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研究结构安排如下。包括研究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相关文献评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主要结论及创新等内容。第二章,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第四章,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对相关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同时,在分析本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图0—1本书技术路线......
2025-09-30
在进一步探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大部分文献都将乐观主义与过度自信混淆,因此大量论及过度自信影响因素的文献实际上都在考虑乐观主义的影响因素。Kent et al.(1998)基于自我归因偏差,对过度自信进行了定义,指出过度自信是指个体高估自己私人信息的精确度并低估公开信息的精确度,很多文献,如Gervais et al.(2011)等,都认同这一观点。另外一些文献,如David et al.(2012)等,则进一步提出管理者乐观主义源于管理者私人信息所包含的对自身能力及所处环境的乐观判断。归纳已有文献的逻辑,本书进一步发现,管理者乐观主义其实包括管理者对自身能力的乐观主义(Geol&Thakor,2008)及管理者对环境的乐观主义两个方面,其中管理者对环境的乐观主义又可分为管理者对银行竞争力的乐观主义(Gervais et al.,2011)和对银行所处环境的乐观主义(Minsky,1954)。此外,一些文献(Puri&Robinson,2007)指出管理者乐观具有时变性,即管理者乐观包括乐观与悲观两个方面;而另外一些文献则认为,对自身能力趋向于乐观是管理者的特质(Van&Eric,2004;Gervais et al.,2011)。对此,Nofsinger(2005)指出管理者乐观主义的时变性是由外部情境(包括企业竞争力及企业所处环境)变化引起的,即私人信息可以是乐观的,也可以是悲观的。综上可见,管理者乐观主义是其对自身能力的乐观主义及其对个体私人信息的乐观主义的总和,其中管理者总是对自身能力抱有乐观主义,而其对个体私人信息的乐观主义(对外部情境的乐观与否的判断)则具备时变性。(https://www.chuimin.cn)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文献在分析各因素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时,往往只是在主观经验判断环境变化对管理者乐观主义可能影响的基础上,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机制进行总结。这种分析缺乏合理的逻辑与理论基础。如Minsky(1954)在金融不稳定假说中,论述到经济形势对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影响时,只是凭主观经验指出,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市场上主体的乐观主义水平会提高。这一分析缺乏合理的逻辑与理论基础,使得金融不稳定假说被众多学者质疑。
相关文章
具体研究结构安排如下。包括研究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相关文献评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主要结论及创新等内容。第二章,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第四章,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对相关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同时,在分析本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图0—1本书技术路线......
2025-09-30
同样由于银行股东有限责任与信息不对称,政府的一些干预行为,如存款保险制度等,会加重银行股东的道德风险。总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东的有限责任是导致银行风险承担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探讨,基本上是以影响股东有限责任为基础展开的。......
2025-09-30
本书最主要的创新在于探讨了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此影响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的地位。本书在对管理者乐观主义及银行风险承担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影响风险承担命题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2025-09-30
1.已有文献对乐观内涵的阐述长期以来,在经济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乐观这一概念都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学者们一直都未能清楚阐述乐观的内涵,更无法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此后,随着Keynes理论被不断地发展与修正,预期概念在经济理论上也得到不断发展,如Hicks提出的不确定预期与预期弹性理论等。......
2025-09-30
考虑到本书的研究目的,本书并未对过度自信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综述,而是结合本书主题,从管理者乐观主义的普遍性与时变性、形成机制及其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在心理学文献中也有类似论述,主要表现在对乐观结构的讨论。......
2025-09-30
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从厘清银行风险承担与管理者乐观主义的内涵出发,探讨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此影响在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中的地位,为监管当局的银行风险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本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体系,还有助于丰富与完善行为公司金融相关理论。本书针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加以解释。......
2025-09-30
参考Berk&Green、Neal et al.的建模思想,本书假设所有投资项目的期限都为一期且折现率为0,同时不考虑资产配置过程中的交易费用、税收等成本问题。根据CAPM模型,假设:其中,β为风险资产的系数,β>1;RM为市场组合收益率,它与经济形势呈正相关。假设c的先验概率众所周知且服从以下分布:其中,y>1,P1∈(0,1),yP1<1。由于已假设折现率为0,所以以先验概率计算的项目净现值为负数,即该项目为高风险项目。......
2025-09-30
银行风险承担通过相应的风险决策,最终通过让银行资产体现为一个具备一定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风险决策理论是在期望的概念上建立起来的。由于“理性人”假设与现实世界有较大出入,因此,传统的风险决策理论并不能真实描述现实中行为主体的风险决策过程,大量文献都对传统风险决策理论进行了质疑。因此,从风险决策理论角度来看,银行管理者乐观主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
2025-09-30
相关推荐