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这儿的对举显然不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过和卫国的民间音乐,就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就是“韶虞”就是“韶箫”,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箫”替代了筝,筝当时属于宫廷所用的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于之想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筝的产生就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www.chuimin.cn)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就就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制作筝、瑟要难吧?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其发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系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音色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筝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筝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有关古筝知识的文章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其那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是在此之前。从后文来看,起初的筝与瑟并不密切,这就失去了筝瑟音色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难以使人全信。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
2023-12-03
盛极一时的十二弦筝,到了隋唐已逐渐衰落。几乎处于淘汰状态,取而代之则是十三弦筝的兴起。十三弦筝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隋书·音乐志》。该书记载了隋朝雅乐用十三弦筝之情况。十二弦与十三弦虽一弦之增,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新增的第十三弦第十二弦成为五度或四度关系,其目的在于加强“宫征”两音,盖是与当时流行调式有关。因此从继承关系来分析,十三弦筝应该说是传自梁陈。故说十三弦筝传自梁陈,当可无疑。......
2023-12-03
古筝传统设计中,翻盖部分的结构与整体共鸣箱是连体的。现“敦煌牌”689古筝的产品上也镶有更为细巧的装饰条,这主要是689古筝的侧板贴面是用合成板制成的,合成板的端口有夹层显现,故用装饰条盖之,而其它敦煌古筝均用实木贴面,端口易做光,无需装饰镶条。底板是古筝共鸣体的组成部分,其对音色的影响较大。使部件成为古筝本体,从而再次降低了贴片的开裂机率。......
2023-12-03
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品种有大筝、小筝和钢弦筝。不同地区的筝又有多种定弦法,利用余弦的抑按可弹奏出七声音阶。手按转调筝有两种,分别可转五个或十二个调。品式截弦变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除以上介绍的筝外,还有一种轧筝。轧筝流传到现代,在广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所见。......
2023-12-03
在古筝家族中,红木古筝以其高档品质备受大家的青睐。利用这些木材来制作的古筝就是我们所说的红木古筝,反之就是仿制或假冒的红木 古筝。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紫檀属树种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赛、老挝、菲律宾、印尼、安哥拉、巴西等国。酸枝在红木中的价位次于紫檀而优于花梨,酸枝中黑酸枝优于红酸枝。条纹乌木心材黑色或粟褐色,常带黑色条纹,古称茶乌。......
2023-12-03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形成流传于秦地,盛行于隋唐。随着历史的变迁,流传到全国及亚洲不少地区。对古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第一种认为:古筝渊源于瑟。......
2023-12-03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筝,通常人们又把它叫做古筝。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关于筝的命名,史料中说法不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代,筝就已流行于秦、齐、赵等国。其中以秦国最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声”、“秦筝”之称。......
2023-12-03
白松主要用于古筝的内框,特点是强度与韧性都非常高,可以在琴弦应力下保证古筝的形制,解决了红木质地过硬导致框架崩裂、楠木质地过软框架变形的问题,经研究发现,白松框架对古筝的音色起到粗过滤的作用,白松框架为内侧板的古筝音色更加柔和。目前用于古筝制造,包括家具中所说的,通常都是指非洲紫檀。紫檀原材料极为昂贵,一般很少对其加上其他工艺,有极少数厂家使用嵌银丝与雕刻工艺加在紫檀古筝的制作中。......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