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2023-12-03
筝有传统筝和改革筝之分。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有: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筝、十五弦筝、十六弦筝。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广东传统十六弦筝体短小。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
经过改良的筝有十八弦、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二十五弦等规格。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大筝全长2米左右,小筝全长130厘米—150厘米左右,筝柱高约5厘米。五声音阶定弦,最低音从G或C始,音域达三个八度。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出七声音阶。
改革筝的种类有:上海二十一弦筝、广州十八弦筝和二十一弦筝、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
改革的转调筝有:
(1)移码式踏板转调筝,由沈阳音乐学院研制。在转调部分,采用踏板式移码转调 。
(2)筝首对位顶压截弦转调筝,由广州音乐学院和汕头乐器厂研制。筝的转调部分,是通过脚踏音健,使棘轮摆片传动部分按变音转调的需要,分别进行运动(升高半中降低半音),推动对位顶压载弦部分进行顶压,以达到截弦变音快速转调。(www.chuimin.cn)
(3)营口十五弦脚踏式转调筝和二十一弦按键张力转调筝。这两种转调筝在全国相当流行。转调部分采用脚踏(或手按)机械,变换弦的张力,改变音高,从而达到转调的目的。脚踏转调筝可转十二个调。手按转调筝有两种,分别可转五个或十二个调。
(4)蝶式筝,由上海音乐学院研制。它的外形如蝶,筝体犹如两个筝并在一起,采用一个共鸣体。在五声音阶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间增加了半音或变化音。还装有弦钩,以改变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5)品式截弦变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在各有效弦长之内设置半音品位,变调时利用弦钩将琴弦按中品格之上。
(6)苏州二十六弦脚踏截弦转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在转调部分,采用脚踏式岳山截弦转调,通过踏板的变化,使前岳山的部分位置变化,达到转调的目的。
除以上介绍的筝外,还有一种轧筝。历史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代陈炀《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瑞而轧之,因取名焉”。轧筝流传到现代,在广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所见。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和福建“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
有关古筝知识的文章
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
2023-12-03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关于筝的命名,史料中说法不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2023-12-03
在古筝家族中,红木古筝以其高档品质备受大家的青睐。利用这些木材来制作的古筝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木古筝,反之就是仿制或假冒的红木 古筝。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紫檀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赛、老挝、菲律宾、印尼、安哥拉、巴西等国。酸枝在红木中的价位次于紫檀而优于花梨,酸枝中黑酸枝优于红酸枝。条纹乌木心材黑色或粟褐色,常带黑色条纹,古称茶乌。......
2023-12-03
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使部件成为古筝本体,从而再次降低了贴片的开裂机率。......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从南北朝时起传入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国早在战国时代,古筝便在秦国一带流行,所以又有秦筝之称。直至东汉末,古筝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推崇。很多人弄不清古筝与古琴的区别。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