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CIPP模型:主要内容简介

CIPP模型:主要内容简介

【摘要】:[20]CIPP模型最初是应用于教育评估,后来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它包括四个具体的评估内容,分别为: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第一是通过CIPP模型本身的特点和过程来解释培训结果的必然性;第二是通过对受训组织、人员和资助方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培训活动对服务对象的满足程度,获得他们对于此次培训的意见和看法。表2.4CIPP模型四种类型评估特征[23]

一、CIPP模型的主要内容

CIPP评估模型是在1966年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宾(D.L.Stufflebeam)提出,亦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这一模式是在当时的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中,在批判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19]斯塔弗宾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新的评价定义应该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他确信: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对学校管理人员、方案主持人员和学校教师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加以修正,评价是为做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因此,他给教育评价下的定义是:“评价是关于方案、项目、服务或其他利益目标的优点和价值的一种系统调查过程。换言之,评价是一种划定(delineating)、获取(obtaining)、报告(reporting)、应用(applying)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价值,目的在于指导如何作决策,支持教学效能核定(accountability),传播有效实践,并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0]CIPP模型最初是应用于教育评估,后来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它包括四个具体的评估内容,分别为: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

(一)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

背景评估是对方案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判断,即对目标本身进行诊断性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11]它的主要内容包括:[20,21]

(1)了解相关环境——描述本次培训的背景情况。

(2)分析、确定培训需求——界定预期的受益人,并评定其需要。

(3)诊断特殊问题——弄清满足需要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4)鉴别培训机会——界定本地资源和资助时机。

(5)制定培训目标——根据上述分析,界定本次培训的目标,分析目标与本次所需培训的适切性。

(二)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

输入评估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备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判断,为组织决策服务。[19,20,22]输入评估包含的事项有:

(1)收集培训资源信息——收集本次培训涉及的人、财、物等资源信息,列出详细清单。

(2)评估培训资源——界定本次评估可能需要的资源信息,评估现有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评估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外界资源。

(3)确定培训方案——从项目规划和总体设计策略出发,审视备选方案,确保所选方案可以最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以达到培训目标,这个所选方案可能是最佳的一个,也可能是几个方案好的结合面。

(三)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www.chuimin.cn)

过程评估是对培训方案的实施过程作连续不断的监督和检查,将评估信息反馈给方案制定者、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为实施决策服务。[10,20,21]通常过程评估应该包括以下事项:

(1)考察方案的实施进度和程序——了解方案实施的进度,检查方案是否按照原计划进行;若培训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未达到培训目标,分析培训项目实施偏离既定目标的原因。

(2)洞察潜在的不利因素——培训项目在方案的制订过程中不可能预测到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发现潜在的导致项目失败的不利因素是过程评估一个重要内容。

(3)及时调整实施决策——培训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利因素或者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既定决策,甚至制定新的决策来实现培训目标。

(4)详尽记录方案实施情况——对实施的方案进行详尽的记录,包括实施方案和原方案的对比、实施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反应和表现、实施中资金的利用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为最终的培训评估提供依据。

(四)结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

结果评估是对培训活动所达到目标的衡量和解释,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定需要的满足程度等[19-22]。结果评估是培训活动的终结性评价,可以为再循环培训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评估包括的内容有:

(1)衡量结果——根据培训目标的总体规划和培训方案的具体设定,搜集相应的信息来衡量培训结果。

(2)判断结果——根据前一阶段对培训结果的衡量,比较分析培训结果与培训目标之间的差异,看培训结果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仅仅满足了预期还是达到了非预期效果。

(3)解释结果——对于培训结果的解释应该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通过CIPP模型本身的特点和过程来解释培训结果的必然性;第二是通过对受训组织、人员和资助方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培训活动对服务对象的满足程度,获得他们对于此次培训的意见和看法。

四类评估类型的目标、方法和决策拟定见表2.4。

表2.4 CIPP模型四种类型评估特征[23]

im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