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素质干部:现代化建设重要人力支持

高素质干部:现代化建设重要人力支持

【摘要】:各级干部历来是革命和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另一方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3]由此可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建立一个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政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素质的干部是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人力保障

“干部”是一个外来词,源于法语CARE的日语意译。日语中的干部原意是指在公司、团体中居于要位且系事业活动的中心人物。汉语中,“干部”一词用法较多,使用范围也相当广泛,内容不太明确。就目前我国干部队伍的从业状况和工作性质而言,干部的概念实际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看,干部大体可分成三大类,即党政干部(包括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等)、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狭义上看,干部主要指的是国家公职人员中从事公共管理的群体,主要是党政干部以及事业单位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狭义上的干部。

各级干部历来是革命和建设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毛泽东同志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原则、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及方法等,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对干部素质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2]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之际,指出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主要靠三条:“一是正确的理论和路线的指导;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三是党的各级组织坚强有力。这三条中,干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要靠干部去贯彻落实,人民群众要靠干部去组织动员,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要靠干部去研究和解决。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给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成的贺信中也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迫切要求我们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干部队伍,各级干部在党的事业和国家治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www.chuimin.cn)

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点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在于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各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政府公共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不同水平的干部对公共政策的理解能力将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施行。另一方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如果他们服务意识强、通晓政策、执行力强和服务能力高,他们在公共服务管理与供给过程中就会赢得公民信任与合作,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合法性认同,进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供给能力。[3]由此可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建立一个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政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