期的飞机

中国也是航空事业起步较早的国家。1909年9月21日,年仅26岁的旅美华侨冯如驾驶着自己研制的飞机在美国奥克 兰市郊冲上了蓝天,揭开了中华民族飞行史上的新篇章。冯如成为首位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中国人,他设计出的飞机比美国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和桑托斯·杜蒙的“14比斯”号晚不了几年,但首飞时的航程比他们的飞机都要远。1911年年初,为了“壮国体,挽权利”,他将自己创办的“广东飞行器公司——飞机制造厂”迁至故乡,发展祖国的航空工业。1912 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城外的燕塘驾机作飞行表演,因转弯过急,飞机失速下坠,不幸牺牲,年仅29岁。冯如牺牲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1912年11月16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命令:从优照少将阵亡例给恤,并将事实宣付国史馆。冯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飞将军”。

● 冯如驾驶的飞机模型

水上飞机的发明家谭根,生于美国的旧金山。1910年,谭根从美国洛杉矶希敦飞机实验学校毕业,并获得驾驶员执照。同年7月,谭根研制出了一架带船形机身的水上飞机,并在美国举办的芝加哥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一举夺得水上飞机组冠军。他这架水上飞机比法国人亨利·法布尔研制的“鸭式”飞机的首飞时间仅晚4个月,但飞行性能明显优于法布尔的水上飞机。可以说,中国的谭根和法国的亨利·法布尔均是早期水上飞机的开拓者。

● 谭根的水上飞机

三、可怕的5分钟:一战中的飞机

1910年,墨西哥政府与革命军之间爆发了一场革命。墨西哥政府军和革命军各自从美国购买了一架飞机,用于侦察和监视任务。有一天,双方的飞机在空中执行任务时相遇,飞行员拔出手枪,互相追逐射击了大约5分钟,但都没有击中敌方,便各自飞开。虽然只是不引人注意的几声枪响,却从此打破了静谧的天空,它标志着飞机如同一头幼兽已长出了獠牙,即将变成一种可怕的武器

1911年9月,意大利为了占领土耳其在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当时,土耳其没有飞机,而意大利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约20架军用飞机的飞机连。25日,当意大利飞机侦察土耳其军营时,遭到土军地面部队的步枪射击,其中一架飞机机翼中了3颗来福枪子弹,这是飞机首次遭到地面火力的杀伤。11月1日,意军飞行员驾驶“鸽”式飞机向土军投下了4颗各重2千克的炸弹,这是飞机作战史的首次轰炸行动。同时,意军飞机还进行了飞机的首次空中侦察照相、与地面无线电台进行通信联络、夜间侦察、夜间轰炸等行动。

● 法国的“瓦赞机”击落德机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时,已经出现了在飞机上配备专用武器的作战飞机,即在飞机机头处安装有一挺可活动射击的机枪,由专设的空中射击员进行操纵。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约瑟夫·费朗茨和机械员兼观察员路易·凯诺驾驶“瓦赞”式飞机,在空中与一架德国的“阿维亚蒂克”式侦察机相遇,凯诺用机上携带的机枪当即将“阿维亚蒂克”式飞机击落,从而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首次用机载武器击落敌机的战例。然而,由于这些飞机在空战时必须由驾驶员和射击员合作完成攻击任务,二者之间的协同比较困难,且射击范围受限,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

航空史学家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战斗机是1915年初由法国制造的“莫拉纳·桑尼埃”。它是一架机枪位于座舱前方,且枪管与发动机轴平行的作战飞机,其驾驶和射击均由飞行员一人独立完成。率先提出战斗机构想的是法国著名的特技飞行员罗兰·加罗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空战主要以单机格斗的形式出现。由于指挥和通信手段的不足,飞机一旦离开机场就基本上失去了控制,这就难以对空中作战实施有效的指挥控制和协调,但因此也给了飞行员以更大的自由表现机会。战斗结果除与飞机性能有关外,“王牌”飞行员的技术影响很大。协约国击落的3138架德国飞机中,有65%是被105名“王牌”飞行员击落的。法国的鲁内·保罗·丰克上尉在空战中共歼灭敌方飞机75架,成为协约国航空兵部队中居于首位的空中英雄。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头号王牌飞行员是德国的“红色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骑兵上尉,击落飞机80架。1918年4月,里希特霍芬在与英国飞行员交手时坠机阵亡,英国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 一战德军飞机

但是,在一战中特别是在后期也出现了不同机群编队协同作战的雏形,如在1918年的法国马恩河地区会战中,协约国集中了1100架飞机。7月18日,协约国发动反攻,使用400架飞机支援第十集团军的步兵作战。400架飞机分成三个编队,按高度作层次配置:第一编队配置在2000米以上,主要对付德国的战斗机;第二编队配置在1000~2000米,执行对付敌侦察机的任务;第三编队在1000米以下活动,负责突击地面目标和敌人强击机。

四、独立空军的创建

自飞机诞生伊始,围绕着飞机是否具有军事价值就曾展开过激烈争论,其中对飞机的军事价值不乏全盘否定的人,如法国元帅福煦认为,飞机是“飞着玩,用于体育运动可以,但军事上没有使用价值”。但是,这种反对言论很快就随着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而消散。在4年的战争中,飞机取得了巨大发展。世界共生产了18.19万架飞机,投入作战的约10万架。不但飞机的性能有了质的提高,而且形成了轰炸、歼击、侦察等机种,组建了相应的兵种部队。空中行动由单纯的侦察、通信等战场勤务,发展为进行突击后方目标与战场目标、争夺制空权、防空、空战等多种作战任务,行动规模也由战术行动向大兵团作战发展,表现出了巨大使用价值和远大发展前途。

● 一战中德军的三翼机

飞机空战的实践,孕育了对其军事应用的理性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一个长达20年 的相对和平时期,也是空军理论从奠基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美国的威廉·米切尔和英国的休·特伦查德。杜黑最早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制空权”理论,米切尔竭力倡导“空中国防”观念,而特伦查德则在英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独立空军。

1921年意大利将军杜黑《制空权》一书,主要观点包括:空军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带来了一场军事革命;未来战争是总体战;制空权是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空中战场将是决定性战场;空军的优势在于进攻,必须集中使用;建设独立的空军;空军的出现改变了国家武装力量结构,陆海空三军组成国家武装力量整体等。当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他的有些结论有的观点过于极端,如错误地否定了防空的重要作用等。然而,这丝毫也不能动摇其在空中作战和空军建设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先驱者地位。

● 一战中意大利的飞机

空中国防的系统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威廉·米切尔于1925年在《空中国防论》中提出的。他强调说:“一个国家没有完善组织和装备的空中力量就不能称其为强国。”认为空中国防在国防中具有决定作用,必须建立一支独立空军。与杜黑观点不同的是,他认为空军应主要通过摧毁敌人的经济体系,直接打击敌国平民,破坏敌方国家继续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对方屈服。另外,米切尔深深地感到空中力量对陆、海军作战行动的重大影响,他认为航空兵可以击沉任何水面舰船,从而使海上力量失去独立的战略力量地位。1920年6月,米切尔经过努力终于争取到国会批准进行公开试验,先后用飞机成功地击沉德国的潜艇和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从而动摇了战列舰在舰队中的核心地位,得出了“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的结论,为开辟航空母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 《空中国防论》封面

英国的特伦查德是一位实干家。他的理论著作并不出名,只有后期的《关于战争中的空中力量原则》等,但他把思想精华全部体现到了卓越的实践活动中。第一次大战期间,特伦查德除短期在陆军部担任航空总监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指挥英国驻法国的全部航空兵部队。他亲身体验到航空兵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深深感到分属海军和陆军的飞行队自成体系而形成相互掣肘的弊端。因此,他极力宣传并积极活动,终于在1918年4月1日,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与陆军、海军并立的空军,特伦查德被任命为英国空军第一任司令官,开创了建立独立空军的先河。之后,加、澳、意、法、德等国于1920~1935年先后建立了空军。

● 特伦查德爵士

第二节 战争舞台上的“明星”:军用飞机

飞机自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运用开始,作为现代战争的一种新型武器,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所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飞机第一次被作为一种主战武器使用的战争,尽管当时大多数国家还没有建立空军,然而对飞机的使用,已经开始坚持集中使用的原则,赋予飞机重要的使命。

一、军用飞机与空中战场

二战中,在亚洲大洋战场,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编队进行了海空大战。战争后期,美国陆军航空兵的重型轰炸机,向日本倾泄了数十万吨燃烧弹和两颗原子弹,将复仇的天火烧遍日本三岛,迫使日本当局无条件投降。比较二战中的所有武器,军舰、坦克、大炮等对战争的影响,没有一种能够与飞机相提并论。飞机不但主宰了空中战场,而且也成为对陆战场和海战场具有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武器。(www.chuimin.cn)

美军当年轰炸日本的原子弹原件模型

在战后局部战争中,飞机成为对战争影响最大的武器。第三次中东战争,飞机的空袭决定战争的结局,成为飞机一锤定音的战争。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尽管飞机的使用并不能挽救美国和苏联失败的命运,但这并不能将战败的责任归结于飞机,只能归结于战争的非正义性。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如果不是飞机的大规模使用,侵略者恐怕连体面结束战争的机会也找不到。

● 朝鲜战场上的波-2教练机与美军F-4U“海盗”相遇(资料图)

20世纪80年代以后,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大幅度提高,能力成倍增长,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开始充分显现。以色列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美军空袭利比亚等几次漂亮的外科手术式战争,只是飞机试图独立完成国家战争使命的小试牛刀。海湾战争是飞机主导的第一场大规模现代战争,38天的战略空袭,就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和美国航空兵对德国五年战略轰炸所没有取得的效果,通过对伊拉克一线部队毁灭性杀伤和对大量重要目标摧毁,已经完全制服了伊拉克的统治者。就在不少人仍然怀疑飞机对战争的决定性作用,大谈海湾战争没有普遍性的时候,飞机在科索沃上演了一出独角戏,独立完成了北约的政治使命。之后,飞机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表演,使世人再不敢怀疑它的能力。飞机已经成为当代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与明星。

● 投弹中的美军轰炸机

二、空军应运而生

空军是以飞机为主战武器,在空中完成国家军事斗争使命的战略军种。可以说,没有飞机,也就没有空军。空军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大规模用于战争后诞生的。

● 二战中德军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了限制英国海军的行动,制定了轰炸英国东海岸目标的计划。1915年到1916年,德国主要使用飞艇空袭英国。由于飞艇损失率达68.2%,从1917年起,德国改用专门组建的第三联队的23架哥塔式轰炸机对英国本土进行持续轰炸,并将轰炸目标扩大到伦敦等城市。从1915年1月19日至1918年8月5日,德国出动飞艇208艘次、飞机435架次空袭英国。其中飞机空袭52次,飞艇空袭51次,共投弹3000吨,造成1300人死亡,3000人负伤,损失达300万英磅,引起了英国民众的恐慌,很多人逃离城市,史称这次空中战役为“第一次不列颠之战”。

● 二战中保卫英国的飞机

● 活塞式飞机

在抗击德国的空中进攻作战中,虽然英国各航空部队英勇作战,但由于皇家飞行队和海军航空队各成体系,指挥分散,力量不能集中,防空作战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引起民众的不满,民众要求成立一支统一指挥的部队对德国进行报复。1918年4月1日,英国皇家飞行队和皇家海军航空队合并,成立了与陆军、海军并列的独立的军种——英国皇家空军,由空军的创始人之一的休·特伦恰德少将任空军参谋长。

英国率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空军,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对空军建设乃至整个军队建设的巨大贡献,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空军的发展,而且使军事力量的结构更加健全,把国家军事力量稳固地置于陆、海、空军三足鼎立的基础之上。一直到今天,军事力量结构仍然基本如此。

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不但提升了空军的地位,还使空军成为诸军种协调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的军种。飞机是新型武器,空军是个年青的军种,是个充满活力的军种。在杜黑的《制空权》理论中,提出要优先发展空军的观点,逐渐得到世界多数国家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空军独立军种地位得到普遍认同,空军作为新建立的军种,得到了优先发展。在核战争时代初期,轰炸机作为核武器的唯一载体,更加稳固了空军优先发展的地位。在拥有核武器的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家,战略空军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短短十年时间,美国把空军的军费从1.27亿美元增加到189亿美元,相当于当年陆海军军费的总和。当洲际、中程运载火箭出现后,美国与法国把陆基导弹部队编在空军。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是在陆地、海洋和空中以及外层空间和信息空间进行,需要平衡发展武装力量各军种。但由于武装斗争的重点转向太空领域,所以空军在诸军种协调发展中仍处于优先地位。

● 喷气式飞机

第三节 空中斗士:未来特种飞机

回顾飞机漫长发展的历程,远远超出了当年人们的想象。虽然准确地预测未来比较困难,但通过对当前各国的预研情况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肯定地说,大量航空高新技术的涌现和发展,将推动军用飞机产生革命性变化,21世纪军用飞机的面貌将大为改观,作战效能成倍提高,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综合化

由于陆、海、空军等各军种和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发展自己所需要的飞机,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机的种类和型号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乱,技术标准不统一、应用不兼容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在三军联合作战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对联合指挥、协同、管理、维修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各国都开始注重统筹规划研发活动,走模式化和一机多型的路子,努力开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更强的飞机,从而精简型号、增强通用性和适用性,并节约经费和缩短研制周期。当然,由于各军兵种对未来战斗机的要求不尽相同,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综合在一个方案上,在设计上会带来许多矛盾,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随着航空技术和设计手段的进步,这一构思已逐步成为现实。

● F-35隐形战斗机

例如,美国三军合作开发的JSF(Joint Strike Fight)三军通用联合攻击/战斗机(其军用编号为F-35),是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隐身多用途飞机,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为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制造三种外形基本相同,但起降性能和起降方式差异很大的飞机。根据要求,这三型飞机的一些大部件应能调换或拆除。例如,可将短距起飞/垂直着陆型的STOVL型飞机改装为空军的CTOL型,或组装出海军的CV型。

● JSF舰载型

● E-10

美国空军为进一步缩短打击链的时间(即对目标发现、跟踪、定位、攻击决策的时间,要求在10分钟以内),曾于2001年出台了E-10“多传感器指挥与控制飞机”计划,拟把目前的E-3预警机、E-8“联合星”雷达监视飞机、RC-135电子信号侦察机,甚至把EC-130电子干扰机、EC-130E战场指挥与控制飞机和E-4全国机载作战中心等设备安装在波音-767飞机上,成为一个综合的多传感器平台,反映了集侦察、预警、指挥、电子干扰等功能于一身的军用飞机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 EC-130电子干扰机

二、无人化

无人机(UAA)是军用飞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无人机可执行战场侦察监视、通信中继、电子干扰、诱饵佯动掩护、战果评估、反辐射攻击、识别和打击地面机动目标等多项任务。其优点,一是可完成危险性较大的任务,避免了人员伤亡;二是成本低(约为高级战斗机的1/3),耗油少,放飞、回收、后勤及技术保障比较容易,可大批生产;三是体积小,发动机功率和噪声低,红外辐射信号特征弱,超低空飞行能力强,难以被发现和击落,特别适合于争夺低空制空权;四是不存在飞行员疲劳驾驶和过载难以承受问题,机动灵活,续航时间长。如美军正在研制的“太阳神”等型号的无人机,利用太阳能推进技术,其续航时间和高空飞行距离在理论上几乎可以达到无限。目前,无人侦察机等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今后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还将出现无人预警机、无人战斗机等,无人机将具有与对方作战飞机进行空中格斗的能力。如美国正在研制由JSF战斗机改装的“无人驾驶战术战斗机”(UTA),可3架以上为一组在F-22战斗机控制下进行空战。2009年10月,美军派出“死神”无人机进入印度洋水域上空巡逻,配合各国反海盗舰艇行动。该机长约11米,翼展约20米,大小与F-16战斗机接近。续航能力达16小时,可挂载10余枚制导炸弹和导弹并配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和雷达装置,更利于精确打击目标。美军官员说,“死神”无人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搜索-攻击”性质的战斗武器设计的。

● “太阳神” 无人机

● “死神”无人飞机

目前,军用无人机已普遍装备到美国各军兵种的旅、营单位和特种部队的作 战小分队。无人机的放飞权,已下放到了陆军的连队一级。智能化的军用无人机的出现,给空中突防和地面防空作战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概念。西方一些专家认为,经过不断发展之后,无人驾驶战斗机可执行大部分空袭任务,再加上巡航导弹的大量使用和地地导弹的不断发展,无人化空袭有可能形成一定规模,这将大大减小进攻一方发动空袭的后顾之忧。

● 以色列微型无人机

三、隐形化

未来的各种飞机甚至巡航导弹,或多或少地都会进行隐形设计。隐形飞机主要的优点,一是独立作战能力强,对作战支援飞机的依赖性小,一般情况下除加油机外无需电子干扰机和其他战斗机伴随支援;二是可进行中、高空突防,安全度高。长时间低空和超低空飞行,飞行员精神高度紧张,对飞行技术和飞机性能要求都较高,而中、高空飞行既降低了危险性,亦有利于增加航程和续航时间;三是可飞临目标区上空投放弹药,提高了打击精度,降低了附带杀伤。由于隐形飞机对人的目视来讲是非隐形的,在昼间执行空袭任务的风险要远大于夜间,所以隐形飞机常常利用夜晚掩护出动。

目前的隐身技术,虽已使作战飞机的攻防能力大为改观,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现代隐身作战飞机的所谓“低可探测性”,主要是指它们在某些微波波段难以被敌方雷达等探测设备发现,但在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它们仍属“高可视性”的飞行器,易被肉眼、光学探测器和红外阵列探测器所“看”到。要想让隐身战斗/攻击机在昼间也能进行突防、精确对地攻击等任务,必须完善其“全频谱”隐身性能,使之成为“低可视”的。因此,除了需要进一步改进此类飞机对米波、微波波段的雷达隐身性能外,研究重点应扩展到全机的红外隐身和目视隐身方面。

为了使雷达、红外探测器、光学探测器、激光探测器和肉眼均难以发现作战飞机,目前的发展途径有两种:一是实验研究可同时应付几种频谱的多层或多功能隐身涂料。分别具有可见光隐身、红外隐身和雷达波隐身特性的涂料早已有之,但要将它们综合在一起,用于“全频谱”隐身则非常困难。为此,需仔细研究各种涂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当然,最理想的是能够研制出涂层薄、重量轻的单层“全频谱”隐身涂料或薄膜。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实现这一目标亦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发展导电涂层、放射性同位素涂层等新型的涂料。将某些放射性物质(如锶90)覆盖在机体上,在高速飞行状态下它们可使飞机表面附近的局部空间发生电离,形成能吸收雷达波的等离子体。此种人造的等离子屏可以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吸收和散射绝大部分雷达波,因此这种方法使用简单且不用改变飞机气动外形,即使是普通的作战飞机,其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也会有相当大的改善。

四、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机载探测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各种应用软件技术等趋于成熟,军用飞机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飞机可以自动地进行全方位搜索和探测并自动显示、记录、报告目标位置;当有导弹来袭时,安全系统就会立即报警,同时显示威胁的性质、方位、距离和所采取的对抗方式;故障显示系统则可自动诊断电子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故障,甚至能预报即将发生的故障,并显示出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以往飞行员驾驶飞机主要是靠眼看、耳听,用手和脚操纵,而座舱内的仪表手柄、开关、操纵杆达数百个,遇到紧急情况和复杂环境,需要做出迅速反应时,难免顾此失彼。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用触摸式、感应式开关取代众多的机械手柄,并积极发展声控、眼控、脑控先进控制系统。例如,飞行员可以用眼睛的目光锁定出现在显示器上的目标,或调出其他信息;用超导试验头盔已可测出大脑思维活动产生的电磁场的变化,测出飞行员的疲劳和超载情况,并能对飞行员因大过载而引起的晕厥和缺氧进行告警等。

为了在复杂情况下减轻飞行员的负担,未来战斗机上将配有一名数字化的“计算机副驾驶”。这位“副驾驶”可执行和“接管”许多工作,如主动控制飞机的各个活动翼面的偏转,使飞机作稳定或机动飞行;及时调节机翼的前、后缘机动襟翼,使翼型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和速度自动改变弯度,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帮助机上乘员监控机载各系统的工作,应急处理突发情况,为飞行员提供航路修正参考、敌情分析、武器选择、话音告警、飞行状态控制等。随着数字化的“计算机副驾驶”日渐成长,在大部分时间内,飞机将由计算机来驾驶,这使飞行员越来越像是个监督员,而不是操纵员。随着飞机智能化的提高,有人驾驶的战斗机就会转变为无人驾驶战斗机了。

另外,飞机的表面蒙皮也开始拥有了“智能”。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把微型传感器、微处理器、光纤、压电材料等植入飞机的复合材料蒙皮和承力结构中,使之能感受外界的声、温、压、电、磁等的变化,根据飞机的速度、流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如借助密布于机翼蒙皮上的传感器网,“感觉”翼面上各部位的压力,然后把数据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经过测算后再控制安装在翼内的作动筒或压电作动器,不断改变机翼上下表面的曲率,使之自动适应飞行的环境。

● 无人驾驶战术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