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论功能,而这些功能也只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实验的这种激趣功能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操作兴趣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化学实验现象所产生的兴趣。......
2023-12-03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具有不可或缺性、不可替代性。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由这4个要素就构成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一)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每一个教学模式均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所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乃是教学模式深层内隐的灵魂和精髓,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方向性和独特性。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模式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和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首先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他们特别关注学习者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这些是导致人与人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罗杰斯认为,人们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有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如何学习则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真实(真诚)、尊重、关注、接纳、移情性理解。而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视听辅导材料、课程计划、丰富的书籍、演示和讲解等。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促进和帮助作用。此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身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通过“同化”与“顺应”可以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们共同参与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所有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所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他认为只有那种高于个体的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观努力之后又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适的教学目标。
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指出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在观察过程中又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图1-2)。其中注意过程调节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www.chuimin.cn)
图1-2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功能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指向一定的功能目标,或者说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目标而设计、创立的。功能目标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能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什么样的”和“有多大的”效用所做的预先估计。
(三)实现条件
这是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达到一定功能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效。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等。
(四)活动程序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以及各步骤所要完成的任务等。一般来说,活动程序的实质在于处理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及其在时间顺序上的实施。由于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学内容的展开顺序、教学方法交替顺序,又有学生内在复杂的心理活动顺序,所以活动程序只能是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
有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指导的文章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论功能,而这些功能也只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实验的这种激趣功能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操作兴趣是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获得化学实验现象所产生的兴趣。......
2023-12-03
化学实验不仅是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而且是学习科学方法和掌握科学探究技能的重要途径。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应充分挖掘实验的方法论功能,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展开,并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强化学生获得新知的体验。......
2023-12-03
它的特点是将化学演示实验与教师讲解、评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归纳教学模式初显了探究性教学的功能。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实验探究被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目标和方式,实验探究模式称为当前中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模式。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学生是处于主体的地位,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研究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探究教学的功能。......
2023-12-03
化学实验技能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4种单元实验操作技能,主要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2023-12-03
(一)基于化学学科视角的实验内容分类●物质制备(或合成)实验。(三)基于实验活动方式的分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学实验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常见的活动方式主要有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种。验证性实验是指用来证实、检验所学化学知识的一类实验。对于特定的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内容来说,选择适当的实验主体和实验活动方式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设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2023-12-03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认识的基础,无论从实践与认识,还是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来看,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认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认为“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索,碰到问题及时引导、指导,充分发挥实验的认识论功能。......
2023-12-03
通过采用不同的教与学理论,选择多种教学媒体,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出“主导—主体”式实验活动,引发学习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行为,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帮助学习者更好完成意义建构,最终提高其实验学习效果。图7.6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结构图在结构简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教学系统中的要素,探究其最优组合,从而确定出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实验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模型。......
2023-11-07
验证式教学过程结构为:复习→示范→实验→验证。这种实验课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将实验课教学程序的设计与教学内容合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教法特点是探究实验能充分体现启发式教学。......
2023-1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